Study 26 羅馬書 15:14~33 (1.10.14)

Study 26 Romans 15:14~33 (1.10.14)

研經題目:

這卷書從一16起,不像一封書信,而更像一篇論文。保羅現在又再用書信的格式,而且在這結束的一段,與一1~15間,也有許多聯繫。

1. 保羅在15~21節中,怎樣敘述他的工作,就是怎樣敘述關於他工作的性質、範圍、能力和結果呢?這種敘述對我們自己在福音的事工上,能適用到什麼程度呢?

2. 從20~25節看來,保羅這時候心裏所最關切的是些什麼事情?關於他對代禱的重視,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功課?我們有類似的精神與前瞻嗎?

注:

1. 16節。這裏所說的喻象,是舊約獻祭禮儀中的喻象。保羅的工作是把外邦人,因著聖靈而成為聖潔的外邦人,當作祭物獻給神。

2. 外邦教會所給予耶路撒冷的窮人之捐項,是保羅本人費了極多力量的結果,他也期望還有更重要的結果,就是猶太和外邦的信徒能更密切地聯繫起來。比較林後八、九章,特別是九12~15。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5:14~16:24 保羅傳揚上帝的義。在這個段落,保羅集中講述他如何蒙召作外邦人的使徒;此外,還有問候和最後的教導。

15:14~16:27 信件結尾。這包括許多此類結尾的標準內容:作者的旅行計劃(15:14-29),禱告祈求(15:30-33),提到事工夥伴(16:1-2,21-23),問候(16:3-16)和頌詞(16:25-27)。這些內容在羅馬書中都比新約聖經其他大部分的篇幅長得多。(BTSB)

15:14-33 在外邦人中建立教會。保羅解釋他向外邦人傳道的特殊使命,勸勉羅馬教會作他前往西班牙傳道的基地。

15:14-22 外邦人的牧保羅。保羅提醒羅馬人他過去的事奉。(BTSB)

15:14 從某種意義上說,羅馬教會並不需要保羅復述信中的真理,因為這些他們都已經知道了。勸誡的希臘原文是noutheteō,意為 “教導,忠告,警告,勸導”。這個詞常用來警告人不要犯錯(徒20:31;林前4:14;西1:28;帖前5:12、14;帖後3:15)。保羅鼓勵信徒,尤其是那些較成熟和有智慧的信徒,要彼此勸誡,分享實際生活的智慧。

15:16 保羅可以說是作福音的祭司。他給上帝所獻上的(原文直譯:祭物)是歸信主的外邦人,是上帝悅納的,因為這祭物是靠著聖靈分別為聖(成為聖潔)的。

15:17-18 在某種意義上,保羅確實為他的事奉誇口,因為基督一直藉著他向外邦人傳道,故此保羅所誇耀的並不是他自己,而是基督。

15:18-19 保羅總結他至今為止的整個事奉,說基督是藉著保羅的言語作為,來成就基督自己的工作;換句話說,基督成就祂的工作,是藉著保羅宣講基督的話語,以及保羅見證那些話語的行為,包括生活方式和所行的異能。用神蹟奇事的能力,指在保羅整個事奉期間,他的福音宣講伴隨著神蹟。那些神蹟是一種 “標記”,表明上帝的能力、福音的神聖來源和真確無誤,以及上帝對人的憐憫和慈愛。說它們是 “奇事”,是因為人們對那些事大感驚奇(參徒4:29-30,5:12,14:3,15:12;林後12:12;來2:4)。保羅已經完成了從耶路撒冷以利哩古(大概包括今天的阿爾巴尼亞和前南斯拉夫地區)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命。可是這個地區仍有許多人未聽聞福音,保羅怎能說他的工作已經完成了呢?從後續經文可知,保羅已在這個地區的中心位置建立了教會,他的同工(如:在歌羅西的以巴弗,西1:7)再從那裏把福音帶到邊遠地區。

