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0 1 Corinthians 13 (1.11.10)

研經題目:
使徒力勸哥林多的信徒要切切地追求那更大的恩賜(十二31),但是在他沒有進一步解釋他這話所指的意思以前(十四章),他停頓下來指出屬靈的恩賜只有在愛裏來運用時才有益處。
1. 1~3節。為什麼愛是最重要的呢?保羅更進一步在8~13節中從哪幾方面證明愛比其他一切恩賜都大呢?它怎樣可以在我身上表現出來呢?比較約壹四7,12;加五22、23。
2. 在4~7節中有15個子句來描述愛。請將它們逐行寫下來,然後在每一行上面用一個單詞來概括它,若可能,並且用耶穌生平的一件事來加以說明。然後自問:在我身上有這樣嗎?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2:31b~13:13 按照現在最通用的希臘文《新約》的分段,這個段落是從 “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 開始的(參《和修》的分段)。缺乏愛心的屬靈恩賜是沒有價值的,愛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存留到永遠。
13:1 方言……天使,見12:10注。保羅首先提到說方言的恩賜,大概是因為哥林多信徒強調並使用這種恩賜(12:21),但缺乏愛心。關於愛,見約13:34-35注。
天使的話語(《新譯本》天使的方言) 提到“天使的方言”可能表明人們相信有一種“方言恩賜”涉及到用天使的語言說話。(FSB)
萬人(人間)和天使的方言顯然是指人和天使使用的語言。(偶爾,天使會用人類語言對人說話;例如,路1:13-20,26-38)。第1節中提到的方言表明,保羅在這些章節中指的是人類的外語,以及有智能的天使之間的交流。(EBC)
有兩個因素制約著我們對人間和天使的方言的解釋。第一個因素是,第1-3節中提到的其他能力似乎都是屬靈恩賜。這使我們拒絕將說人的方言或天使的方言解釋為一種偉大但僅僅是人類的成就。第二個因素是,每節經文中似乎都有一個重複的三步提升模式,從一個非凡的恩賜到一個真正奇妙的恩賜,再到最優秀的愛的方式。根據這一上下文證據,保羅似乎認識到說(大概是未知的)人類語言的能力是一種屬靈恩賜,而說天使語言的能力是這種恩賜的“豪華版”。當然,在實踐中,人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保羅自己可能也不確定)何時或所講的未知語言是人類語言還是天使語言。詩篇103:20和148:2中提到了天使對上帝的讚美。昆蘭社區對從天使的方言中提供的讚美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迷戀(參見4QShirShabba 2 i 1-8;4QShirShabbd i 1-8;ii 26-37;4QShirb 35 i 3-5)。福布斯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說方言會被理解為未知的人類語言,而馬丁則提供了證據,表明天使和神靈被理解為有自己的語言。似乎沒有任何理由認為我們必須只限定在其中一種,儘管修辭模式表明,說方言最常見的是說(未知的)人類方言,而說天使方言的能力被視為同一個天賦的一個更美妙的版本或延伸。(PNTC)
13:3 捨己身叫人焚燒。要判斷一個人的愛心如何,不能單憑他的行為,還必須看他的動機(見4:4-5)。
13:7相信和盼望這兩個詞夾在包容和忍耐中間,可見這兩個詞如包容和忍耐一樣,是指人際關係方面的態度,而不是指人對上帝的信心和盼望。愛就是相信別人最好的一面,並盼望他們得到一切最好的事物。
13:8 保羅認為,某些恩賜如先知講道之能會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會停止,但在什麼時候呢?解經家觀點不一。有些人認為,早期教會之所以會有說預言、醫病、說方言、翻方言和行神蹟等奇異恩賜,是因為上帝要印證使徒及其著作的權威,因此在整本《新約》完成和眾使徒都離世後(約主後100年),這些恩賜就 “停止”了。有些人則認為,保羅相信這些恩賜將繼續存在,直到基督再來;那時 “完全的”(10節)說話和認知方式,將取代這個時代 “有限”(9節)的恩賜。12節支持第二種觀點,因為它表明 “那時”(這些恩賜都停止時)就是基督再來的時候。
