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 1 Corinthians 3 & 4 (1.11.3)

研經題目:
1. 三1~四2。試將這一段裏面關於基督工人的地位和工作的一切教訓找出來,並摘錄下來。試將這一段裏面關於基督工人的地位和工作的一切教訓找出來,並摘錄下來。他們:(a) 與神,(b) 與彼此,和(c) 與他們工作對象之間,是什麼關係,或應當有怎樣的關係呢?
2. 四1~21。從使徒們在地上的命運,可以學到什麼教訓呢?為什麼人們對基督工人工作價值的評論無關輕重呢?神會怎樣,並在何時將一個人工作的真正價值顯明出來呢?他所作之事的價值會影響到他本身的得救嗎?或者它會影響什麼呢?參三13~15。
注:
1. 三12、13。這裏所提到不同的物質,可以用來代表那些在教會中工作之人的教導;金銀寶石是出於聖靈的教理,而草木、禾秸,是屬世的智慧。
2. 四6。「效法我們可不過於聖經所記。」這也許是當日熟悉的引人注意的字句。欽定本(KJV)作「存有某種想法」,從上下文來看,這個意義較為貼切。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1~4:21 亞波羅、保羅和哥林多信徒身上體現了上帝的智慧。保羅告訴哥林多信徒,上帝如何在四分五裂的哥林多教會中,藉著軟弱的人彰顯自己的榮耀。哥林多信徒不應再吹捧自己仰慕的基督徒領袖,而應像保羅和亞波羅那樣同心合意興旺福音,建立合一的教會。
3:1~4:5 這段經文對在基督裏的信徒有三點假設。第一,我們是神的殿,建立在基督工作的基礎上,並被神的靈充滿(3:9-11,16-17)。第二,我們仍然可能在靈性上極不成熟,會像“屬肉體的人”一樣生活(3:1-4)。第三,因為聖靈在我們裏面工作(2:14-15),當面對我們的罪時,我們有能力以悔改來回應。因為這些真理,我們既不否認自己的罪,也不在罪被揭露時感到絕望。相反,知道我們屬於基督(3:23),我們就能自由地認真看待罪,也看待悔改。(GTB)
3:1-23 保羅警告哥林多人,不要按照人的智慧,而是要按照上帝的智慧來判斷他們的領袖。他還提醒他們,餵養教會並且使教會成長的是上帝,而不是人的領袖(4-9節)。保羅提醒教會,沒有爭競的餘地。所有的領袖都建立在一個單一的基礎上,就是耶穌基督,以建立神的殿,即祂的子民(16-17節)。(FSB)
3:1-23 教會及其領袖。哥林多信徒在談到宣教士和牧師時,被世俗的標準所控制(1-4節)。使徒和教師都是僕人和工場的工人,他們的事工完全依賴於上帝的工作(5-9節)。保羅和其他教師有責任建立教會(10-15節),教會是神的殿(第16-17節)。虛假的智慧和自我誇耀是愚蠢的(18-23節)。(BTSB)
3:1-3 屬肉體,這個短語在這段經文先後出現兩次(但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詞),首次出現(1節)意為 “以屬肉體為特徵”(希臘原文sarkinos,參羅7:14)第二次出現(3節)意為 “用血肉造的,肉體的”(希臘原文sarkikos,拼寫與前者稍有不同,林後10:4;參1:17)。保羅在這裏同時使用這兩個詞表示他對哥林多信徒的行為感到失望。雖然 “肉體” 一詞在《聖經》中有多種含義,但在保羅書信中,它通常指 “從人的私意產生的不正當欲望和行為”。雖然哥林多信徒有聖靈內住,但分裂教會的行為表明他們仍是吃奶的 “嬰孩”,不能算是 “屬靈的”,而是 “屬肉體的”。
3:2 不能,保羅認為,有些基督徒靈性幼稚、驕傲自大,如果用高深義理來教誨,既無益,也冒險。
3:4 這些分黨分派的口號代表著符合社會價值的世俗行為。(BTSB)
3:5 保羅譴責這些黨派口號,他問的這些問題降低了亞波羅、保羅等教會教師的重要性。無非是執事(《新譯本》:不過是神的僕人),人們不會為了僕人而爭吵,主已經給每個僕分配了任務。每個僕人都要對主負責,而不是對哥林多的批評者負責。(BTSB)
3:6-7 保羅把教會看成是“田地”(9節)。他用農業的比喻(“栽種”和 “澆灌”)來描述教會的宣教士(保羅)和教師(亞波羅)如何服事。保羅是一個先鋒宣教士,在從前沒有人傳過福音的地方傳福音。亞波羅則在保羅建立的教會中教導新信徒。上帝使植物和教會都成長(7節)。基督徒不應該為主通過保羅、亞波羅或彼得所成就的事而爭吵,因為教會的建立者、牧師或教師都算不得“什麼”(7節);憑著他們自己,什麼都不是(見林後3:5,6:10)。爭論教師在教會中的優越性是荒謬的,因為只有上帝才是重要的。(BTSB)
