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 Mark 2:13~3:6 (2.3.11)

研經題目:
1. 請注意當人們質問耶穌所行所為時,祂怎樣以自己和祂來做的工作證明祂有充分的理由這樣行。比較二6~12。祂這樣便為自己作了什麼聲明呢?
2. 為什麼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作不可作的事」,卻不被定罪呢?後來,在為枯乾了一隻手的人得醫治而起的爭論中,誰因妄用安息日而被定罪呢?由於耶穌以自己為安息日的主,而且是為了人的好處而使用這個日子,我們應當怎樣使用主日呢?
注:
1. 二19。「新郎」,按照舊約的用法,實際上是描寫神與祂的選民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比較何二16~20。
2. 二25、26。請注意「跟從他的人」這一句重複的句子。在這樣的陪伴中,他們所作的事是不能被定罪的。
3. 二23、24和三2。文士教訓人說,掐麥穗是一種收割的形式,在安息日收割是律法所不許可的(出卅四21);而且,除非病人性命垂危,否則在安息日治病也是非法的。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13-17 耶穌呼召利未,並與罪人一起吃飯。耶穌與那些被法利賽人視為不潔的人交往,證明了祂使命充滿憐憫的性質(見1:11注)。(BTSB)
2:14 耶穌繼續專心“教訓”人(13節,見1:14-15注)。利未(在3:18稱為“馬太”,見太9:9)是收稅的。他在這件事上與希律安提帕合作,安提帕為羅馬帝國效力。政治上,因為羅馬帝國佔領了巴勒斯坦猶太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敬虔的猶太人既藐視羅馬人,也藐視與羅馬人合作的人。羅馬的稅收制度非常腐敗,大多數稅吏向百姓多收稅款,中飽私囊。“到海邊去”(可2:13)和“在……家裏”(15節)暗示利未收稅的稅關設在加利利海邊,他在那裏向漁民收稅(見“馬太福音導論:作者和書名”)。
2:15-16 一同坐席表示接納和熱誠。在新約時代,家裏舉行筵席時,客人斜躺在沿著房間三面鋪開的臥榻上,座位形成一個馬蹄形(U字形)。主人坐在中間,最尊貴的客人坐在主人的左右兩旁,客人的頭朝向桌子,腳朝向牆壁。稅吏和罪人,馬可借用法利賽人的看法來表達,他們認為這兩群人都是藐視摩西律法的人(關於法利賽人,見約1:24注)。法利賽人的立場是,耶穌應該遠離這些人,保持自己的“潔淨”(見利10:10,12:1-15:33)。然而,耶穌選擇另一種做法:既保持個人的潔淨,也以相交表達憐憫(另見路5:30注)。
2:17 耶穌把義人比作康健的人,把罪人比作有病的人。反對耶穌的人必須審視自己是哪一種人。就他們缺乏憐憫而言,實際上他們就是“有病的人”和罪人(見23-27節,3:1-5,7:1-15;太9:13注)。
2:18-22 以禁食問耶穌。對耶穌門徒不禁食的批評導致耶穌宣告,祂不僅是以色列的新郎,而且祂的到來需要一種作以色列人的新方式。(BTSB)
2:18 禁食,見太6:16-18注。
2:19-20 耶穌稱自己為新郎,《舊約》中也把耶和華比喻作新郎(參賽62:5;何2:19-20)。當耶穌和門徒在一起的時候,他們要歡喜快樂;當祂離開他們……他們就要禁食。門徒到時要恢復禁食,以尋求上帝的臨在。但上帝的兒子耶穌(見1:1,15:39)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不需要這樣做。“離開”間接預言了耶穌的死(見賽53:8)。(誠之按:但這憂傷不會太久,如約16:16-20表明的。)
2:21-22 就如未縮水的新布不能縫補在舊衣服上一樣,上帝的國也不能僅被視為摩西律法和猶太傳統上的一塊補丁。新酒和舊皮袋的對比說明了同一個真理:耶穌用新的方法帶來新的時代。
2:23-28 耶穌是安息日的主。針對法利賽人對祂門徒的批評,耶穌聲稱自己擁有上帝對安息日的權威,宣告安息日是為人的需要設立的。(BTSB)
2:23-24 申23:25暗示,人若是饑餓,可以從經過的田裏摘麥穗充饑。然而,在安息日做工是不允許的(出34:21)。法利賽人的解釋是要防止人在安息日做工,即使這個“工作”微小到只是為了充饑,也不可以。
