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7 Numbers 11 & 12 發怨言 (2.2.17)

研經題目:
1. 眾百姓,閑雜人,約書亞,米利暗和亞倫,與摩西,在這裏所表現的態度有何不同?摩西怎樣顯得是「與眾不同」呢?
2. 神怎樣「處置」各種不同的怨言呢?
注:
十二3。「謙和」:不關心他自己的利益或威望,這樣就能對那些對自身不公道的攻擊不加以注意了。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1~12:16 三次抱怨。以色列全民和民中的顯要人物因前往迦南的旅途艱辛而發怨言,其實他們是針對摩西的領導和上帝的應許而發怨言。他們從紅海前往西奈時遇到困難,也是這樣發怨言。那時他們走了三天的路程,百姓就抱怨沒有水喝,這次他們也是因為水而發怨言(出15:22-25;比較民10:33,11:1-3)。接下來他們抱怨食物不好(出16章;民11:4-35),最後他們抗議摩西領導無方(出17:1-7;民12章)。
11:1-35 民眾一從西奈曠野出發前往應許之地(民10:33),就開始抱怨(比較出16),一次是抱怨他們總體上的不幸(民11:1-3),另一次是抱怨他們對肉的渴望(4-15節)。這讓耶和華與摩西都感到厭煩。結果,摩西任命了70個長老來處理未來的騷亂(第16-30節)。耶和華為百姓提供食物(第31-32節),但那些貪戀肉食、抱怨耶和華和摩西的人卻被瘟疫擊殺了(第33-35節)。詩篇78:29-31,106:13-15評論了這一事件。(FSB)
11:1-3 他備拉。這是百姓普遍的埋怨。上帝懲罰他們,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的邊界(《和修》“燒毀營的外圍”;參利10:2;16:35)。像在其他情況一樣,摩西為他們求情,上帝的審判才停止(出32:11-14、31-32;民12:13-15,14:11-25)。他備拉的希伯來文意思是 “焚燒”,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發生在當地的事件而取的,像《聖經》其他地名一樣。
11:4-35 基博羅哈他瓦。第二次全民的埋怨是因嗎哪而起的。從他們前往西奈的旅程開始,上帝就一直供應他們嗎哪作食物(出16章)。表面看來,他們是因飲食太單調而抗議;但實際上,他們是懷念埃及的享樂(1:4-5),拒絕上帝的計劃。
11:7 珍珠(《和修》“樹脂”)是沙漠地區可以看到的一種淡黃色樹脂。
11:11-15 摩西再也忍受不了百姓發怨言,於是向上帝陳情,說自己獨自帶領以色列人的擔子太重了。
11:16-23 上帝答應滿足摩西的需要和百姓的要求,給摩西安排助手,給百姓提供別的食物。可是上帝表面上的讓步實際上將成為對百姓的懲罰,因為百姓的埋怨實質上是說:我們為何出了埃及呢?(20節)
11:16 七十個人。在出埃及記24:1中,相同數目的長老(雖然不一定是相同的長老)代表著百姓。(BTSB)
11:18-20 在與罪行相稱的懲罰中,百姓將厭惡他們所渴望的肉。(BTSB)
11:24-30 摩西要求助手,上帝就把先知的恩賜賜給七十個長老。摩西的先知恩賜是獨一無二的(12:6-7),這些長老和他不一樣,他們說預言只是一段較短的時間(以後卻沒有再說),但已經足夠讓百姓相信他們能勝任作摩西的助手。他們說預言,大概就是在聖靈的引導下講話,表明他們的能力與先知摩西相似(參撒上10:5注;代25:1-8注)。至於伊利達和米達是否屬於這70人,則不得而知。不過他們說預言的地方與70位長老不同,長老在會幕的四圍(24節)說預言,他們卻是在營裏(26節)說預言。這使他們更受其他以色列人的注意,令約書亞感到憂慮(27-28節)。然而,摩西的禱告: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29節),預示了約珥關於 “耶和華的日子” 的異象,那時 “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珥2:28;參徒2:17)。像許多舊約經文一樣,這段經文談到聖靈的工作(11:17、25-26),焦點放在聖靈賜人能力去服事上帝的百姓,而不是強調個人內心的經驗。