3:8 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見3:14-15注。基督徒將會從上帝那裏得到什麼福氣和賞賜,完全在於他是否忠於所托。
3:12 金、銀、寶石是建造所羅門聖殿的材料(代上29:2),這裏象徵在審判後存留下來的東西,與草木及禾秸截然不同。基督徒以基督那樣的信心和順服所做的工作(3:10-11)將會存留下來,他們自己也會得到賞賜;那些靠 “肉體”(1節)的能力,不順服《聖經》教導(4:6)的人,他們所做的工作則無法存留。
3:14-15 賞賜……虧損……得救……從火裏經過,另見8節,4:4-5。雖然信耶穌的人已經因信稱義(羅5:1),在最後審判時不會被定罪(約5:24;羅8:1、33),但上帝仍會評價他們的工作(羅14:10-12;林後5:10),並據此獎賞他們(太6:1-6、16、18,10:41-42)。保羅這個教導不僅適用於教會領袖,也適用於以任何方式參與教會建造的每一個人(12:7、12-31,14:12)。
3:15 他要受虧損,暗示建造者(領袖或教師)將不會得到報酬,因為他們的工程被燒了。這些建造者並沒有使用健全的教導。相反,他們用的是自己的智慧,這導致信徒的軟弱,而不是使他們堅固和成長(比較12節和注釋)。(FSB)
3:16 關於聖殿和上帝住在祂的百姓中間,見出25:8注。
3:17 上帝必要毀壞那人,拆毀上帝的殿(指教會)的那人,不是上帝的百姓。在最後審判的時候,那人將會永遠沉淪,就如上帝最終毀滅了摧毀所羅門聖殿的巴比倫人那樣。
3:21-23 拿人誇口,哥林多教會分裂的根源在於他們驕傲自大(4:6、8)。哥林多信徒必須明白,歸根結底,他們是屬於上帝,而不是屬於為他們施洗的教會領袖(1:13-17)。教會領袖所做的只是順應上帝的旨意(3:7、11,4:1),因此他們只應指著上帝誇口(1:29、31)。
3:21 萬有全是你們的,意即萬有都是上帝為了祂百姓的益處而賜下的。
4:1-13 在這段經文中,保羅討論了基督徒領袖真正的本質。他認為,基督徒領袖的標準是由神單獨制定的(1-5節),而受苦是基督徒事工的標誌(6-13節)。(FSB)
4:1-13 真使徒的本質。 保羅闡明了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教會的使徒和教師(1-5 節),並指明了使徒的真實指標(6-13節)。(BTSB)
4:1 奧秘事,保羅在這裏用了複數(另見13:2,14:2),很可能不僅指福音本身(另見弗6:19),還指上帝啟示的其他真理(見羅11:25;林前15:51;弗3:4、6,5:32;西2:2)。在保羅書信中,“奧秘事”(希臘原文mystērion)指那些除非上帝施恩向人啟示,否則人因著人性軟弱而無法明白的事(但2:18-19、28;弗1:7-9)。保羅在這裏闡明這些奧秘事。
4:3 被你們論斷,有些哥林多信徒,也許是追隨亞波羅或磯法的人,大概在言談中貶低保羅,尤其是他的口才(1:17,2:3-4,4:18-21;林後10:9),自以為可以妄自論斷保羅事工的屬靈果效。
4:6 保羅強調不可過於聖經所記的重要性。行文至此,他在這封信中已經引用了五處舊約經文:賽29:14(1:19)、耶9:22-23(1:31)、賽64:4(2:9)、伯5:13(3:19)和詩94:11(3:20)。
4:7 在這一組反問句中,保羅言簡意賅地表達了一個重要的真理,是分門結党的哥林多信徒似乎遺忘了的:他們一切的能力、機遇和福氣都是來自上帝,因此不應自誇。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基督徒若能就此問題不斷躬身自省,就會真正懂得謙卑和感恩;另見1:4、30-31,3:6-7、21-23。
4:8 自己就作王了,保羅用詞生動,語帶嘲諷,一針見血地指出哥林多信徒驕傲自大。
4:9 好像定死罪的囚犯……給……觀看,保羅大概想起羅馬軍隊的凱旋巡遊,敵軍的俘虜在遊街示眾後被當眾處決、也可能想起在競技場中互鬥而死的角鬥士;另見林後2:14和西2:15,後者用不同形式使用了這個比喻。
