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4 1 Samuel 16 (2.6.16)

研經題目:
1. 真正的順服怎樣在撒母耳的行為上表現出來呢?你能從他的榜樣學習到什麼呢?
2. 神在伯利恆使撒母耳明白了什麼偉大的真理呢?試思考在耶穌的教訓中如何強調這真理。參十六1,七15等。比較羅二28、29。
3. 這裏兩次打發人去叫大衛來。何故?及至他出來了,我們對於他有什麼發現呢?試將他的特徵列成一表。神揀選他而棄絕掃羅的主要憑據是什麼?比較林後一22。
注:
21、22節。大衛成了一個「拿兵器的人」——可能是一種軍銜。「侍立在我們面前」這一句話並非包含繼續親身在他面前的意思。如果是這樣的話,十七55、56就無法瞭解了。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6:1~31:13 掃羅和大衛的故事。上帝已經徹底厭棄掃羅作王,大衛將繼承他的王位。上帝藉著苦難訓練大衛去帶領祂的百姓。
16:1-23 大衛出場。在第13章和15章,掃羅早已得知他和他的王朝都將被厭棄,王國將被賜給一個合上帝心意的人(參13:14,15:28)。這個人現在顯明出來了,他就是伯利恒人耶西的兒子,作者直到第16章中間才透露他的名字。在本章後半部分,上帝藉著掃羅的一個僕人將大衛帶到王宮。上帝與大衛同在,但祂的靈卻離開了掃羅,邪靈來攪擾掃羅並使他恨惡大衛。
16:1-13 大衛被膏立。上帝啟示撒母耳,在耶西所有的兒子中,那看起來最不像王者人選的大衛正是祂所揀選的。大衛被膏立的過程只有少數人在場見證,之後上帝的靈賜他能力作王服事。
16:1-13 在記錄了神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拒絕掃羅(15章)之後,敍述的重點轉到掃羅的替代者。上帝指示撒母耳前往伯利恒,他將在那裏找到以色列的下一任君王。一旦到了那裏,撒母耳就膏立大衛,他是撒母耳記上、下合集作品剩餘部分的主角。(FSB)
16:1 耶西是法勒斯的後代,法勒斯是猶大和他瑪的兒子(創38:29),耶西是路得和波阿斯的孫子(得4:18-22)。伯利恒在猶大,距離拉瑪約有16公里。
16:2 就說,“我來是要向耶和華獻祭”,這是撒母耳來伯利恒的真正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原因(見1節)。這是上帝叫他這麼說的,所以不應該認為他是說謊,有違道德原則。在某些情形下,尤其是在一個充滿敵意的情況中(如這裏),為了隱藏一些事情而只講出部分事實,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另外,掃羅已經不忠,上帝有權不向他透露一些事情。
16:5 你們當自潔,大概指他們不僅要洗澡,也要洗衣服(出19:10;民8:21,11:18)。和撒上9:22一樣,這些參加筵席的客人都經過特別挑選。
16:7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單從一個人的外貌,無法判斷他是否會忠心聽從上帝,因為人的行為是出自內心(參代下16:9;詩51:10;箴4:23;可7:21-23;路6:45;帖前2:4)。在《聖經》中, “心” 是指人裏面的道德和靈性生命,包含理性、意志和情感。
16:8-9 撒母耳說,原文直譯是 “他說”,我們無法確知這句話是上帝對撒母耳說的,還是撒母耳對耶西說的。
掃羅的衰落與大衛的興起(411頁表格)
掃羅 | 大衛 |
上帝的靈離開;惡魔前來擾亂(16:14-23) | 聖靈膏立他為王(16:1-13) |
嫉妒和欺詐(18章) | 忠於朋友(20章) |
試圖殺害大衛(19章) | 保護掃羅的性命(24、26章) |