2:25-26 耶穌首先強調,法利賽人那種對律法的嚴格解釋,沒有考慮到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所遇到的情況(撒上21:1-6)。大衛既然可以吃他原本不應該吃的陳設餅,由此可見,至少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人可以做在安息日原本不容許做的事。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大衛吃陳設餅這件事發生時,當大祭司的是亞希米勒,而不是他兒子亞比亞他(撒上21:1)。“當亞比亞他……的時候”,這句話可能有兩個意思:(1) “在亞比亞他的時候,他是後來作大祭司的人”,亞比亞他在大衛執政期間作了多年的大祭司,在《舊約》中比他父親更出名,因此這裏特別提以他的名字;(2) 這節中的希臘原文短語(介詞epi加所有格名詞)可以指在《聖經》中的某處(如可12:26),因此這裏可以表達為“在[記載]大祭司亞比亞他的[經文中] ”。亞比亞他是亞希米勒的獨生子,在多益屠殺祭司的時候倖存下來(撒上22章);他也是《撒母耳記上》這個大段落中最著名的大祭司。
2:27-28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耶穌接著(見2:25-26注)強調,人不要受安息日的限制;相反,安息日是上帝賜給人的禮物,目的是讓人得著靈性上和身體上的休息,恢復精力。這裏,耶穌再次強調祂作為人子的權柄(見“導論:關鍵主題”;見太8:20注)。如果安息日的設立是為了讓人受益,而人子是統治全人類的主,那麼人子肯定也是安息日的主。
3:1-6 耶穌在安息日治病。這一系列的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對峙(2:1~3:6;見注釋)總結了其中的關鍵。一方面,它表明,在安息日,耶穌,安息日的主,體現並帶來了律法提供的生命(第4節)。另一方面,它揭示了反對耶穌的人的真正動機:心裏的頑固(第5節),導致他們要謀害耶穌(第6節)。(BTSB)
3:2 文士認為醫治是一種工作,因此在安息日不可以治病。控告(希臘原文kategoreo,“指責,控告”)是一個專門術語,表示他們設法收集證據,要對耶穌提出法律訴訟。
3:3-5 耶穌沒有被反對祂的人嚇住。祂在安息日治病(參2節),是有意使這件事成為一個公眾事件。他們都不作聲,反對耶穌的人沉默不語,顯明他們的心剛硬,耶穌的怒目則表明祂的質問:“在安息日行善行惡……哪樣是可以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該是“行善”。在安息日治病不會違犯舊約律法,卻會違背反對者那並非出於《聖經》的傳統,其中大部分是法利賽人的傳統。他們的傳統未能抓住摩西律法的精意:愛上帝也要愛鄰舍(參12:29-31)。伸出手來,見路6:10注。
3:6 法利賽人和希律一黨的人有很不同的理念,後者支持和擁護加利利分封王希律安提帕和希律王朝,見太22:16注。然而,這兩群人卻一同商議(參詩2:2)如何除滅他們的共同敵人耶穌(可14:1-2)。
1. 請注意當人們質問耶穌所行所為時,祂怎樣以自己和祂來做的工作證明祂有充分的理由這樣行。比較二6~12。祂這樣便為自己作了什麼聲明呢?
答:耶穌以上帝給祂的職責,即來呼召罪人悔改,來回應文士對祂與稅吏和罪人一同吃喝的質疑;用新郎與伴郎的比喻(祂是新娘以色列的新郎,門徒是伴郎)來回應對祂門徒為何不禁食的挑釁;並且用祂是安息日的主來回應對祂在安息日治病的批評。這些回應都反映出祂來是要應驗《舊約》裏耶和華對祂百姓的一切應許,要使百姓悔改歸信,要來迎娶祂的新婦,是那位制定安息人律法,有權柄解釋安息日律法的。簡而言之,祂就是上帝救贖國度的臨在,是舊約所預告的那位彌賽亞。
2. 為什麼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作不可作的事」,卻不被定罪呢?後來,在為枯乾了一隻手的人得醫治而起的爭論中,誰因妄用安息日而被定罪呢?由於耶穌以自己為安息日的主,而且是為了人的好處而使用這個日子,我們應當怎樣使用主日呢?
答:耶穌門徒在安息日掐麥穗,嚴格來說並沒有違背摩西律法,只是違背了法利賽人對摩西律法的解釋,因此無須定罪。在枯乾一隻手的人得醫治的爭論上,是法利賽人需要被定罪,因為他們的心剛硬,沒有上帝百姓應該有的憐憫心,扭曲了安息日的律法。耶穌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而祂是安息日的主,強調了安息人是上帝給人的禮物,是要給人生命的祝福的,不是要來轄制人的。因此,主日對基督徒來說,也是上帝給人的禮物,讓我們的靈命可以藉著聖道與聖靈得到建造,所以我們應該殷勤地使用主日所提供的蒙恩之道。
LikeLike
Study 4 Mark 2:13~3:6
1. 請注意當人們質問耶穌所行所為時,祂怎樣以自己和祂來做的工作證明祂有充分的理由這樣行。比較二6~12。祂這樣便為自己作了什麼聲明呢?