4:9 列在末後(《新譯本》列在最後)。NIV:遊行隊伍的最後。得勝的羅馬將軍在羅馬城內舉行凱旋遊行的做法,是將戰俘帶在最後。希臘文沒有特別提到遊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指那些在競技場上被判處死刑的人,要在羅馬劇院(希臘語Theatron)裏被展示給市民觀看。保羅強調說,作為旅行傳道人,使徒們在任何城市都沒有權力基礎。他們是寄居的,沒有什麼權利,也沒有聲望。他們的地位就像奴隸、罪犯和戰俘一樣,他們被判處要在競技場上受死。他們被認為是可憐的,註定要滅亡,因他們傳揚耶穌是被釘死的彌賽亞和世人的救主。(BTSB)
4:10-13 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若以哥林多信徒 “作王”(8節)的標準來衡量,保羅的使徒呼召是愚拙、軟弱和受苦的,見林後2:14-17,4:7-12、16-18,11:22-33,12:9,13:4;腓1:12-18。被人譭謗,我們就善勸(《和修》“…..我們就勸導”),保羅反擊那些錯謬的指控(參徒16:37),以免其他人顛倒黑白,有損福音的聲譽。
4:14-21 保羅向哥林多人提出呼籲,他是第一個向他們傳福音並建立教會的人。透過他與教會的獨特關係,保羅敦促哥林多人相信他的品格,並效法他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基督跟隨者。(FSB)
4:15 師傅雖有一萬(《和修》“有無數的導師”),包括亞波羅和磯法在內。為父的,見7節。加4:19;腓2:22;帖前2:7、11;提前1:2;提後1:2;門10節。
4:16 效法我,按照上帝設計的基督徒生活模式,信徒能通過法其他基督徒使靈命大得長進,儘管他們學效的對象本身也不完美(參1:1;腓3:17;帖後3:7;提前4:12;多2:7;彼前5:3)。
4:19 我所要知道的……乃是他們的權能。教會出現敵對勢力,顯然在保羅意料之中。聖靈將彰顯能力,以某種方式懲戒危害教會的人(見徒5:1-11,13:9-11;林後10:3-4)。
4:19 權能,當保羅來到哥林多時,他將不太關心他的批評者對他的傳道有什麼看法,而更關心他們是否有與神的國度有關的能力,保羅在傳講耶穌,就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彌賽亞和救主的福音時,就是這樣宣講的。(BTSB)
4:20 關於上帝的國,見太3:2注。
4:21 刑杖是用來執行管教的棍子,保羅以此喻指他將在15:3-5闡述、在教會施行的那種紀律措施。
1. 三1~四2。試將這一段裏面關於基督工人的地位和工作的一切教訓找出來,並摘錄下來。三1~四2。試將這一段裏面關於基督工人的地位和工作的一切教訓找出來,並摘錄下來。他們:(a) 與神,(b) 與彼此,和(c) 與他們工作對象之間,是什麼關係,或應當有怎樣的關係呢?
答:基督徒是神的“田地”和“房屋”(3:9,也是聖靈的殿,3:16)。基督工人是與神同工的(3:9),彼此也是同工,但將來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3:8)。基督工人可以栽種、澆灌田地,但使田地生長的是神。房屋的根基是耶穌基督,是上帝已經立好的,基督工人只是工頭,在其上建造(3:10)。工人與他們工作的對象,彼此是工頭與工程的關係。工人所建造的工程在那日要受火的試驗,工程的好壞則會使工人得獎賞或受虧損(3:13-15)。
2. 四1~21。從使徒們在地上的命運,可以學到什麼教訓呢?為什麼人們對基督工人工作價值的評論無關輕重呢?神會怎樣,並在何時將一個人工作的真正價值顯明出來呢?他所作之事的價值會影響到他本身的得救嗎?或者它會影響什麼呢?參三13~15。
答:使徒是基督的僕人,是上帝奧秘事的管家(4:1)。使徒的記號是為主受苦(4:6-13),因為上帝把使徒列在末後(放在遊行隊伍最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4:9),展示在羅馬市民面前,被藐視。世人對基督工人的評斷無關緊要,因為能判斷使徒的只有主(4:4)。基督工人建造的工程,其價值會在末日審判時(那日子)顯露出來(3:13)。其價值雖然不會影響他本身的得救,但卻會影響工人究竟是得獎賞,還是受虧損(3:14-15)。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