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7 馬可福音 1~3 Review (2.3.14)

Study 7 Mark 1~3 Review (2.3.14)

研經題目:

1. 馬可關於耶穌本人開始出來傳道的描寫,什麼事情使你最受感動?耶穌最關心的是使人明白哪些真理呢?換句話說,祂所傳「神的福音」的本質是什麼?

2. 耶穌的行動引起了什麼不同的反應和結果呢?耶穌準備對哪個階級的人做最多的賜予呢?我要屬於這個階級,就必須準備作什麼呢?那時我能期望祂賜給我什麼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13 摘要

誠之譯自:Hendriksen, W., & Kistemaker, S. J. (1953–2001).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Vol. 10, pp. 49-50).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馬可福音的第一部分由三段經文組成,涉及三個主題:a. 施洗約翰的傳道事工(1:1-8),b. 耶穌受洗(1:9-11),c. 耶穌在曠野受試探(1:12、13)。

a. 約翰傳道。日期:約翰傳道事工的第一部分,也就是這裏所說的,大約從主後26年的年中延續到年底(或稍後)。地點:猶太曠野和約旦河。約翰的傳道是為了應驗《舊約》的預言(瑪3:1和賽40:3;在可1:2、3中依次提到)。施洗約翰催促人在靈性作出基本改變,使他們的罪得赦免。他也為人施洗,因洗禮是這種赦免的記號和印記。根據第2-4節,第1節(“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的意思似乎是:“關於上帝之子耶穌基督的好消息是從施洗約翰開始的。正如所預言的那樣,約翰是為基督的到來預備道路”。他的傳道工作包括宣揚真正回轉的必要性,並信靠約翰所說,“我就是彎腰給祂解鞋帶也是不配的” 那一位。為了表明他——施洗者本人——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他又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祂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這些話在某種意義上說,只要把一個罪人從黑暗帶到光明裏,就會應驗,但在五旬節聖靈澆灌開始的時期,尤其得到了應驗。

對約翰傳道的反應十分驚人:從猶太全地,包括耶路撒冷,有許多人不斷地出去聽約翰講道。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承認自己的罪,並在約旦河裏受洗。施洗約翰簡單的生活方式——穿駱駝毛做的衣服,腰上繫著皮帶;吃蝗蟲和野蜜——以及他呼籲的懇切和直接,一定促成了這種有利的結果,從而為基督的信息進入人們的內心和生命預備了道路。

b. 耶穌受洗。時間:大概是主後26年12月(或之後不久)。地點:約旦河,具體地點不明。耶穌要求約翰為祂施洗,藉此開啟祂的傳道事工。祂受洗之後,天裂開了,聖靈彷佛鴿子一樣降在祂身上。有一個聲音對祂說話:“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誠然,洗禮的水表明消除罪惡的必要性。耶穌過去和現在都是無罪的,這也是事實。那麼祂怎能受洗呢?答案是:祂畢竟是有罪的,因祂背負了祂百姓的罪(賽53:6;林後5:21)。

c. 耶穌受試探。在受洗之後,聖靈立刻將耶穌從約旦河邊催到曠野。祂在這裏停留了四十天,受撒旦的試探。試探發生的地點既荒涼又危險。耶穌處於野獸的包圍之中。然而,祂取得了勝利,並得到了回報,這從天父差來的天使伺候祂可以看出。 通過自願服從洗禮,以及在被撒旦誘惑時同樣自願順服天父的旨意和聖靈的指示,耶穌作為最後的亞當,成全了第一個亞當所悖逆的律法。通過這種順從,祂清楚地表明,祂已經把“世人的罪”背負在自己身上,並且正在除去罪。參約1:29。因此,祂已經準備好開始祂的教導、傳道、醫治、趕鬼的事工,以及最重要的,為所有那些信靠祂的迷“羊”受苦和死亡。見賽53:6、11;約10:11、14、15、27、28。

