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1 Numbers 16:1~35 (2.2.21)

研經題目:
1. 這裏有兩次背叛的證據:一次是可拉(是利未人)「和他一黨的人」起來反對摩西和亞倫;一次是大坍和亞比蘭(都是流便子孫)起來反對摩西。在每一種情形,所指控的理由是什麼呢?參十六3和十六13、14。所提出的控訴合理到什麼程度呢?比較來五4;林後十18。
2. 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叛亂嚴重到需要對百姓進行如此嚴厲的懲罰和警告?特別參11、19、28、30各節。
注:
1節。這些人竟會公開反抗摩西和亞倫的權柄,那就意味著這是一項非常厲害的不滿終於爆發了。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6:1~18:32 挑戰耶和華所建立的權柄結構。百姓反叛耶和華設立的領袖(16章;參12章、14章),耶和華以審判(16章)、神跡(17章)和指示(18章)作為回應,清楚表明祂自己揀選了這些領袖。(BTSB)
16:1-50 可拉、大坍和亞比蘭的叛亂。這裏有一個論到祭司特權和中保角色的段落,而這事件正好放在該段落的前面。故事的開頭,可拉只強調某個真理而忽略其他真理,這正是異端邪教的創始人常用的做法。可拉聲言,“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 的,那麼人人都有權來到上帝面前(3節)。因此,可拉和他一黨的人要求得到祭司的所有特權,要求進入帳幕並來到上帝面前。但他們瞬即遭到上帝的審判。故事的結尾,百姓都驚惶呼叫說:“我們死啦”,“凡挨近耶和華帳幕的是必死的”(17:12、13)。其實他們早已知道只有祭司才可接近帳幕,這個安排是為了保護其他以色列人免於死亡。第18章的律法說明了這一點,解釋利未支派如何被委以這個重任(18:1-7),並且說明他們得到什一奉獻和祭物中的一部分,是他們擔當重要和危險事奉的報酬(18:8-32)。
16:1-15 可拉、大坍和亞比蘭發怨言。經文首先指出這次叛亂的首領是誰(1-2節),隨後記載可拉把矛頭指向亞倫,嫉妒只有他能擔當大祭司的職分(3-11節)。繼而,場景轉到大坍和亞比蘭,他們抱怨摩西把以色列人從埃及舒適的環境中領出來,讓他們死在曠野(12-15節)。
16:1 可拉是哥轄家族的利未人,但不是祭司。哥轄族的營地與流便支派相鄰(2:10-11,3:29),其他參與叛亂的首領(大坍、亞比蘭和安)都來自流便支派;地點相近可能是他們彼此勾結謀反的原因。在後來的記載中,沒有再提到安。
16:3 可拉一黨的人聲稱全會眾個個……聖潔,可能是基於律法反復強調人人都當聖潔(如:利11:45,19:2;民15:40)。然而,這種道德上的聖潔不能等同於祭司職分的聖潔,祭司的聖潔使他們有權來到上帝面前獻祭和燒香。哥轄人指控摩西和亞倫自高,這說明他們不明白祭司是由上帝親自任命的(參來5:4)。
16:8-11 利未人可以在帳幕中事奉上帝,已經是很大的特權了,他們不應還要求祭司的職任(10節)。
16:12-15 流便人的怨言與可拉的怨言稍有不同。流便人所在意的是他們會死在曠野,而不是死在迦南或埃及。他們違抗上帝的旨意和計劃,與探子所煽動的叛亂相似。探子後來死於瘟疫(14:37),在這裏發怨言的人遭毀滅的方式則更為可怕。
16:15 我並沒有奪過他們一匹驢,摩西聲明他沒有濫用職權為自己謀取私利(見以下經文注釋:撒上8:3,8:14-15,12:3-6)。多年以後,撒母耳也說了類似的話(見撒上12:3-5)。
16:16-19、35-40 支持可拉的哥轄族人遭受審判而滅亡。關於用凡火燒香而遭到類似審判的事件,見利10:1-3。
16:20-34 眾首領及其家人的死亡。地就開了口,把他們……都吞下去,上帝迅速審判了那些以為自己可以擅取祭司特權的人。陰間(33節)就是死人去的地方,《聖經》通常描述陰間是在地底下(創37:35;詩6:5,9:17;賽14:9-20)。
16:24 你們離開可拉、大瑪、亞比蘭帳棚的四圍,這個似乎是不祥之兆的警告,使以色列全會眾都感到慌慌不安,尤其是這三個人和他們的家人。上帝即將要用一種公開驚人的方式來懲罰他們,同時確立摩西的領導地位。
16:33 地口在他們上頭照舊合閉(《和修》“地在他們上面又合攏起來”),來自上帝的審判既迅速又徹底。審判發生的方式,彷彿是在暗示他們將來要與上帝永遠隔絕。
16:35 又有火從耶和華那裏出來,燒滅了那獻香的二百五十個人,見16:33注。上帝迅速施行審判,可見沒有上帝親自授權,誰也不能擅自來到上帝面前(在新的約下,信徒就不受這個規定的限制,參來10:19)。
1. 這裏有兩次背叛的證據:一次是可拉(是利未人)「和他一黨的人」起來反對摩西和亞倫;一次是大坍和亞比蘭(都是流便子孫)起來反對摩西。在每一種情形,所指控的理由是什麼呢?參十六3和十六13、14。所提出的控訴合理到什麼程度呢?比較來五4;林後十18。