11:25 靈停在他們身上,聖靈經常與說預言有關。這種現象可能是某種狂喜的言語。由於這些長老所說的話語在舊約中從未重複過,因此這種能力只是為了在其他以色列人面前證實他們的權柄。以後卻沒有再說,這70位長老只說了一次預言,作為聖靈確實停在他們身上的記號,但這是一次性的。(FSB)
11:26 在營中,這表明會幕是在營外,因此是與會幕不同的營帳。他們沒有到會幕那裏去,他們缺席的原因不詳;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領受降在摩西身上的上帝指派的聖靈。(FSB)
11:28 請我主摩西禁止他們,先知受感說話意味著上帝的授權(見第25節)。約書亞可能和摩西一起在會幕裏(比較出33:11),他可能擔心他們會威脅到摩西的權柄。然而,摩西願意分享權柄(民11:14、29),希望更多的人說預言並有聖靈降在他們身上(第29節)。(FSB)
11:31-34 鵪鶉(小鷓鴣)春天會飛過西奈半島向北遷徙,秋天再飛回南方。因此,雖然以色列人前一年吃過鵪鶉(出16:13),但這不是他們常有的菜肴。第二年遷徙的候鳥甚多,因此以色列人能夠捕獲大量的鵪鶉。這些鵪鶉從地面堆起來約有二肘(0.9米)高(11:31),任何人都能得到至少十賀梅珥(32節),大致相當於2,200升!他們的貪婪帶來了最重的災殃(3節)。經文沒有具體解釋是什麼形式的災殃,但這災最終導致多人死亡。那地被起名為基博羅哈他瓦,意思是 “貪欲之人的墳墓”(34節)。
12:1-16 摩西的獨特地位。百姓發怨言的事件過後,又有人挑戰摩西的權柄。摩西的哥哥大祭司亞倫和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出15:20),想爭奪摩西獨一無二的地位。他們批評摩西娶古實女子為妻,這其實只是再一次掩飾他們心裏真正的怨言: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話……嗎?(12:2)
12:1-2 米利暗和亞倫……譭謗他,這件事進一步挑戰摩西的最高權柄,當中有許多地方與前兩次的挑戰相似(參11:1、4-6,11:10)。古實女子,除了在這裏提及之外,我們對於這位 “古實女子” 一無所知。她或許就是西坡拉(出2:16-22),但西坡拉通常被稱為米甸人。有些經文確實暗示米甸和古珊(古實是同一個地方(見哈3:7)。另一方面,由於古實通常指古代的埃塞俄比亞,因此大多數解經家認為這位 “古實女子” 可能是摩西的第二任妻子,來自埃塞俄比亞。因此,有些解經家認為這裏或許涉及種族偏見的問題,米利暗和亞倫是要反對摩西娶非洲裔的女子。無論如何,米利暗和亞倫拒絕這位 “古實女子” 明顯只是藉口,他們實際上是在挑戰摩西的最高權柄。
12:3-4 極其謙和,這裏譯作 “謙和” 的希伯來原文’anaw通常譯作 “卑微,貧窮”,重點在於摩西的態度,而不是他的行為舉止。有人認為摩西不會這樣描寫自己,因此認為摩西不是本書作者。然而,為了讓讀者明白這段記載,這裏描述摩西的性情顯然是有必要的,也是準確的。世上的眾人(《和修》“地面上的任何人”),表明摩西備受各方人士敬重,包括在法老和在埃及百姓面前,以及40年曠野漂流期間在其他民族面前(例如:擊敗亞摩利人,21:21-35;與巴蘭交鋒,令摩押人畏懼,22~24章)。摩西在這裏沒有為自己辯護,而是仰賴上帝的裁決。上帝的裁決果然很快臨到,他召集三個人(米利暗、亞倫和摩西)一起到會幕去。上帝指出摩西獨特的素質,從12:6-8的十一行詩句中,也可看出這一點。經文描述了摩西獨特的中保角色,基督徒讀者或許可以看出,這是預示那位比摩西更大的先知——基督(參申18:15;徒3:22,7:37)。
