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8 馬可福音 13:24~37 (2.4.28)

Study 28 Mark 13:24~37 (2.4.28)

研經題目:

1. 在這一段關於人子降臨之許多費解細節的經文中,哪些事實是我們能確定的呢?我們必須避免什麼特別的錯謬呢?

2. 如果我們盼望基督回來,這樣應使我們所過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呢?何故?比較彼後三10上、11下、14。

注:

1. 24、25節。如同在舊約中一樣,這種措詞可能是象徵國內和國際間的動亂。比較賽十三10,卅四4;結卅二7等。

2. 33~37節。「儆醒」:就是警覺清醒的意思。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3:24-26 那災難以後,這短語把耶穌接下來要說的話與前面的經文清楚區分。日頭……月亮……眾星,耶穌在此描述一些天文現象(見太24:29注),預告坐寶座的(可14:62)人子(見8:38;啟1:7;太24:30注)的降臨。

13:24-25 “在那些日子,那苦難以後”(第24節)將這些經文與緊接在前的事件(第14-23節)聯繫起來。有人認為耶穌在這裏指的是祂的第二次降臨;還有人認為祂說的是主後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摧毀時,祂對叛逆的猶太領導人所做的平反。見14-19節。日頭……搖動。綜合引用(見1:2-3注)賽13:10和賽34:4(參結32:3-8;珥2:2-10、31,3:9-15)。對一些人來說,這是指末世的物理宇宙事件;另一些人認為這是預言性的意象,用受造物的解體的語言來表達上帝藉著人類軍隊進行的審判的勢不可擋的性質,在這個例子中是針對耶路撒冷。在引用這些經文時,耶穌可能暗示耶路撒冷已經變得像傲慢的巴比倫(賽13章)和悖逆的以東(賽34章),因此將面臨類似的神聖審判。(BTSB)

13:26 人子有……大榮耀……降臨。引用但7:13-14,以應驗耶穌先前對“這淫亂罪惡的世代”的宣告(8:38;見注釋)。祂早先進入耶路撒冷時被人棄絕(見11:1~13:37注;也見11:9、10注),耶穌第二次降臨時將帶著權能和統治權,在那些如野獸般的列國中建立祂永恆的王國(但7:2-27)。對一些人來說,這指的是第二次降臨。其他人則認為這是一個預言性的圖像,耶穌將其解釋為指祂的平反,因為祂的福音在被即將毀滅的耶路撒冷拒絕後(見24-25節注),傳遍了各國(見27節注)。(BTSB)

13:27 天使。或“使者”;可以是人(參1:2;路7:24;9:52),也可以是與神的工作有關的天使(來1:14)。招聚……四方……天邊。聖經中的措詞,描述了上帝救贖祂的子民脫離被擄(參申30:4;撒2:6)。耶穌作為榮耀的人子,為了應驗神的應許,將要救贖神所有的子民,現在由信奉的猶太人和來自各個國家的外邦人組成(參羅15:12;加3:8;提前3:16;啟7:9)。這可能是指在那一代人中宣揚福音的結果(第10節;見徒18:1-11;加4:14)(見第30節注),或者是指第二次降臨的事件。選民。見第20節注。(BTSB)

13:28-29 有人認為這裏的無花果樹象徵以色列國(見1:13-14注),然而更可能的是,耶穌這一次只是使用大自然的常見事物作為另一個示例:無花果樹枝頭長葉,就明確預示了夏天即將到來。因此你們幾時看見這些事成就,也該知道基督即將降臨。“這些事”很可能不是指13:24-27提及的末世事件,而是指5-23節提到的那些事件。

