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8 Numbers 23 & 24(第二次查考) (2.2.28)

研經題目:
1. 我們從巴蘭的故事能瞭解到作神的代言人和作祂話語的執事或管家有哪些要求嗎?請特別留意巴蘭對巴勒的建議所作的答覆。比較林前九16、17。
2. 廿三19。這裏說是什麼使神的話在性質上與人的話有所不同呢?當神將祂的話賜給我們時,還有什麼是我們能確信的呢?比較帖前五24。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2:41~24:14 巴蘭三次祝福以色列。巴勒前三次勸說巴蘭詛咒以色列,模式都差不多,不過第三次有一些比較大的不同。首先,巴勒把巴蘭帶到不同的高地去觀察以色列人的營地,分別是:巴力的高處(《和修》“巴末巴力”,22:41)、毗斯迦(23:14)和毗珥(23:28)。其次,在上述各處築七座壇,獻上七隻公牛和七隻公羊(23:1-2、14、29-30)。第三,巴蘭叫巴勒站在祭壇旁邊,這時他自己到另一處去見上帝(23:3-5、15-16),但在第三次,耶和華的靈當場臨到他身上(24:1-2)。第四,巴蘭宣告很長的一段祝福以色列的話,這段話分三部分:前兩部分提到以色列在曠野的情形,第三部分預言未來的一位以色列君王(23:7-10、18-24,24:3-9)。第五,巴勒聽到這些祝福的話很生氣(23:11、25,24:10-11)。第六,巴蘭重申他只是把上帝告訴他的話說出來(23:12、26,24:12-13)。這個模式是刻意告訴讀者,巴蘭受雇要說詛咒的話,卻反過來說了祝福的話,這證明他所說的話是來自上帝的啟示,因此是可信的。
22:41~23:12 第一次祝福。巴蘭的第一個祝福(23:7-10)指明他為何被巴勒召見:就是為了咒詛……以色列(23:7)。根據《聖經》的觀點,詛咒並非空話,詛咒對被詛咒的人會有實質的影響。亞蘭是敍利亞的一個地區,也是巴蘭的故鄉。《舊約》和其他古代文獻經常提到亞蘭。
23:9 獨居的民指以色列人與其他民族不一樣,他們自認為是上帝的選民。
23:10 雅各的塵土,上帝給以色列列祖的應許(創13:16,28:14)成就了。我願如義人之終而終,巴蘭願自己無論生死都像以色列人那樣:上帝曾經應許,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亞伯拉罕的後裔得福(創12:3,22:18),巴蘭的這個禱告部分成就了上帝的應許。
23:13-30 第二次祝福。巴勒抱怨巴蘭祝福以色列人,而不是詛咒他們(11節)。巴蘭第二次祝福以色列人(18-24節),是要回應巴勒的控告。巴蘭看見上帝沒有後悔(原文直譯:改變心意),這樣祂已經宣告的祝福就不能轉為詛咒(19-20節),以色列也不會遭遇災難(21節)。
23:19 上帝非人,必不致說謊,巴蘭即使違背自己的私心,也必須說出上帝的話(參26節)。在此,他肯定上帝是真實守信的(參多1:2;來6:18),暗示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應許必會成就;上帝不會說謊,也不能說謊,因為這有違祂的本性。
23:21 有歡呼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這裏所說的王就是上帝自己,以色列人向上帝守節的時候會歡呼和吹角(如:29:1)。
23:23 因為有上帝與以色列人同在,所以任何想用法術來攻擊他們的企圖都註定失敗。
23:24 母獅,母獅象徵以色列令人聞風喪膽的軍事力量,也間接警告巴勒不要試圖攻擊以色列人。
