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  撒母耳記下 5:17~6:23 (2.8.3)

Study 4  2 Samuel 5:17~6:23  (2.8.3)

研經題目:

1. 大衛為什麼能贏得這兩場對非利士人的戰爭呢?

2. 烏撒因何而死呢?比較撒上六19;民四15;代上十五15。神藉著這件意外教導人什麼呢?

3. 米甲輕視大衛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她假裝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從他「在耶和華面前」的興致充溢能學到什麼嗎?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5:17-25 文中提供了萬軍之神耶和華為以色列人作戰的例子(見撒下5:10注釋)。(FSB)

5:17-21 在此之前,非利士人可能一直以為大衛在某種意義上還是他們的臣下(撒上27章);至少,他們必定對大衛與伊施波設之間的爭鬥感到高興。但當大衛成為以色列王,統治以色列和猶大,並奪取了耶路撒冷時,他們才意識到大衛是他們的威脅。下到保障,這 “保障” 大概是一座對著非利士地的堡壘。利乏音谷是從西南方通向耶路撒冷的山谷。23:13-17記載的事件可能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大衛求問耶和華,與他在撒上23:2,23:11,30:8和撒下2:1的做法一樣。如同水沖去一般(5:20),古代近東的著作常常用水來形容戰鬥。巴力毗拉心中的 “巴力” 是一個普通名詞,意為 “主” (見4:4注)。非利士人將偶像撇在那裏(5:21),與撒上4章記載的事件剛好相反,那裏記載非利士擄走了約櫃。根據代上14:12,大衛燒毀了這些偶像。

5:22-25 腳步的聲音(原文直譯:行軍的聲音),可能是上帝發出的獨特聲音,令非利士人懼怕(如王下7:6)。也可能是非利士人以為那是的聲音,因此大衛藉此掩護軍隊的進攻。這次勝利之後,大衛把非利士人逐出了中部山地。

5:24 行軍的聲音,表明由耶和華率領的天軍正在前行(見撒下5:10及注釋)。耶和華已經在你前頭,耶和華是戰士(出15:3),祂走在祂子民面前為他們爭戰(出14:14;申1:30)。(FSB)

6:1-23 敬拜之地錫安。耶路撒冷不僅是以色列聯合王國的政治首都,還是宗教中心。自從非利士人把約櫃歸還以色列(撒上6章)之後,約櫃大部分時間放在巴拉猶大。大衛從巴拉猶大把萬軍之耶和華的約櫃運到耶路撒冷,詩132篇記述的就是這件事。

6:1-4 大衛既然已經把王都遷到了耶路撒冷,他就希望把以色列宗教遺產的象徵也帶到那裏。大衛和他的軍隊在盛大的慶祝活動中護送約櫃離開臨時停放地。(FSB)

6:1-2 巴拉猶大,撒上7:1記載約櫃所在之地為基列耶琳;到大衛時期,該地已更名為巴拉猶大。這一事實表明,撒上4:1~7:2是一段較早期的記述,被作者謹慎而恰當地放到本書的內文中。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見撒上4:3-4注。

6:3-4 他們將上帝的約櫃放在新車上, “新車” 大概是一輛在禮儀上潔淨的車子,就像非利士人在歸還約櫃時所用的(撒上6:7)。但這不是上帝吩咐百姓運送約櫃的方式,上帝的命令是:利未人將杠穿入約櫃兩旁的環內,然後用肩頭扛抬(見出25:14-15;民4:15,7:9;申10:8,31:9、25;參書3:3)。烏撒和亞希約大概是以利亞撒的兄弟(參撒上7:1),也可能是兒子,因為在希伯來原文的發音上,“烏撒” 可能是 “以利亞撒” 的異體,類似於 “烏薛”(代上25: 4)是 “亞薩烈”(代上25:18)的異體,以及烏西雅(王下15:32-34;代下26:1)是亞撒利雅(王下15:1-7)的異體。

6:3 新車。一種違背神關於聖物的指示的方法。約櫃必須由利未支派的哥轄族人扛在肩上(民7:6-9;代上15:13-15)。大衛和以色列人在順從上帝的話語上不夠謹慎,他們效法異教的非利士人(撒上6:7-8)。(FSB)

6:5-15 烏撒愚蠢地觸摸約櫃而死,悲劇打擊了大衛的歡樂慶祝活動。那些處理約櫃的人違反了適當的禮節(見撒下6:3和注釋);這導致了烏撒的早逝。(FSB)