12:6-8 經文把摩西與一般先知區分開來。一般先知都是在異象和夢中領受啟示,當中包含許多的比喻。但是上帝是面對面和摩西說話(8節,即兩人當面交談;參出33:11),可見,上帝和摩西之間是用語言交談,並且內容廣泛而深入。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7節),換句話說,摩西就像一個值得信賴的管家,如以利以謝和約瑟那樣(創24:2,39:4)。主人交代管家事情,通常是直接而明確的,不用謎語(8節)。我的形像(8節),在西奈山,以色列人只聽見上帝的聲音,卻看不見祂的形像(申4:12、15)。看見上帝的形像與看見上帝的面有什麼區別,我們無法確知(參出33:18-23),但見面顯然比看見形像清楚得多。這裏的重點是:一般人要到死後才能見到上帝的面(詩17:15),但摩西在世上已經可以看見祂。你們譭謗我的僕人摩西,為何不懼怕呢?反對摩西也就是反對上帝,因為摩西的領導地位是上帝所賦予的。
12:9-12 親眼看見上帝是摩西獨有的權利,米利暗和亞倫由始至終都應該清楚知道這個事實。他們的魯鈍令上帝向他們發怒。大麻風,有雪那樣白,《聖經》所說的 “大麻風” 包括多種皮膚病,共同特點是潰瘍和脫皮(見利13:1-59注)。把米利暗的皮膚比作白雪和死胎的皮膚(12:12),很可能是因為她的皮膚一片片地脫落,像雪片一樣,而不一定指它像雪那樣白。
12:13-16 最終證明摩西擁有獨特地位的證據,就是上帝即垂聽他的禱告,使米利暗得醫治。但像其他得蒙醫治的 “麻風病患者” 一樣,她也要在營外關鎖七天,然後可返回營地(見利14:1-9;民5:2)。令父親蒙羞的孩子必須受到管教,經文把米利暗所受的懲罰與這樣的家規相提並論,證明這裏的做法是合理的(12:14;關於吐唾沫來羞辱別人,見申25:9)。
1. 眾百姓,閑雜人,約書亞,米利暗和亞倫,與摩西,在這裏所表現的態度有何不同?摩西怎樣顯得是「與眾不同」呢?
答:眾百姓抱怨總體上的不幸(11:1-3,參出16章),閒雜人(見出12:38注,可能是參加出埃及的異族人)起了貪慾之心(11:4),約書亞擔心摩西的權柄受到威脅,米利暗和亞倫則想爭奪摩西的獨特地位。摩西的與眾不同是他沒有發怨言,而是誠心將他的困難帶到耶和華面前,祈求憐憫和幫助(11:10-15)。摩西是耶和華與百姓之間的中保,代表耶和華管理百姓。但他沒有“霸佔”上帝聖靈恩賜的私心,反而願意分享他的權柄,他向耶和華禱告,祈願耶和華的百姓都有聖靈恩賜,可以受感說話。因此聖經給他極高的評價: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另外,摩西和一般先知不同,一般先知是在異象和夢中領受啟示,而摩西卻是面對面和上帝說話,不用謎語。上帝也垂聽了摩西為米利暗做的禱告,使她得了醫治。
2. 神怎樣「處置」各種不同的怨言呢?
答:耶和華處置怨言的方式包括:1) 降火焚燒營地;2) 降下嗎哪;3) 降下鵪鶉肉,使百姓吃到厭煩,並用最重的災殃擊殺起貪慾之人;4) 設立七十個長老分擔摩西的重擔;5) 降下災殃擊殺起貪慾之人;6) 使米利暗長大麻風。
LikeLike
Study 7 Numbers 11 and 12 發怨言 (2.2.17)
1. 眾百姓,閑雜人,約書亞,米利暗和亞倫,與摩西,在這裏所表現的態度有何不同?摩西怎樣顯得是「與眾不同」呢?
