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7 Psalm 35 (1.11.20)

研經題目:
1. 這篇詩分為三段,每一段都以承諾要稱謝神作結。請找出這些段落的所在,並給每一段加上一個概括其內容的適當標題。
2. 大衛用一幅生動的圖畫描繪逼迫他的人的力量、狡猾和惡意,並且以同樣的力量反擊他們。他心中主要的呼求是什麼呢?他更根據什麼理由來呼籲呢?他在哪些方面是我們的榜樣呢?
注:
1. 4~6節。關於這一段經文和詩篇中類似的禱告,請參閱The New Bible Dictionary第1058頁。
2. 11、12節。惡意的間接諷刺都是針對大衛而發,那些諷刺是他連想都沒有想到的。比較撒上廿四9、17。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第35篇 本詩展示,當忠信人知道惡人正在設謀迫害他的時候應該如何禱告。禱文記述了迫害者的惡謀,並祈求上帝為祂忠信的百姓爭戰。
詩35 一個生命受到威脅者的哀歌。這首詩用強有力的意象來表達被誣陷的痛苦。本詩有三詩節(《希伯來詩歌導論》),每節都以讚美結束:呼求幫助(1-10節),靈魂的呼求(11-18節),呼求正義(19-28節)。(RSB)
詩35,耶和華啊,與我相爭的,求你與他們相爭。大衛懇求上帝為他爭戰,為他伸冤,使他免受那些以怨報德者的惡毒攻擊。這是《詩篇》中措詞最強烈的詩篇,大衛在其中咒詛他的仇敵。(關於此類“詛咒”詩,見 5:9-10;69:22-28 的註釋。大衛在逃離掃羅時遇見更多敵人。在詩34中,他讚美上帝將他從非利士人的敵對中拯救出來,但在詩35中,他釋放出激情,祈求上帝對這些仇敵進行報復,重申了他在34:16的斷言。在最初呼求上帝作為神聖戰士代表大衛出現(第1-3節)之後,大衛提出了一連串的願望,希望他的敵人被徹底擊敗(4-8節),最後起誓當這願望實現時要讚美上帝(9-10節)。大衛敘述了他仇敵的惡毒攻擊(11-16節),並再次呼求上帝進行干預(17-25節)。他以最後的咒詛(26節)和最後的讚美之聲(27-28節)結束。(BTSB)
35:1-3 祈求上帝幫助抵擋追逼他的人。本詩採用戰鬥的比喻,詩人一開篇就祈求上帝為他爭戰。
35:4-8 原他們蒙羞受辱。忠信人祈求上帝挫敗追逼者的計謀,讓追逼者自己反遭失望和羞辱,並最終自我毀滅。上帝的百姓這樣禱告,可以有許多合理的理由。首先,這是合乎現實的,上帝保護忠信人,意味著祂必要挫敗那些企圖傷害他們的惡謀。其次,這是公義的,因為追逼者謀害(4節)忠信人,並且無故地為我暗設網羅(7節)。注意第7節和19節重複使用 “無故” 一詞。再者,這樣的禱告是相信上帝言出必行(參5節和1:4)。最後,所有這些話都清楚表明,禱告不是個人在受到傷害後的報復回應,而是基於信心的呼求。
35:9-10 然後我將高興快樂。詩人期待在禱告得到應允後,得享快樂並感恩。
35:11-16 他們向我以惡報善。詩歌繼續講述追逼者的計謀:他們像兇惡的見證人一樣起來(11節),並且他們向我以惡報善,特別是當那些曾經以恩慈待他們的人遭遇不幸時,他們竟幸災樂禍(12-16節)。
35:17-18 還要多久呢?詩人的祈求非常急切,因為等待是難熬的。
35:19-21 他們是幸災樂禍的騙子。詩歌再次講述那些追逼者,他們圖謀(擠眼),特別要陷害那些辛勤工作的虔誠人(地上的安靜人)。在約15:25,耶穌引用詩35:19 無故恨我(另參69:4),將自己描述為最典型的無辜受苦者,並暗示跟隨祂的人都會經歷相同的遭遇。
35:22-26 為我伸冤!現在,詩人轉而祈求伸冤和解救。22-23節運用生動的比喻,祈求上帝不要閉口(彷彿祂對惡漠不關心),並奮興醒起(彷彿祂睡著了),這顯示詩人感到情勢非常急迫。關於判斷(24節,原文直譯:伸冤),見26:1-3注。在這裏,上帝的公義是指祂信守應許(另見35:28),《舊約》常常提到這一點。第26節與第4節類似。
35:27-28 然後我和那些愛我的人將一同歡呼快樂。詩人再次展望歡呼,然而這次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有其他所有的忠信人(那喜悅我冤屈得伸的,《和》注:“冤屈得伸” 原文作 “公義”)。高潮是詩人盼望向所有忠信人宣揚上帝的信實(28節;參9-10、18節)。
1. 這篇詩分為三段,每一段都以承諾要稱謝神作結。請找出這些段落的所在,並給每一段加上一個概括其內容的適當標題。
答:本詩分為三段:1) 1-10節:祈求神聖戰士起來降禍給仇敵;2) 11-18節:哀歎不公,呼求拯救; 3) 19-28節:呼求公義,祈求伸冤。
2. 大衛用一幅生動的圖畫描繪逼迫他的人的力量、狡猾和惡意,並且以同樣的力量反擊他們。他心中主要的呼求是什麼呢?他更根據什麼理由來呼籲呢?他在哪些方面是我們的榜樣呢?
答:大衛主要的呼求是求上帝興起,阻擋謀害他性命的敵人,降禍給他們,並且拯救他脫離他們的殘害,為他伸冤。他根據的理由是上帝無可媲美的偉大(35:10)、公義(35:24、28)。摩西在過紅海後的拯救之歌早已宣告耶和華是替以色列爭戰的戰士(出14:14,15:3),祂應許要拯救以色列。大衛因此是訴諸摩西之約(而摩西之約要追溯到亞伯拉罕之約)。大衛值得我們效法的是他即使在這樣的苦難中仍然堅信上帝的公義拯救,他沒有為自己伸冤(羅12:19-21),而是用讚美和禱告托住他的信心,等候上帝施行公義。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