#1:14-45摘要

誠之譯自:Hendriksen, W., & Kistemaker, S. J. (1953–2001).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Vol. 10, pp. 81–82).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此標題下的素材可分為以下幾部分:

a. 偉大的加利利事工的起頭(1:14-15)。從基督受洗和受試探,到祂抵達加利利,中間可能經過了一年,祂把其中大部分時間花在猶太地區。在這年年底,祂的名望已經躥升,因此,要再停留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即猶太宗教領袖的總部,實不可取。此時,施洗約翰已經下了監。甚至在這之前,跟隨耶穌的人群早已超過了跟隨約翰的人群。所以很自然地,當約翰被完全除滅之後,唯一值得人敬重的領袖就是耶穌。結果:大量的群眾聽從這位夫子,許多人信了祂;文士、法利賽人、祭司對祂的嫉妒也與日俱增;耶穌決定離開往北方去,也就是到加利利。到了那裏,祂的信息是:“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祂宣佈上帝在人心中和生命中的統治將開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有力,為許多人準備了巨大的祝福,特別是為那些轉向上帝並相信福音的人。

b. 呼召四個漁夫(16-20節)。沿著加利利海,耶穌呼召彼得和安得烈,他們正在打魚,聽見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成為得人的漁夫”。他們立刻就聽從了。雅各和約翰也是如此,他們在離其他人稍遠的地方,正在修補漁網。他們跟從了耶穌,把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和雇工們留在船上。這四個門徒,雖然已經與耶穌打了照面,但現在才要開始認真地接受訓練,作使徒的工作。

c. 醫治被鬼附的(21-28節)。在迦百農的會堂裏,耶穌教訓人。眾人對祂教導的內容和方式感到驚奇。在那個安息日的會堂裏,有一個人被汙鬼附著。“你為什麼打擾我們?”那鬼說,利用那人的發聲器官。“你來滅我們嗎?” 這惡鬼似乎害怕耶穌現在就要把他和他的同伴們扔到關押撒旦的地方。耶穌命令那鬼離開那人。汙鬼把那人扔在地上抽搐,使他大聲尖叫,那鬼就從他身上出來了。會堂裏的聽眾對基督在會堂裏的教導和趕鬼的反應是徹底的驚奇。

削弱撒旦的力量(“捆綁壯士”)和打開人的心門接受福音(“傳道”)在福音書和其他地方都是緊密相連的(例如,啟20:1-3)。

d. 醫治西門的岳母和其他許多人(第29-34節)。我們發現耶穌、彼得、安得烈、雅各和約翰在彼得的家裏。西門(=彼得)的岳母因發高燒而躺在床上。有人請求這位夫子的幫助。耶穌“站在她旁邊”(路4:39),“摸她的手”(太8:15),“拉著她的手,扶她起來”(可1:31)。立刻,熱病就完全離開了她,以至於她開始伺候她的客人。耶穌在會堂裏所行的事很快就傳開了,在安息日結束時,人們開始把一切害病和/或被鬼附的人帶到耶穌面前。所有這些人都被耶穌從他們的苦難中解救出來。但祂不允許鬼說話。為什麼不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祂不想以一個行神蹟的人而聞名。祂希望人們把祂的話記在心裏,而不是只對祂的工作感到驚奇。

e. 基督在黎明前的禱告,等等(第35-39節)。在經歷了如此漫長而勞累的一天之後,耶穌感到必須與他的父安靜地相交。因此,祂一大早就離開了房子(彼得的?祂自己的?),去到一個孤獨的地方,祂在那裏禱告。福音書報告說,耶穌在許多場合禱告,敦促祂的跟隨者禱告,甚至向他們展示如何禱告。然而,基督的虔誠禱告被彼得(和同伴)的喊叫聲打斷了:“眾人都找你!” 彼得和其他人想把耶穌直接帶回迦百農。但耶穌拒絕了。祂要把祂的恩惠分賜給許多城鎮和村莊的人。祂也許也想讓迦百農的居民明白,那些已經領受的人現在應該開始施捨了。祂說:“我們可以往別處去,到鄰近的村莊,”祂說:“我也好在那裏傳道,因為我是為這事出來的,”意思是:從天上來到地上。於是在加利利全地傳道和趕鬼。