答:哥轄的孫子可拉抱怨摩西和亞倫“擅自專權”,“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 (16:3);而流便子孫則抱怨摩西是“自立為王”轄管他們(16:13)。他們的理由,“全會眾個個都是聖潔的”,雖然沒錯,因全以色列是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出19:6),上帝的子民都是“聖潔”的,是上帝以恩典從萬民中分別出來的,要使萬民歸向耶和華,但上帝並沒有讓每一個百姓都承擔祭司的聖職。這種秩序(亞倫的後代作祭司,其餘利未人聽從祭司差遣在會幕事奉)是耶和華在西奈山明明白白設立的(見3~4章)。因此,摩西將他們的挑戰視為攻擊耶和華(16:11)、藐視耶和華(16:30)。
2. 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叛亂嚴重到需要對百姓進行如此嚴厲的懲罰和警告?特別參11、19、28、30各節。
答:這些悖逆行動的背後是攻擊並藐視耶和華,不信祂的拯救行動的惡心(如16:13-14顯示的),也藐視祂設立亞倫的後裔為祭司的主權,因此耶和華就行了一件奇事,讓地開口吞滅了一切屬可拉的。
Heb 5:4 4 這大祭司的尊榮,沒有人自取。惟要蒙神所召,像亞倫一樣。
2 Cor 10:18 18 因為蒙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
赞赞
Study 11 Numbers 16:1~35 (2.2.21)
1. 這裏有兩次背叛的證據:一次是可拉(是利未人)「和他一黨的人」起來反對摩西和亞倫;一次是大坍和亞比蘭(都是流便子孫)起來反對摩西。在每一種情形,所指控的理由是什麼呢?參十六3和十六13、14。所提出的控訴合理到什麼程度呢?比較來五4;林後十18。
* 可拉指控的是既然全会众都因为遵守洁净的律法而都是圣洁的,那么谁都应该有资格做祭司。大坍和亚比兰指控的是摩西没有信守承诺把他们带到迦南地,而是要让把他们杀死在旷野。
* 他们的指控表面上是合乎事实,但他们对原因的推断确是扭曲的。祭司的资格是耶和华神赋予的,而以色列人流浪在旷野也是他们不信靠神而招致的自食其果。
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叛亂嚴重到需要對百姓進行如此嚴厲的懲罰和警告?特別參11、19、28、30各節。
* 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在质疑耶和华的公平和权柄、污蔑扭曲耶和华的救赎计划。
赞赞
Study 11 Numbers 16:1~35 (2.2.21)
1. 這裏有兩次背叛的證據:一次是可拉(是利未人)「和他一黨的人」起來反對摩西和亞倫;一次是大坍和亞比蘭(都是流便子孫)起來反對摩西。在每一種情形,所指控的理由是什麼呢?參十六3和十六13、14。所提出的控訴合理到什麼程度呢?比較來五4;林後十18。
-可拉和他一党的人声称“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为什么摩西和亚伦把控献祭的专权,不准别人献祭;他们自以为人人既然都按律例“圣洁”,就可以称义,获有献祭的权柄。其实离开上帝的恩赐,人人都不是圣洁的,祭司的职份也是蒙神呼召,由祂授予的。
-流便的子孙指责摩西领他们离开了流奶与蜜之地,来到没有流奶与蜜的地方,会把他们害死在旷野,他们还指控摩西向百姓隐瞒了他无法履兑现承诺的实情。对摩西的这项指控说明以色列百姓在属灵上的无知或健忘,他们看不到是神籍摩西把他们从埃及领出来并一路带领他们到旷野。
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叛亂嚴重到需要對百姓進行如此嚴厲的懲罰和警告?特別參11、19、28、30各節。
-原因是他们“攻击耶和华(11)”,公开反抗神赋予摩西和亚伦的权柄(19),违背神的旨意(28),“藐视耶和华(30)”。
赞赞
Study 11 Numbers 16:1~35
1. 這裏有兩次背叛的證據:一次是可拉(是利未人)「和他一黨的人」起來反對摩西和亞倫;一次是大坍和亞比蘭(都是流便子孫)起來反對摩西。在每一種情形,所指控的理由是什麼呢?參十六3和十六13、14。所提出的控訴合理到什麼程度呢?比較來五4;林後十18。
* 他們覺得摩西的地位不應該比他們高,所有以色列人都是上帝的選民,都是聖潔的,憑什麼就一定要聽摩西的。而且大家在埃及過得好好的,聽摩西的話出來,也沒到當初說好的應許之地。
* 他們表面上在控訴摩西和亞倫,實際上是控訴上帝,不滿上帝選的領袖,也不滿他們現在的境地,而且他們好像忘了為什麼自己進不去應許之地。
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叛亂嚴重到需要對百姓進行如此嚴厲的懲罰和警告?特別參11、19、28、30各節。
* 他們對摩西的反叛就是對上帝的反叛,甚至集結了眾百姓反抗上帝,神要保留以色列選民,他們應該要榮耀上帝的。
* 上帝的回應也是印證了摩西的權柄,聖經中的神蹟奇事目的都是要證明這個人是神指派的,這次神也是很明確的表明立場了。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