24:1-14 第三次祝福。巴蘭第三次祝福以色列人(3-9節),這一次與前兩次截然不同(見22:41~24:14注)。這裏提到上帝的靈臨到巴蘭身上(24:2),強調這次祝福是合法和有效的,祝福詞開頭的幾句話,也表明了這一點:眼目閉住的人……(“閉住” 或作 “睜開”),得聽上帝的言語,得見全能者的異象(3-4節)。
24:5-6 這裏描繪以色列人將來在迦南地繁榮富庶的景象,其意境取自伊甸園(見創2:9-10)。
24:7 水要從他的桶裏流出,這裏沿用園子水源充足的意象。種子要撒在多水之處,這句話不太容易理解,可能指應許之地十分肥沃,或指以色列的人口迅速增長。他的王必超過亞甲,這句話似乎是預言掃羅終將擊敗以色列的宿敵,即亞瑪力人的亞甲王(出17:8-16;撒上15:1-9),但也可能是指另一位我們不知道的王。
24:8-9 這兩節經文重述23:22、24的話,同時提到上帝給以色列列祖的應許(創12:3,27:29)。第9節指巴勒要求巴蘭詛咒以色列,他自己反受咒詛。這樣看來,以色列最終必定得到祝福,而摩押則受到詛咒(見15-19節)。
24:15-19 巴蘭最後一次宣告神諭。這段神諭開始的幾句話與前一段相似(比較3-4節與15-16節),但隨即是一個預言,論到大衛王崛起,征服周邊的民族,包括摩押(撒下8:2-12)。
24:17 星……杖,這些都是君王的象徵(見創49:10)。擾亂之子(《和修》“所有的塞特人”)大概就是居住在迦南地的牧民。主前1900年的古埃及文獻曾提到蘇圖人。
24:17 星……杖。描述君王的語詞(參創49:10;賽14:12)。雅各。以色列國的先祖。以色列的君王要出自猶大(創49:10),表明這個預言在大衛身上得到初始的應驗(參撒下8:2、14),而在耶穌身上得到最終的應驗(啟5:5,22:16;見啟5:5注)。耶穌是偉大得多的大衛王,祂統治萬民(徒2:29-36;腓2:9-11;來1:3)。(BTSB)
24:18 西珥是以東的別名。
24:19 城中的餘民(《和修》“城中的倖存者”,或譯:伊爾的遺民)。伊爾意為 “城市”,或許是22:36提到的摩押京城的簡稱。若是如此,這則預言結束時又再次預告摩押將會被大衛王朝征服。
24:20-25 三則隱秘的預言。巴蘭又出人意料地加上三則簡短而隱秘的神諭,論到幾個民族的結局,這是從反面鼓勵以色列:仇敵將被消滅,以色列的未來是安穩的。
24:20 第一則神諭預言亞瑪力人將被擊敗(參出17:8-16;撒上15:18,30:17),這事大概會發生在大衛王的時代。
24:21-22 第二則神諭預言基尼人將會被亞述擊敗。基尼人與以色列人和睦相處,關係良好(見士1:16,4:11)。這裏的亞述或許是一個住在西奈北部的部族(創25:3、18;撒下2:9),而不是人所共知的亞述帝國。但他們怎樣攻擊基尼人,我們不得而知。
24:23-24 這兩節經文的意思非常含糊,似乎是指主前12世紀來到迦南地沿海一帶的非利士人(基提)。他們曾侵擾亞述和希伯,後來自己也在大衛王手裏沉淪。因此,神諭中的所有預言似乎都集中論到大衛王的時代。基督徒認為,預言應驗可以延伸到第二個大衛王——耶穌基督的時代,那時萬民都要向祂屈身敬拜(見詩72:8-11)。
24:25 於是巴蘭起來回他本地去,巴蘭的故事並未結束,因為後來他建議巴勒用美色去引誘以色列人,使他們不再忠於上帝(31:16;參啟2:14)。31:8記載,上帝的審判在進攻米甸人的那場戰役中臨到巴蘭。
1. 我們從巴蘭的故事能瞭解到作神的代言人和作祂話語的執事或管家有哪些要求嗎?請特別留意巴蘭對巴勒的建議所作的答覆。比較林前九16、17。
答:巴蘭的三次預言分別道出了作神的代言人的要求:1) 耶和華傳給他的話必須謹慎傳說(23:12);2) 凡耶和華所說的,他必須遵行(23:25);3) 不可因貪財(或任何其他誘因)越過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說什麼,他就要說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忠心傳講耶和華的話,遵守祂的命令,不添油加醋或稀釋福音。