13:30 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這段難解的經文有以下幾種解釋:(1) 有些人認為“這世代”是指耶穌講話的時候還在世的門徒,“這些事”(《和修》“這一切”,下同)是指3-13節所描述的苦難的開頭,而不是苦難的結束。(2) 有些人認為“這些事”會有多次的應驗,因此耶穌的門徒既是親歷主後70年聖殿被毀的“這世代”,也是在末世看見與“那行毀壞可憎的”(14節)相關事件的人。(3) 由於“…的世代”在《舊約》可指具備某種特質的人(參詩14:5,24:6;參路16:8的希臘原文genea),因此有人認為“這世代”是指: (a) 整個現今世代的“這世代的信徒”;或 (b)  “這邪惡的世代”,就是一直存留到基督再來建立祂國度的時候的人(參太12:45;路11:29)。(4) 還有一些人,尤其是時代論解經家,把“世代”理解為“種族”(這是希臘原文genea的另一個含義),認為“這世代”是指猶太民族,他們會存留到基督再來。(5) 有些人認為“這世代”就是看見“這些事”(太24:33)的世代,也就是在大災難的最終時期開始時,仍然存留的那個世代。按照這種觀點,無花果樹的比方(13:28)是表明最後的事件開始發生之後,基督就會很快再來。正如29節的“這些事”是指基督再來的一切預兆,而不包括基督的再來;30節的“這些事”也指相同的事件(3-13節所描述的那些事)。

13:31 我的話卻不能廢去,耶穌聲稱祂的話語就像《舊約》的話語一樣(見太5:18),比宇宙萬物更長久。耶穌的話實際上就是上帝所啟示的道(參賽51:6;耶31:35-37)。

13:32-37 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對大多數人來說,開頭的特定短語“那日子”(第32節)表明,耶穌現在說的是祂的第二次降臨(參第24-25節注)。然而,有些人認為這樣的轉變過於突然和微妙,因此認為這是耶穌在繼續談論主後70年耶路撒冷的毀滅。(BTSB)

13:32 子也不知道,見太24:36注。

13:33-37 耶穌詳盡地講論末世的事,以使門徒謹慎(5、9、23節)。這個論到一個人離開本家(《和修》“一個人離家遠行”)的比喻(34-37節),與兇惡園戶的比喻(12:1-12)十分相似。耶穌教導的重點是:人承擔上帝所賜的責任時,需要常常為主的降臨做好預備。家主突然回來,就好比人子驟然降臨(看見你們睡著了,13:36;見路17:24-32)。(原文直譯:所有)門徒都要時刻警醒,而不要猜測末世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

2 thoughts on “Study 28 馬可福音 13:24~37 (2.4.28)

  1. 1. 在這一段關於人子降臨之許多費解細節的經文中,哪些事實是我們能確定的呢?我們必須避免什麼特別的錯謬呢?
    答:我們從這段經文可以確定的是,人子降臨是一個宇宙性事件,祂要以能力、榮耀降臨,施行審判,並招聚選民,救贖他們。我們必須避免猜測末世事件的具體時間,只需時刻儆醒禱告,隨時做好主再來的準備。
    2. 如果我們盼望基督回來,這樣應使我們所過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呢?何故?比較彼後三10上、11下、14。
    答:若我們盼望基督再來,就當謹慎,警醒祈禱,過清醒(“儆醒” gregoreite 的希臘文含義)的生活,做好各人當作的工(13:34),不要懶散、安逸,不要玷污自己,好叫我們可以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彼後3:14)。

    2Pe 3:10-11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 (11) 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
    2Pe 3:14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
    Isa 13:10 天上的眾星群宿都不發光;日頭一出就變黑暗;月亮也不放光。
    Isa 34:4 天上的萬象都要消沒;天被捲起,好像書卷。其上的萬象要殘敗,像葡萄樹的葉子殘敗,又像無花果樹的葉子殘敗一樣。
    Eze 32:7 我將你撲滅的時候,要把天遮蔽,使眾星昏暗,以密雲遮掩太陽,月亮也不放光。

    Like

  2. Study 28 Mark 13:24~37 (2.4.28)
    1. 在這一段關於人子降臨之許多費解細節的經文中,哪些事實是我們能確定的呢?我們必須避免什麼特別的錯謬呢?

    经文使我们知道的是人子降临的时候,天地宇宙都要巨动,但那日子,那时辰只有父知道;会看见“人子有大能力、大荣耀,驾云降临”(26节),人子会“差遣天使,把祂的选民从四方、从地极直到天边,都招聚了来”(27节)。

    如果我們盼望基督回來,這樣應使我們所過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呢?何故?比較彼後三10上、11下、14。

    耶稣基督教导祂的子民,祂预示的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31节),因此大家要谨慎,警醒祈祷,要像被赋予了权柄的仆人警醒主人随时回来一样,殷勤做派给自己的工,“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彼后3:14)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