f. 痳瘋病人得潔淨(40-45節)。可能是馬可在第39節中提到的,當耶穌在加利利巡迴佈道時,一個痳瘋病人來到祂面前。儘管有利未記13:45、46的命令,要痳瘋病人“獨居營外”,他還是盡量靠近耶穌,好叫耶穌可以摸到他。他跪在地上,懇求夫子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馬可福音報導說,耶穌動了慈心。那醫治者說到:“我肯,你潔淨了吧”。頓時,大痳瘋離開了他,他完全被治癒了。不僅如此,耶穌甚至要確認這個人在公眾當中和以色列的宗教生活當中的地位要得到完全的恢復。為此,耶穌打發他到耶路撒冷,讓他帶著摩西律法規定的祭物,讓祭司宣告他痊癒了,然後就能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不會被任何人避開了。這種醫治將為耶穌的祭司身份作證,證明基督的偉大和祂對上帝律法的順從。因著未曾明言的原因,耶穌要求這人不要把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傳出去:他是如何被治癒的,被誰治癒的。在痳瘋病人不順從的黑暗背景下,顯出耶穌的憐憫更勝一籌。

#第二章摘要

誠之譯自:Hendriksen, W., & Kistemaker, S. J. (1953–2001).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Vol. 10, pp. 109–111).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幾乎令人難忘的是馬可福音對內容的安排。這在第一章中已經很明顯了。該章的第一部分描述了施洗約翰的出場和傳道,基督受了約翰的洗禮,以及基督受試探(1:1-13)。然後,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後,耶穌帶著這樣的信息來到了加利利:“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耶穌呼召祂最初的四個門徒,應許要使他們成為得人的漁夫。接下來描繪了在我們主的生命中一個非常忙碌的安息日:在會堂的聚會上,祂教訓人,並醫治了一個被鬼附的。緊接著,祂進入西門和安得烈的家,治好了西門岳母的熱病。祂的名聲因此廣傳,到一個地步,在日落之後,因此是在我們所說的同一日內(但對猶太人來說,是安息日過後),祂醫治了許多害病的人。在經歷了這樣漫長而辛苦的一天之後,祂感到需要與祂的父進行長時間的交流,這並不令人驚訝。因此,第二天一大早,祂去到一個孤獨的地方禱告時,被西門和他的同伴們找到。他們急於把耶穌帶回迦百農;因為,正如西門所說的,“眾人都找你”。然而,基督有不同的計劃。在祂門徒的陪同下,就像此時聚集在祂身邊的人一樣,祂開始了在加利利的旅程。祂從一個城鎮到另一個城鎮,從一個鄉村到另一個鄉村,在會堂裏傳道,趕鬼。在這次旅程中,祂還潔淨了一個痳瘋病人(1:14-45)。