6:5 在耶和華面前,與出28:29一樣,指上帝親自臨在於約櫃之上(見撒上4:3-4注)。這段經文和撒上4:1~7:2都表明,約櫃不僅僅是上帝臨在的象徵,上帝自己還以特殊的方式臨到約櫃所在之地,因此人不得輕慢約櫃。關於琴、的描述,見撒上10:5注。譯作(原文或譯:響板)的希伯來詞在《聖經》中只出現在此處,意為 “搖動”,所以譯為 “鈸” 是合理的猜測。這種樂器也可能是 “叉鈴”,在金屬支架上穿著金屬環或盤,通過搖動來發聲。古代近東有多種(原文或譯:鈸);直徑從幾釐米到十幾釐米不等。有些鑼就像現代樂團中的鑼一樣,敲打時直立放置;還有一些是上下兩片用棒相連的。作樂(原文直譯:用詩歌和豎琴),在大多數社會中,音樂都是敬拜的一部分;在以色列人的敬拜中,音樂是一個重要部分。撒上10:5記載先知下邱壇時,前面伴隨著鼓瑟、擊鼓、吹笛、彈琴的人。在22:50,大衛唱詩讚美上帝;他在年老時,組織樂師將來在聖殿中讚美上帝(代上15:16,23:1-5)。詩32、71、92、149、150等篇,記載以色列民用音樂敬拜上帝。有些譯本採用另一種譯法,將 “作樂” 的 “樂” 譯作 “冷杉樹”,那麼就可能指 “冷杉樹枝”(參太21:8),或者 “用冷杉木製成的樂器” 。

6:6-11 上帝擊殺他(7節),烏撒的死類似撒上6:19中,上帝向伯示麥人發烈怒的情況。觸摸約櫃直接違犯了上帝的律法(民4:15)。雖然烏撒的動機顯然是為了防止聖物被玷污,但他的錯失是由先前選用錯誤方式運送約櫃(見6:3-4注)引起的。懼怕耶和華,這件事給大衛的明確警示是:上帝是聖潔的,人必須嚴格遵照祂啟示的方式來到祂面前。大衛猶如驚弓之鳥,甚至不敢把約櫃運回耶路撒冷。

6:11 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上帝的臨在給尊崇祂的家庭帶來滿滿的福氣。

6:12-15 歡歡喜喜地,大衛充滿了喜樂,因為約櫃運送到耶路撒冷,表示上帝要將祂臨在的福分賜給大衛和他的王國。抬耶和華約櫃的人,約櫃這次由人來抬,這樣做是合宜的(13節;代上15:12-15;另見撒下15:24)。走了六步,可能表示只在開始抬運時獻了一次祭;但有些解經家認為大衛是每走六步就獻祭一次。在近東文獻中,有一面行走一面獻祭的記載。所羅門奉獻聖殿時,也宰殺了極多的牛羊來獻祭(王上8:63)。大衛就獻牛與肥羊為祭,這裏和6:17應該不是說大衛親自宰殺全部祭牲,而是說殺牲獻祭是在他的指示之下進行的。這裏的描述強調大衛是迎回約櫃的關鍵人物。大衛穿的以弗得是祭司穿著的細麻布長袍(參撒上2:18)。公羊是一種樂器,主要用來發出信號。

6:14 大衛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第14節和16節的 “跳舞” 一詞在《聖經》中只出現在這兩處,似乎是一種胡旋舞。跳舞表達愉悅之情(參出15:20-21;詩30:11),在歡樂的敬拜中也可以跳舞(參詩149:3,150:4)。

6:16-23 關於約櫃在耶路撒冷重新安置的敍述,以夫妻間的爭吵結束。掃羅的女兒米甲指責大衛在百姓面前失了體面。大衛責備她說,他的行動是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揀選了他而不是她的父親。這段記載在結尾處指出,米甲直到死前一直處於感到羞恥的狀態。(FSB)

6:16-19 米甲……心裏就輕視他,米甲在這裏沒有被稱為大衛的妻子,而是稱為掃羅的女兒,表明她像她父親一樣缺乏屬靈的眼光。在這個重大的盛會上,她應該與大衛和 “以色列的全家”(5節)一起歡喜快樂,因為上帝親自來住在耶路撒冷祂的子民中間。在《聖經》中(見士5:28;王下9:30),以及在敍利亞、腓尼基和以色列地區發現的象牙上,王室女性從王宮窗戶向外觀看的描述十分常見。帳幕就是出26章所記述的會幕。作者逐項列出各人得到的禮物,與撒上6:17和25:18所描述的情況相同。

6:20-23 大衛回到家中本是要為家人祝福,但沒有想到迎接他的卻是妻子米甲的諷刺挖苦:“以色列王今日……有好大的榮耀啊!” 毫無疑問,她覺得大衛應該衣冠楚楚,身穿黃袍,不失王室威嚴,但大衛強調,他這樣穿著是在耶和華面前。米甲指責大衛露體,這似乎反映出她對大衛的苦毒和藐視,多過對事實的陳述。大衛所穿 “細麻布的以弗得” (14節),是祭司在供職時所穿的質樸白色外衣(撒上22:18)。沒有生養兒女,經文沒有說明她不孕的原因。這是米甲與大衛失和的自然結果,還是上帝因為米甲藐視祂立為以色列王的大衛而對她的審判(似乎如此),讀者可以自己思考。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