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3 哥林多前書 15:35~58 (1.11.13)

Study 13 1 Corinthians 15:35~58  (1.11.13)

研經題目:

1. 種子的類比暗示我們現在屬血氣的身體和我們將來的屬靈的身體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後者在哪些方面與前者不同呢?38節下半句也包含了什麼意義呢?

2. 基督再來時會發生何事?比較帖前四13~18。有鑒於此,我們目前的生活和事奉應具有什麼性質呢?

注:

1. 36節。在保羅的心目中,復活並不是一件奇事,而無論在自然界或恩典中而言,都早已包含在神創造計劃的中心了。

2. 49節。「屬天的(人的)形狀」是指基督得了榮耀之身體的形狀。

3. 51節。「我們」是指「我們基督徒」。當基督再來時,有人仍然活著。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5:35-43 死人怎樣復活?保羅用自然界的多種事物作比方,解釋上帝將會改變死人的身體,使之能以嶄新、不朽壞的形式存在。保羅在42-43節強調,現在的身體是必朽壞的,將來復活後的身體是不朽壞的;兩者之間沒有關聯。

15:36-38 轉化也發生在自然界。播下的種子在植物長出地面之前就已經死在了地裏。農民不是播種植物,而是播撒種子,上帝將種子轉化為植物。(BTSB)

15:39-41 天地之間的兩極性對於身體的復活來說並不是一個不可克服的問題。有些身體是“天上的”(即地球之外的或天體的),如太陽、月亮和星星;有些身體是“地上的”(即地球上的),如人、動物、鳥和魚。(BTSB)

15:42-44 保羅將天上的形體和地上的形體的比喻(第39-41節)應用於從死裏復活,並解釋了種子和上帝創造的不同身體的含義(第36-38節)。人的身體是必朽壞的、羞辱的、軟弱的、血氣的;復活的身體將是不朽的、榮耀的、強壯的(被上帝的能力賦予能力的)、屬靈的。上帝從種子中創造植物,並在人類、動物和星星的形體(形態)的多樣性中展示了祂的創造能力,當信徒從死裏復活時,祂將為他們創造新的身體。(BTSB)

15:42 不朽壞的,身體不再衰殘,也不會衰老。

15:43 羞辱……榮耀,這兩個詞形容外在的形體:基督徒復活後將會擁有一個美妙無比、超乎人所能想像的身體。

15:44-47 血氣的希臘原文是psychikos,是名詞psychē的形容詞形式,這個名詞在45節譯作活人,也可譯為 “生命” 或 “有生命的存在”。保羅對比 “血氣的” 和 “靈性的”,即對比暫時存在的身體,和永遠與上帝同在的身體(參2:14~3:3)。保羅引用創2:7,解釋上帝用土創造了亞當,向他吹氣,使他成為有生命的人,基督是末後的亞當,祂復活後有了屬靈的、不朽壞的身體(參腓3:21)。保羅所說的靈性的身體是指聖靈賜予生命氣息和能力的身體,不是非物質的身體。

15:45 保羅通過引用創2:7證實了他的論點。末後的亞當,耶穌,上帝創造的目標和世人的救主。叫人活的靈,耶穌代表上帝強大的、轉化人心的同在,創造新生命,使人從死裏復活。(BTSB)

通過引用和補充創世記2:7,保羅表明亞當,即使在他被創造和犯罪之前,不曾擁有,也不可能將聖靈授權的來世生命給予他的後代。只有末後的亞當,即基督,能夠通過祂的靈給別人以永生。首先的亞當所得到的賜人物質生命的氣息,在預表的意義上預示著“末後的亞當”基督,由於祂自己的復活,將賜予祂的子民“叫人活的靈”。明顯的一點是,首先的人被創造出來是為了達到這樣一種榮耀的、不朽的身體的目標,如果他順服上帝,忠實地反映上帝的形象。與首先的亞當相比——他因為缺乏信心的不順從而失敗了,而基督,即末後的亞當,卻以祂的先祖應該有的方式治理和順從。因此,基督繼承了人類原本註定要達到,但卻沒有達到的目標。耶穌的身體不僅是一個更新的肉體,而且已經成為“屬天的”、“屬靈的”和“不朽的”。(RSB)

15:50 必朽壞的身體(血肉之體不能承受天國,因此人必須復活。

15:51-53 奧秘,見4:1注。在復活時,仍然活著的基督徒將會改變形體,他們的身體會變成屬靈的和不朽壞的,與從死裏復活之人的身體一樣(見帖前4:13-18)。

15:54-55 死被……吞滅,見26節。

15:56 罪的權勢就是律法,見羅5:20-21,7:5-25,8:1-3。

15:56 死的毒鉤。亞當的罪將死亡引入世界,它如今是所有人的命運(羅5:12-21)。罪的權勢就是律法,罪的存在迫使律法宣判死刑;只有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替罪之死才能贖罪。(BTSB)

15:58 所以,暗示這節經文是實際應用復活的教義:基督徒為上帝國度所做的工(如傳福音),將為他們帶來永遠存留的果效。關於在主裏結果子,見約15:1-5和腓2:12-13。

15:58 保羅最後提出了三個勸勉:(1) 堅固(站穩腳跟)。基督徒不能放棄死人將以新的身體復活的盼望,也不能放棄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又復活的耶穌基督的福音(1-2節)。(2) 不可動搖。基督徒必須抵制從福音和復活的盼望中挪移出去。(3) 竭力完全委身。基督徒必須藉著建造教會,投身在主的工作裏(3:13-15,9:1,16:10),這是一項永不徒勞的任務。(BTSB)

一个有关“Study 13 哥林多前書 15:35~58 (1.11.13)”的想法

  1. 1. 種子的類比暗示我們現在屬血氣的身體和我們將來的屬靈的身體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後者在哪些方面與前者不同呢?38節下半句也包含了什麼意義呢?
    答:種子的類比時要說明種子埋在地裏,好像死了,但是卻要“復活”長出心生命。這個比喻說明現在屬血氣的身體和我們將來的屬靈的身體在本質上是屬於同一類的,人不會變成野獸、鳥、魚。但前者是必朽壞的、羞辱的、軟弱的、血氣的,而後者卻是不朽的、榮耀的、強壯的、屬靈的。38節下半也說明每一粒種子長出來的植物也會有各自的特性,不會完全一樣。
    2. 基督再來時會發生何事?比較帖前四13~18。有鑒於此,我們目前的生活和事奉應具有什麼性質呢?
    答:基督再來時,死人要復活,必朽壞的要變成不朽壞的,復活要吞滅死亡。因此,我們的生活和事奉要有屬天的眼光,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3:2),警醒等候基督再來。基督徒不必懼怕死亡,而是堅固信心、不可動搖,在今世竭力作上帝國度的工作,建造基督的身體。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