失職的戰士(15章) | 大能的戰士(17章) |
王權不得長久(13:13-14,15:11、26) | 蒙應許得著永遠的王權(撒下7:1-17) |
16:10 七個兒子,大衛是耶西的第七個還是第八個兒子?在代上2:15,大衛被列為耶西的第七個兒子,但那裏的家譜可能為了給大衛一個完美的數字,而有意省略了耶西的其中一個兒子的名字(見代上2:9-17注;太1:17注)。有的解經家認為,大衛可能還有一個哥哥,但他死時沒有子嗣,所以在代上2章的家譜中被省略了(撒上17:12也記載耶西有八個兒子)。
16:13 大衛的名字在這裏第一次出現。從這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見10:6注。作者沒有告訴我們,目睹這一切的人是否知道這次膏立的目的。
16:14-23 大衛去到掃羅的王宮。掃羅能認識大衛,是因為大衛來服事他。隨著故事的發展,大衛逐漸成為掃羅最能幹的人。
16:14-23 正如撒母耳在撒上8:11-12中所預言的那樣,掃羅讓大衛服兵役。大衛起初是因他的音樂能力而被徵召的,年輕的大衛將被證明是更有價值的(見第21節和注釋;特別見第17章)。(FSB)
16:14 當上帝的靈感動大衛,膏立他為王的時候(見13節),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這句話不是在描述聖靈在《新約》意義上使人重生的角色,因此與是否失去救恩的問題無關。結合第13節可知,這是指得到或失去聖靈賜人作王的能力(見10:1、6、10,11:6,16:13,可能還有詩51:11)。從那時起直到生命終結,掃羅不再擁有聖靈的能力,雖然他仍然繼續努力地治理國家,卻是徒然。從上帝來的惡魔(《和修》“邪靈”)擾亂掃羅,相當於審判他悖逆上帝的罪(撒上15:22-29)。上帝自己從來不行惡,但祂有時會差遣惡的媒介去成就祂的旨意,如:用巴比倫刑罰以色列(參耶20:4-6);用有罪的人釘死基督(參以下經文注釋:創50:18-21;可14:21;徒2:23,4:27、4:28;另見王上22:20-23)。
16:14 離開,不是在救贖的意義上,而是指聖靈不再賦予掃羅做王和領導國家作戰的能力。惡魔(《和修》“邪靈”)由上帝所差,要來折磨掃羅,因為他的罪;這是對他直接違背我也話語的審判。耶和華自己不行惡,但惡的因子都服在祂的命令之下,以成就祂的目的(士9:23;代上22:19-22)。神的主權是這樣的,天上地下所發生的一切都在祂的神聖管制之下。(BTSB)
16:16-18 大衛那時已經是善於彈琴,但稱他為大有勇敢的戰士大概是指他的能力而非經驗(參17:13、33),或許是因為有人聽說過他曾經徒手打死了獅子和熊(參17:36)。耶和華也與他同在一直是大衛故事的主線(17:37,18:12,20:13;撒下5:10,7:3、9;另見創21:22,26:3,28:15,31:3,39:2;出3:12)。
16:20 馱在驢上,有些學者認為這短語是用來形容數量,類似於亞述單位 “驢”,約為80-160升,或二又二分之一至五蒲式耳。
16:21 拿兵器的人指貼身侍衛。為約拿單拿兵器的人(14:1)和為掃羅拿兵器的人(31:4-5),都與他們主人的關係密切。
16:22 像過去一樣(見14:52),掃羅把勇敢的大衛召來服事他自己。
16:23 惡魔離了他,大衛被稱為 “以色列的美歌者”(撒下23:1),他寫過好幾首詩歌(撒下1:17-27,22:1-51;代上16:7-36;另見摩6:5)和許多詩篇。他還因設立聖殿樂師而備受稱讚(代上6:31)。大衛平常為掃羅所彈奏的,不單單是優美的曲子,更表達對上帝的讚美,才使掃羅感到舒暢,並使惡魔逃跑了(參代下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