2. 廿三19。這裏說是什麼使神的話在性質上與人的話有所不同呢?當神將祂的話賜給我們時,還有什麼是我們能確信的呢?比較帖前五24。
答:神的話和人的話在本質上最大的不同是因為神和人在本質上就是不同的,神是造物主,人是受造物,神是信實的,人(尤其在亞當之後,所有的人都是罪人)是傾向於背約的。因此,神是不會說謊的,但人都是會說謊的。神說的話也不會後悔,必定會成就。不像人會說謊,往往會背約。當上帝賜下祂的話,我們就沒有其他更能確信的了,因此我們可以相信福音的應許,相信祂在聖約裏的保證。
1 Cor 9:16-17 16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17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
1 The 5:24 24 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
赞赞
Study 18 Numbers 23 & 24(第二次查考) (2.2.28)
1. 我們從巴蘭的故事能瞭解到作神的代言人和作祂話語的執事或管家有哪些要求嗎?請特別留意巴蘭對巴勒的建議所作的答覆。比較林前九16、17。
-从巴兰宣讲四个预言的故事,可见是神自己在讲话,尤其到第三个预言时,巴兰不再求法术,神的灵就临到他身上,使他说出超乎他智慧与意愿的事情,巴兰清楚他若不传达或者歪曲神的话,就会有祸了。
-巴兰一见巴勒,就声明他只说耶和华的话(22:38),后面的三次说预言后重复声明他必须谨慎传说耶和华传给他的话(23:12,26,24:12~13),而在末次预言后,巴勒彻底放弃矫正巴兰,他也应该明白了巴兰是传达“神的言语,至高者的意旨”(24:16)
-因此了解到作神的代言人和作祂话语的执事或管家,要坚定地持守向神的承诺,凡自己所说的,皆为上帝所托付的,且不能因为人的逼迫而动摇。“(启22:18~19)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份。”
廿三19。這裏說是什麼使神的話在性質上與人的話有所不同呢?當神將祂的話賜給我們時,還有什麼是我們能確信的呢?比較帖前五24。
-神的话语在性质上与人的话语不同在于出处,神是信实守约的,而人是趋于背离不可信靠的,“23:19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而且神所说的,祂也必定成就。
赞赞
Study 18 Numbers 23 & 24(第二次查考) (2.2.28)
1. 我們從巴蘭的故事能瞭解到作神的代言人和作祂話語的執事或管家有哪些要求嗎?請特別留意巴蘭對巴勒的建議所作的答覆。比較林前九16、17。
* 巴兰传讲上帝的话,“耶和华说什么,我就要说什么”。但巴兰的心并不真正敬畏耶和华,很有可能并不是上帝拣选的子民,所以我想巴兰能够忠实传讲上帝的话,这是上帝的作为。
* 对于执事和管家,新约里的教导是,必须要有好的名声、有清洁的心、没有可责之处等等,总之圣经有清楚的关于执事属灵生命的要求。因为执事是上帝家中的一员,负责照顾家中的人事物。
* 所以我们不要羡慕那些仿佛是可以说预言的人,要羡慕在上帝家中尽职做善工的人。
廿三19。這裏說是什麼使神的話在性質上與人的話有所不同呢?當神將祂的話賜給我們時,還有什麼是我們能確信的呢?比較帖前五24。
* 神不是人,神和人有本质的区别。人都是罪人,是不可靠的。而神是全然圣洁,祂所说的就必定成就。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