* 众百姓闲杂人贪图享乐、抱怨上帝的安排,约书亚担心摩西的权威受到影响而嫉妒,米利暗和亚伦因嫉妒摩西的权威而毁谤,而摩西却是为人及其谦和,在耶和华的全家尽忠。
* 所以耶和华使摩西可以面对面与祂说话,直接领受上帝的教导。但其他人最多只能在异象和梦中得到耶和华的指引。
神怎樣「處置」各種不同的怨言呢?
* 怨言就是对至高上帝的不满,对上帝的安排不满,仿佛上帝不如我们有智慧,仿佛上帝是冷酷无爱的神。因此这样的认识必定会被管教。百姓们的抱怨引来上帝的怒火,百姓们的贪欲仿佛得到上帝的答应,实际却引来上帝的灾殃,米利暗和亚伦的毁谤嫉妒引使米利暗得了大麻风。以色列人的这些遭遇真应当使我们警醒,求神除去我们的贪欲、嫉妒、抱怨,以知足敬虔感恩的心过每一天的生活,因为一切都是耶和华的安排🙏
LikeLike
Study 7 Numbers 11 and 12 發怨言 (2.2.17)
1. 眾百姓,閑雜人,約書亞,米利暗和亞倫,與摩西,在這裏所表現的態度有何不同?摩西怎樣顯得是「與眾不同」呢?
-百姓抱怨生活总体不如意,抱怨食物不够好,怀念在埃及时有选择的各样食物品种。
-他们中间的闲杂人大起贪欲的心
-约书亚想要摩西制止伊利达和米达向百姓说预言,摩西要约书亚不要为他的缘故嫉妒他们,唯愿耶和华的百姓受圣灵感动说话。
-米利暗和亚伦以摩西娶外邦女子为借口,嫉妒摩西在神面前的独特地位。
-摩西忍受不了百姓发怨言,向上帝祈求,诉说要他承担带领以色列人的担子太重了,神就要他拣选70名长老,赐他们圣灵,使他们分担管理百姓的重任。面对哥哥姐姐的挑战,摩西沒有為自己辩护,而是仰赖上帝的裁決,得神的称赞“12:3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摩西的“谦和”得神喜悦,使他与众不同。
神怎樣「處置」各種不同的怨言呢?
-百姓抱怨生活总体不好,神听见了就怒气发作,使火在他们中间焚烧,直烧到营的边界(11:1)
-百姓抱怨没有肉吃,实则是抱怨“我们为何出了埃及呢?”,虽然神应允以色列百姓充满怨言要吃肉的祈求,,但是对他们的不顺服,不感恩,发怨言,贪婪施行了公义的审判。
-米利暗和亚伦的嫉妒,引来神的发怒,“你们毁谤我的仆人摩西,为何不惧怕呢?”,使米利暗得了大麻风;亚伦应是惧怕无比,立即呼摩西“我主”向他认罪。
LikeLike
Study 7 Numbers 11 and 12 發怨言
1. 眾百姓,閑雜人,約書亞,米利暗和亞倫,與摩西,在這裏所表現的態度有何不同?摩西怎樣顯得是「與眾不同」呢?
* 眾百姓抱怨這段時間吃的苦,閒雜人抱怨好久沒吃肉了,約書亞告狀有其他人在發預言,米利暗和亞倫抱怨摩西的特殊待遇。
* 摩西是唯一可以面對面跟神對話的先知,其他人都只是看異象、做異夢,摩西是可以得到最直接的指示。
神怎樣「處置」各種不同的怨言呢?
* 神給了摩西許多幫手,幫他分擔壓力。
* 給了百姓他們想要的肉食,但是讓他們吃到吐,也降下瘟疫,因為他們不信靠神的供應,甚至想回到救贖前的日子。
* 給了米利暗大麻風,整個營地都知道上帝生她的氣,讓她在羞愧中反思。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