* 耶穌是來救贖罪人的,義人不需要救贖,祂前面也說他有赦罪的權柄,祂聲明了自己神性,也聲明了祂是大家在等的彌賽亞。
為什麼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作不可作的事」,卻不被定罪呢?後來,在為枯乾了一隻手的人得醫治而起的爭論中,誰因妄用安息日而被定罪呢?由於耶穌以自己為安息日的主,而且是為了人的好處而使用這個日子,我們應當怎樣使用主日呢?
* 拉力賽人把安息日加了很多額外的規定,很多行為都被視作工作,包含弄東西吃,還有醫治生病的人。耶穌教導安息日不是為了約束人類,是一個讓人在主裡休息的恩典。耶穌自稱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祂的權柄在全人類之上,在整個世界之上。
* 安息日不是只是表面的不工作,憑信心知道我們要休息,不需要日日勞苦,相信神的供應可以讓我們在安息日休息。
* 安息日的最終也是永恆的救贖,我們不再需要為自己的義做無謂的勞苦,基督救贖了我們,讓我們可以安息在祂的義中,安息的基督徒也不是啥都不做,還是要成聖,要傳福音,主日要旅行到教會敬拜、服事。但是這些世人眼中的辛苦工作,其實是比較清減的軛,是得自由的生活。
LikeLike
Study 4 Mark 2:13~3:6 (2.3.11)
1. 請注意當人們質問耶穌所行所為時,祂怎樣以自己和祂來做的工作證明祂有充分的理由這樣行。比較二6~12。祂這樣便為自己作了什麼聲明呢?
* 耶稣用医生和病人的比喻说明祂是拯救罪人的主;用新郎和陪伴人的比喻说明祂的同在是跟随祂的人的喜乐源泉;用新布新酒的比喻说明祂成就了超越律法的新的恩典;用大卫吃祭司的食物说明祂是安息日的主;用在主日医治枯干的手的神迹说明神的律法的总章就是爱。
* 耶稣所有这些作为和说明表明祂就是那位弥赛亚。
為什麼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作不可作的事」,卻不被定罪呢?後來,在為枯乾了一隻手的人得醫治而起的爭論中,誰因妄用安息日而被定罪呢?由於耶穌以自己為安息日的主,而且是為了人的好處而使用這個日子,我們應當怎樣使用主日呢?
* 守安息日本身不是目的,让人因着守安息日得益处才是目的。所以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在安息人治病救人,满足人的根本需求是可以工作的。
* 耶稣是安息日的主,所以我们在安息日要跟随主的教导,去教会领受属天的粮食和恩典,就必定会使我们得益处。
LikeLike
Study 4 Mark 2:13~3:6 (2.3.11)
1. 請注意當人們質問耶穌所行所為時,祂怎樣以自己和祂來做的工作證明祂有充分的理由這樣行。比較二6~12。祂這樣便為自己作了什麼聲明呢?
13~17 呼召利未,耶稣回应法利赛人质疑祂与罪人同席,祂来就是要救像税吏一样承认自己有罪的人,而不是自以为义的人。18~22 关于禁食,耶稣用新郎的比喻告诉法利赛人,神子既然与祂的门徒同在,当然现在不需要用禁食寻求神的降临。耶稣又用新布/旧衣服和新酒/旧皮囊的比喻告诉法利赛人,基督信仰不是要修补旧约律法,基督信仰也不被束缚在犹太传统礼仪中。
耶稣这样做就是在宣告,耶稣就是上帝救赎国度的临到,就是旧约所预示的,以色列人盼望的那位弥赛亚。
為什麼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作不可作的事」,卻不被定罪呢?後來,在為枯乾了一隻手的人得醫治而起的爭論中,誰因妄用安息日而被定罪呢?由於耶穌以自己為安息日的主,而且是為了人的好處而使用這個日子,我們應當怎樣使用主日呢?
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并没有违反摩西律法,而是违法了法利赛人对律法的解释,因此门徒不被定罪。
耶稣向法利赛人宣告,人子就是安息日的主,祂为人设立安息日是为着人的益处,而不是用来辖制人的。安息日是神的祝福,我们最终是在祂的义里,在祂永恒的国度里得着安息。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