至於記憶經文,第二章也同樣容易。加利利之旅已然結束,耶穌再次進入迦百農。在一個擁擠不堪的房子裏,祂給一個癱子的靈魂和身體賜下祝福(1-12節)。從令人窒息的氛圍和緊張的態勢中(想想法利賽人和他們陰險的詭計),這位夫子來到加利利海邊,行走在清爽的微風裏。利未的稅關赫然出現在眼前。這個“稅吏”成為了基督的門徒,並且為基督預備了一場筵席。許多稅吏都到場了。耶穌與這些被藐視的人的密切來往,受到了法利賽人和文士尖酸的批評。他們都聽見了基督的回答:“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儘管在利未好客屋簷下的這場筵席,與接下來有關禁食的問題之間,在時間上可能沒有密切關聯,但邏輯上的過渡是非常容易的。耶穌指出,那些和新郎在一起的人是不必禁食的。通過兩方面的說明——舊衣服上不能縫上新布;新酒不能倒在舊的酒皮袋裏——耶穌指出,對於那些已經接待祂的人來說,快樂已經取代了悲傷,自由已經取代了恐懼。當然,這就意味著由猶太教安息日的規定所帶來的舊的恐懼和擔憂必須被人揚棄。因此,馬可以一個安息日爭議的敍事結束本章(在那一天採摘麥穗),緊接著(3:1-6)是另一個類似的段落(枯乾的手)。一切都安排得非常自然,而且在馬可福音中,在相當程度上甚至可說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第二章的四個段落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a. 醫治癱子(1-12節)。從加利利的巡迴佈道回到了迦百農,耶穌正在一個擁擠不堪的房子裏講道。有四個人把一個癱子從屋頂上縋放下來,落在耶穌面前。這位同情靈魂和身體的醫生,被這五個人的信心深深地感動了,意識到最困擾這個受苦的人的,是他在上帝面前的罪過,於是宣告他的罪得赦免了,這是完全和白白的赦免。文士們一心想找他們的敵人耶穌的茬,在心裏指責祂褻瀆神明,因為“除了上帝以外,誰能赦罪呢?”宣告赦罪是很容易的,就讓祂為身體害病的人做一些事情吧。如果祂不能做到這一點,祂說要給這個可憐人的靈魂賜福就是假的。這是他們的推理。然而,“人子”卻通過立即且完全地解除癱子的疾病,證明了祂的宣稱,這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

b. 呼召利未(也叫馬太,見3:18),即“稅吏”或收稅的(13-17節)。耶穌沿著海邊走,很快就被一大群人包圍了。祂教導他們,然後呼召利未成為祂的門徒之一。“你跟從我”的呼召立即得到了遵從。不僅如此,這個稅吏在捨棄了自己油水很多的職位後,甚至籌備了一場筵席來尊崇耶穌。許多稅吏也在現場。法利賽人以“祂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嗎?”這個問題來質問主的門徒,在回答他們的批評時,耶穌提醒他們,祂來是為了召罪人,而不是召(自以為義的)義人。

c. 關於禁食(第18-22節)。有一次,當施洗約翰的門徒禁食的時候,法利賽人也在禁食,有人問耶穌,祂的門徒為何不禁食呢?祂回答說,以他們“新郎的伴郎”的身份,禁食是不恰當的,也是不可能的。通過雙重說明——新布不能縫在舊衣上;新酒不能倒在僵硬的舊酒皮袋裏——耶穌讓人明白,祂所帶來的新信息——與文士舊的、律法主義式的教導相比是新的——必須是新鮮的領受,即出於信心,也是出於自由的,而不是出於恐懼和禁食。

d. 人子表明祂的權柄,祂甚至是安息日的主(第23-28節)。這種既出於信心和自由、也出於喜樂而非悲傷的心靈,應當成為安息日的記號。因此,當法利賽人批評耶穌允許祂饑餓的門徒在這一天採摘(和吃)麥穗時,祂回答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而不是人為安息日設立的,“人子”過去是、現在也是安息日的主。在必要的時候,如果允許大衛無視神的律例(見利24:9;撒上21:1-6)——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無視這些律法而不受懲罰的——難道安息日的主就沒有權利把僅僅是人的安息日規定放在一邊嗎?

關於第二章,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尚未強調。在這一章中,耶穌直接或通過明確的暗示,給自己起了四個名字或頭銜,這些稱呼或描述都非常有意義。此外,在馬可福音的其餘幾章中,聖子的榮耀也因祂對自己的稱呼而得到了加強。那麼,從第二章開始,請注意以下幾個稱呼:

人子(2:10、28;見2:10注),醫生(2:17),新郎(2:19、20),安息日的主(2:28),捆綁別西卜的,別西卜就是撒旦(3:22、23),主(5:19、20;11:3),先知(6:4),憐憫的主(8:2;參看1:41)。基督(8:29、30),父的兒子(8:38),多人的贖價(10:45),葡萄園主人的愛子(12:6、7),匠人所棄的石頭成了房角石(12: 10),大衛的兒子和主(12:35、37),夫子(14:14),牧人(14:27),當稱頌者的兒子(14:61、62),猶太人的王(15:2)。