15:20-21 保羅的目標是在沒有教會的地方傳福音。他的呼召是不在已有教會的地方建立教會,這就應驗了賽52:15的預言。

15:22 從前,保羅在羅馬帝國東部福音未傳到的地區建立教會,從東部的主要城邑繼續將福音向外傳揚,但這工作尚未完成,因此他一直無法前往羅馬。

15:23-33 保羅訪問羅馬的計劃。保羅將焦點轉移到他現在的處境和未來的計劃上。(BTSB)

15:23-24 現在保羅認為他在東部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希望前往探訪羅馬教會,也希望羅馬教會能成為支持他往西班牙傳道的基地。在第1世紀,西班牙已經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和重要的農作物產地。西班牙也是好幾位著名的羅馬作家和皇帝的故鄉,因此這片地區是保羅傳福音的戰略要地。《新約》沒有記載保羅去過西班牙,但他在羅馬獲釋後(徒28:30-31之後)可能去了那裏。新約時代之後,有些歷史證據顯示保羅曾在西班牙傳道,但那些證據說服力不足。

15:25 保羅無法立即動身前往羅馬,因為他要先去耶路撒冷,把他為耶路撒冷貧困聖徒募集的捐款送到那裏(參林前16:1-4;林後8~9章)。

15:26 羅馬行省馬其頓亞該亞的基督徒樂意湊出捐款。這兩個省份大體上就在今天的希臘北部和南部。那筆捐款可能包括來自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和哥林多等城邑的捐獻。

15:27 他們樂意的,外邦人樂意供應猶太基督徒的需要是應當的。外邦人欠了猶太人的債,因他們分享了猶太民族屬靈的好處,所以應當樂意在經濟上幫助他們。保羅認為,在經濟上援助貧困信徒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

15:28 保羅打算把捐項送到耶路撒冷後就前往羅馬,然後再去西班牙。可是,他到達耶路撒冷後卻被拘捕。保羅去羅馬的計劃的確實現了(徒22~28章),但他是以囚犯的身份被解送到那裏。

15:31 這裏有兩件代禱事項:(1) 保羅可以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原文或譯:……不信從的人);(2) 他送到耶路撒冷的捐項蒙聖徒悅納。有些人認為第一項代禱未蒙應允,因為保羅在猶太地遭到猶太人的陷害被捕。但他的禱告實際上仍是蒙應允的,因為雖然猶太人想要殺死他(徒22~28章),但他們的陰謀失敗了,保羅後來確實去了羅馬,雖然不是按照他預期的方式去的。此外,根據《使徒行傳》的記載,耶路撒冷教會接受了那筆捐款(徒24:17)。

15:32 保羅意想不到,自己竟以囚犯的身份到達羅馬。但他確實也帶著基督的喜樂而去,使那裏的基督徒得到鼓勵(參徒28:15-16)。

One thought on “Study 26 羅馬書 15:14~33 (1.10.14)

  1. 1. 保羅在15~21節中,怎樣敘述他的工作,就是怎樣敘述關於他工作的性質、範圍、能力和結果呢?這種敘述對我們自己在福音的事工上,能適用到什麼程度呢?
    答:保羅的工作,其性質是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上帝福音的祭司。範圍:從耶路撒冷,直到以利哩古,傳基督的福音。能力:是藉著言語作為,用神蹟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結果是將外邦人獻給上帝,使外邦人順服,成為聖潔,可蒙悅納。我們今天也是耶穌基督的僕役,同樣要靠著聖靈的能力,向普天下的世人傳福音。
    2. 從20~25節看來,保羅這時候心裏所最關切的是些什麼事情?關於他對代禱的重視,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功課?我們有類似的精神與前瞻嗎?
    答:保羅此時最關切的是訪問羅馬,好叫羅馬成為到西班牙傳道的基地。不過,他到羅馬之前,要先將馬其頓等地教會的捐款送到耶路撒冷。保羅深刻意識到教會為他代求的重要性,這祈求是藉著完美的主耶穌基督,也藉著聖靈的愛,向父神祈求。上帝乃是藉著聖徒彼此的代禱來成就祂的旨意,因此,禱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當學習保羅的精神和前瞻。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