13:10 那完全的(the perfect),或“完全”(completeness)或“完全之時”(the time of perfection);在現在的時間之後的時間(參看15:24)。當上帝的新世界到來時,也就是我們將“面對面”看到上帝的世界(第12節),一切局部的東西都將消失。(BTSB)
13:10 等那完全的到來,這裏使用的希臘語單詞teleios指的是上帝救贖的豐滿,將在耶穌基督再臨時到來(見腓1:6注)。(FSB)
13:11-12 這裏的兩個類比將今世的時間與上帝新世界的未來時間做了對比:(1) 一個長大成人的孩子將目前部分成熟的時間與未來上帝國度中完全成熟的時間作比較。(2) 在古代,用拋光青銅製成的鏡子,只能反射出不完美的光。我們目前對上帝聖靈恩賜的體驗是不完美的,只是部分反映了上帝榮耀的現實,基督徒將在上帝的新世界裏親眼見到上帝的榮耀。見啟7:17;21:3-4。(BTSB)
13:12 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古代的鏡子是用青銅等金屬打磨拋光製作而成的,相比現代的鏡子,那種鏡子照出來的像 “模糊不清”。面對面,暗指基督的再來(這個短語在《舊約》是指親眼看見上帝;參創32:30;出33:11;申5:4,34:10;士6:22;結20:35)。到那時,就不需要這個時代的屬靈恩賜了。
13:13 信……望……愛,保羅在其他書信中也常常論到基督徒這三種屬靈品德之間的關係,見羅5:1-5;加5:5-6;弗4:2-5;西1:4-5;帖前1:3,5:8。
13:13 信、望、愛,在帖前1:3,5:8裏也一起提到;另參羅5:1-5;加5:5-6;弗4:2-5;西1:4-5;多2:2;來6:10-12,10:22-24;彼前1:3-9。即使在未來完美的上帝國度裏,基督徒也會依賴神(信),專注於神(望),他們對神的愛到那時要得到完滿成全。其中最大的是愛,愛比所有的屬靈恩賜都大,因為“神就是愛”(約壹4:8),祂將祂的愛賜給所有信徒(羅5:5),並命令所有信徒彼此相愛(8:1;約13:34-35;羅13:10;加5:6;弗4:16,5:2)。(BTSB)
在這三者當中,愛是最大的,因為跟盼望(將在基督再臨時實現)和信心(到那時就成為“眼見”,林後5:7),愛永遠不會消失。從亙古到永遠,愛都是對我們在福音裏得到的憐憫的適當回應(GTB)。
1. 1~3節。為什麼愛是最重要的呢?保羅更進一步在8~13節中從哪幾方面證明愛比其他一切恩賜都大呢?它怎樣可以在我身上表現出來呢?比較約壹四7、12;加五22、23。
答:如果沒有愛,任何屬靈恩賜都無法建造教會,造就肢體(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8:1)。愛是最大的,因為它永不止息、永遠常存(不像其他恩賜都是暫時的,到了終末成全之時,這些有限的恩賜都必歸於無有),也因為愛是上帝的基本屬性(神就是愛)。如何在我身上表現出來呢?就是我是否願意為了他人的益處犧牲自己的益處。
2. 在4~7節中有15個子句來描述愛。請將它們逐行寫下來,然後在每一行上面用一個單詞來概括它,若可能,並且用耶穌生平的一件事來加以說明。然後自問:在我身上有這樣嗎?
答:
1) 愛是恆久忍耐:堅毅;耶穌忍耐這個不信又悖逆的世代。
2) 愛是有恩慈:善良;耶穌是良善的夫子。
3) 愛是不嫉妒:感恩;耶穌總是將榮耀歸給父神。
4) 愛是不自誇:謙遜;耶穌不以自己與上帝有同等地位。
5) 愛是不張狂:謙卑;耶穌說祂心裏柔和謙卑。
6) 愛是不作害羞的事:坦蕩;耶穌是真光,內心毫無黑暗。
7)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體貼;耶穌為世人的好處道成肉身,降卑為人。
8) 愛是不輕易發怒:溫柔;耶穌是溫柔的,但會發義怒。
9) 愛是不計算人的惡:饒恕;耶穌赦免祂仇敵(就是我們)的罪。
10) 愛是不喜歡不義:公義;耶穌行事盡都公義。祂潔淨聖殿。
11) 愛是只喜歡真理:真誠;耶穌所說都是真理。祂也差真理的靈來。
12) 愛是凡事包容:寬厚;耶穌寬容忍耐世人的罪。
13) 愛是凡事相信:信任;耶穌信任祂的門徒。
14) 愛是凡事盼望:遠見;耶穌對門徒很高的期望。
15) 愛是凡事忍耐:堅韌;耶穌忍耐到底,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贖大工。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