#第三章 摘要

誠之譯自:Hendriksen, W., & Kistemaker, S. J. (1953–2001).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Vol. 10, pp. 143–145).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本章包括五個部分,可以概括為以下內容:

a. 安息日的爭論持續著(3:1-6)。在這段經文裏,人子繼續宣稱祂作為安息日的主的權柄。注意力從麥地轉到了會堂。耶穌在會堂裏主持安息日禮拜(路6:6)。敬拜的人當中有一些法利賽人,對耶穌不甚友好。在場的還有枯乾了一隻手的人。法利賽人希望耶穌能設法醫治這個人,目的是為了能夠控告並摧毀這位醫治者,因為根據拉比的規定,在這一天不必要地進行醫療是不允許的。復原這隻手正是耶穌要做的事。實際情況是這樣的:法利賽人企圖殺害、毀壞。耶穌則打算行善、恢復。因此,耶穌要求那人站在一個眾人都看得到的地方,祂在對手表達他們的想法之前就已經讀懂了他們的意思,問他們說:「在安息日,哪樣是可以的?行善還是行惡,救命還是害命?」 他們的回答是繼續沉默不語。耶穌怒目環視他們。然後,祂命令那人伸出他的手。祂沒有觸摸那人的手,也沒有說:「手,復原吧」,或任何類似的話,只要那人伸出手來。然而,那隻手就立刻完全恢復了。法利賽人如此憤怒,以至於離開會堂之後,他們就立刻與希律黨人商議,想要除滅耶穌。

b. 岸邊熙熙攘攘的人群(3:7-12)。之前,耶穌在醫治癱子之後,退到了加利利海的岸邊(2:1-13)。如今,祂在復原了癱瘓的手之後也如此行。祂越是醫治,人群就聚得越多。從巴勒斯坦各地,甚至之外的地方而來,在許多情況下,人們湧向祂是為了得醫治或擺脫控制他們的鬼魔。人們簇擁著靠近耶穌,以至於祂告訴祂的門徒,要隨時為祂預備一條小船,以應付不時之需……這是給歷世歷代人的教訓。至於那些污鬼,出於祂自己的理由,耶穌禁止他們透露祂是「神的兒子」的身份。

c. 蒙揀選的十二門徒(3:13-19)。然而,耶穌認為人群眾多是一種祝福,而不僅僅是一種負擔。祂來到世上不就是為了尋找並拯救失喪的人嗎?因此,祂現在指派了十二個人,以便從現在開始,特別是在祂離開地上之後,這些人可以宣揚祂的信息,施行祂恩典的作為。

d. 耶穌與別西卜的較量(3:20-30)。不僅是祂的敵人(1-6、22節),連祂好心的「親屬」(新譯本:和祂在一起的人),也就是那些以各種方式與祂有來往的人,也開始為難祂。當他們注意到,即使在家裏,祂也因為聚集的人群而使自己或祂的門徒沒機會吃東西時,他們宣稱,「他癲狂了」,可能是指「祂被宗教狂熱吞噬了」。儘管這些好心的朋友們肯定犯了錯誤,但那些與祂不共戴天的仇敵——文士,他們的判斷卻更加邪惡、更加殘酷。他們注意到許多醫治和趕鬼的事蹟,特別是馬太福音12:22、23;路加福音11:14中報導的那件事,並從耶路撒冷下來,說:「他是被別西卜附著」,「他是靠著鬼王趕鬼」。他們聽聞百姓的熱情,開始猜想耶穌是否可能就是彌賽亞,心裏就充滿了苦毒。耶穌駁斥了他們的論點(「撒旦怎能趕出撒旦呢?」),為祂的作為提供了真正的解釋(祂捆綁了壯士撒旦=別西卜,因此能夠搶奪牠的財物,即人的靈魂和身體),並懇切地警告他們,對那些到死不肯悔改,堅持剛硬己心到底的人來說,是無法得到赦免的。

e. 耶穌的母親和弟兄們(3:31-35)。可能是關於耶穌的那些令人不安的評論——祂的對手認為祂被鬼附著,甚至祂的一些朋友也認為祂腦子出了問題——導致祂的母親馬利亞和他的弟兄們試圖聯繫他,目的可能是把祂帶回身邊,把祂從公眾視線中移開,為祂提供一個休息和放鬆的地方。但是,無論這種嘗試的用意有多好,它都是帶有罪性的干涉,干擾了基督自己預設的行動方案。祂必須讓馬利亞和祂的弟兄們明白,祂的腳蹤不能由血緣關係決定,而只能由上帝的旨意決定。因此,這一章美妙的總結如下:「祂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Study 7 馬可福音 1~3 Review (2.3.14)》有4个想法

  1. 1. 馬可關於耶穌本人開始出來傳道的描寫,什麼事情使你最受感動?耶穌最關心的是使人明白哪些真理呢?換句話說,祂所傳「神的福音」的本質是什麼?
    答:馬可關於耶穌傳道工作開頭的描寫,最令我觸動的是這個傳道工作的節奏緊湊、馬不停蹄,從施洗約翰的預備道路,到耶穌受洗、在曠野受試探,然後來到加利利,呼召門徒,趕出污鬼、行醫治神蹟,潔淨痳瘋病人,治好癱子,到與猶太當局的衝突,為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辯護,等等,讓我們看到耶穌如何熱切地要執行天父差祂來的使命,讓上帝的子民認識祂就是那位應許的彌賽亞,要來拯救百姓脫離撒但權勢的捆綁。耶穌要進壯士家裏搶奪他的家,這實在是太美妙的比喻。我們就是那要被搶奪出來的家財,而我們也因為能夠遵行上帝旨意,而成為上帝家中的人,可以稱耶穌為我們的長兄。福音的本質就是上帝在我們之外已經完成了救恩的工作,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捷報”(好消息)——耶穌已經得勝撒但,上帝就要來施行統治,彌賽亞要作上帝國度的君王,我們要作祂的子民,與上帝永遠同住。
    2. 耶穌的行動引起了什麼不同的反應和結果呢?耶穌準備對哪個階級的人做最多的賜予呢?我要屬於這個階級,就必須準備作什麼呢?那時我能期望祂賜給我什麼呢?
    答:耶穌的行動引起的反應包括:門徒立即跟隨;群眾希奇祂的教訓,對祂行的神蹟感到驚訝,並且聚集在祂身邊,要求更多神蹟。耶穌的家人則認為祂癲狂了。耶穌的敵人則抵擋祂,在心裏議論祂,質疑祂的權柄跟能力的來源,並且要控告祂,抓祂的把柄,準備陷害祂、除掉祂。也有一些人信了祂,而成為祂的家人。耶穌準備賜予最多祝福的是那些願意謙卑己心,承認自己是病人、罪人,承認自己需要上帝的拯救,承認耶穌的權柄,並悔改信福音的人。我要作的準備就是檢視自己過去的世界觀,承認自己的破產,需要上帝的拯救,如此就能得到赦罪的盼望,能與上帝同住在祂為我們預備的新創造裏。

  2. Study 7 Mark 1~3 Review
    1. 馬可關於耶穌本人開始出來傳道的描寫,什麼事情使你最受感動?耶穌最關心的是使人明白哪些真理呢?換句話說,祂所傳「神的福音」的本質是什麼?
    * 耶穌傳講天國的福音,要大家認罪悔改,要有真信心,而不是表面上的敬虔。福音的本質是倚靠神的恩典得救,而不是自己的好行為,承認耶穌是主,在主內得真正的安息。耶穌醫治趕鬼,重點不是要我們在世享福,而是祂戰勝魔鬼,拯救我們於罪的捆綁,讓我們得真正的自由。

    耶穌的行動引起了什麼不同的反應和結果呢?耶穌準備對哪個階級的人做最多的賜予呢?我要屬於這個階級,就必須準備作什麼呢?那時我能期望祂賜給我什麼呢?

    * 貧窮的百姓簇擁著耶穌要得到醫治、聆聽耶穌的教導。位高權重的法利賽人和文士感到憤怒,覺得耶穌破壞了他們訂下的秩序,不受他們的管束,威脅了他們的權威。
    * 耶穌最憐憫的是貧窮謙卑的人,我們要謙卑認罪,承認自己沒有任何價值能貢獻給自己的救贖,承認自己需要耶穌拯救。耶穌會賜給我們新的生命,一顆柔軟愛主的心,我們可以成為上帝的子民,進入神的家中。

  3. Study 7 Mark 1~3 Review (2.3.14)
    1. 馬可關於耶穌本人開始出來傳道的描寫,什麼事情使你最受感動?耶穌最關心的是使人明白哪些真理呢?換句話說,祂所傳「神的福音」的本質是什麼?
    * “3:5,耶稣怒目周围看他们,忧愁他们心刚硬”,耶稣的愤怒忧愁让我最受触动。法利赛人严格遵行律法,但心却刚硬。耶稣完全知道我们内心的光景。我们外在行为不论看上去多么敬虔,但心里有对他人的爱和怜悯吗?求主帮助我🙏
    * 耶稣要人明白自己是罪人,需要悔改,跟从祂,遵行神的旨意。

    耶穌的行動引起了什麼不同的反應和結果呢?耶穌準備對哪個階級的人做最多的賜予呢?我要屬於這個階級,就必須準備作什麼呢?那時我能期望祂賜給我什麼呢?

    * 耶稣的行动使有的人惊奇祂所施行的神迹奇事,使有的人跟从祂做祂的门徒,使有的人污蔑祂、想要除灭祂。
    * 耶稣对于在社会中被轻视的罪人给予最多赐予。
    * 所以我要认真看待自己的罪,真心忧伤痛悔,同时又怀着信心知道上帝已经因为主耶稣的恩典赦免了我,所以我可以求神用圣灵来帮助我,使我可以靠着主的爱做讨主喜悦的事。

  4. Study 7 Mark 1~3 Review (2.3.14)
    1. 馬可關於耶穌本人開始出來傳道的描寫,什麼事情使你最受感動?耶穌最關心的是使人明白哪些真理呢?換句話說,祂所傳「神的福音」的本質是什麼?

    让我感动的是对耶稣与法利赛人和文士辩论这一条主线的描写。这一系列的争辩自耶稣开始传道就立即展开了,2:1~12 治好瘫痪病人,宣告“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2:13~17呼召利未,宣告“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2:18~22禁食的问题,耶稣说:“新郎还同在,他们不能禁食”,宣告恩典的到来;2:23~28,宣告人子是安息日的主。3:20~30 因文士污蔑祂靠鬼王赶鬼,宣告“凡亵渎圣灵的,却永不得赦免,乃要担当永远的罪”;当时的境况正如(赛6:9)所说的“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以及福音与犹太宗教领袖竭力维护的传统之间的冲突,在3:6就看到,“法利赛人出去,同希律一党的人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
    耶稣所传福音的本质在祂从加利利开始宣道时就已经阐明“(可1:15)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人当悔改认罪,信福音,得拯救。

    耶穌的行動引起了什麼不同的反應和結果呢?耶穌準備對哪個階級的人做最多的賜予呢?我要屬於這個階級,就必須準備作什麼呢?那時我能期望祂賜給我什麼呢?

    门徒立即回应祂的呼召;百姓惊奇祂医病和赶鬼的大能,从各处追寻祂,想要看更多神迹;祂的家人认为祂癫狂了;骄傲的法利赛人和文士嫉妒祂并已经开始商议对祂的逼迫;
    认罪悔改,进而到上帝面前来求医治求怜悯的人,会得到耶稣赐予的救恩。

    求主帮助我,不要骄傲,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以耶和华为乐,在祂里面得着安息。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