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1 2 Samuel 16:15~17:29 (2.8.10)

研經題目:
1. 亞希多弗給押沙龍的第一個計謀其理由安在?你想大衛的頭一個思想會是什麼呢(比較十二11、12)?這是理解大衛那有幾分失敗主義者的態度的關鍵嗎?
2. 十七1~14。亞希多弗的計謀好不好?如果好,為什麼戶篩的計策占了上風呢?
3. 大衛從前的慷慨得到什麼報答呢?請注意朔比是誰(參撒下十2)?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6:15~17:23 亞希多弗和戶篩。作者重拾15:37的主題。關於 “以色列”,見15:10注。
16:15-23 押沙龍在耶路撒冷城中進行皇家遊行,並登上他父親的寶座。戶篩在那裏迎接他,並狡猾地使押沙龍相信他是忠於他的。然後,押沙龍與他父親的妻妾行淫,作為他對所有人的見證,證明他在爭奪王位。(FSB)
16:15-17 當反叛的押沙龍抵達耶路撒冷時,亞希多弗跟著押沙龍一起前來,他已經背叛大衛轉投押沙龍(見15:31-52注)。不久,大衛的朋友(見15:31-32注,15:37注)戶篩也來了,他宣稱 “願王萬歲!” 為什麼不與你的朋友同去呢?(“朋友” 即大衛,參15:37),押沙龍質疑戶篩的祝賀是否真誠,這可以理解。
16:18-19 不然……我必……服事你,戶篩大概知道很難讓押沙龍相信自己已經離棄大衛,現在轉而支持押沙龍。
16:21-22 押沙龍聽從了亞希多弗的建議,公開與幾個被留下來 “看守宮殿” (15:16)的大衛的妃嬪同寢。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確實會使歸順押沙龍之人的手,就更堅強,因為他明確表示自己正在繼承王位。拿單曾經預言會發生此類事件(比較在以色列眾人眼前,與12:11 “在日光之下”),而且16:22中的平頂,可能就是大衛站在上面看到拔示巴的平頂(11:2)。
16:23 押沙龍對亞希多弗的意見非常讚賞,這意味著戶篩的任務很艱巨,只有靠上帝的幫助才能完成。
17:1-29 為了回應大衛在15:31中的禱告,耶和華興起了亞基人戶篩來挫敗亞希多弗的計謀。耶和華也確保大衛和他的隨從在曠野時的需要得到滿足。(FSB)
17:1-23 本章記敍亞希多弗與戶篩在押沙龍和以色列的長老面前,進行至關重要的較量(4、14節)。亞希多弗提出了非常合理的建議,即立刻攻擊並殺死大衛。他說,當全國百姓沒有別人可以擁戴時,他們就都會支持押沙龍。如果押沙龍採納了這個 “良謀”(14節),那麼大衛很可能會被打敗,因為他的大部隊當時確實疲乏手軟(2節;見16:14)。然而,押沙龍決定聽聽戶篩的意見。他比較信任戶篩,所以很願意聽戶篩怎樣說,但他還是很理智的,他對戶篩的信任還不足以讓他邀請戶篩來參加軍事會議(召……戶篩來,5節)。戶篩的長篇演說活潑,生動、比喻豐富,他給出的建議奉承押沙龍為以色列眾人(11節)的領袖,但他的建議使得大衛能夠重新部署,為他南征北戰、訓練有素的部隊選擇合適的交戰時間和地點。顯然戶篩說完之後就退下了,而押沙龍的軍事會議則在商討這些建議。戶篩知道,如果亞希多弗的建議被採納,那就事不宜遲,因此他甚至還沒有聽到商議的結果,就傳話給大衛,建議大衛至少渡過約旦河(15-16節)。
軍事會議拒絕了亞希多弗的良謀,卻採納了戶篩欺騙他們的錯誤計謀。作者特別指出,他們這樣選擇是上帝的工作:這是因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14節)。押沙龍的錯誤決定,給他帶來了死亡的厄運。當押沙龍終於召集大軍並追趕大衛時(24節),大衛已在基列的瑪哈念,與押沙龍之間隔著以法蓮的樹林(18:6)。
17:1 亞希多弗建議由他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大衛。
17:7-13 依我之計,不如將以色列眾人……聚集到你這裏來,你也親自率領他們出戰(11節),戶篩挑起押沙龍的驕傲,建議應該由押沙龍而不是亞希多弗來召集更多人支持,然後由押沙龍親自率領部隊攻擊大衛(11節)。戶篩還強調了一些不爭的事實,即以色列人都知道大衛是個軍人,他和他的部下都很英勇。
17:13 將繩子繫在抓鉤上來拉倒城牆,是當時攻城的常見做法。由於城邑通常建在高地上,因此一旦城牆的石頭被拉到河裏,城就很難重建。關於為了抓住一個逃到城裏的人而攻擊整座城,參撒上23:7-13;撒下20:14-22。
17:17 隱羅結現在被稱為 “約伯之泉”,位於猶大和便雅憫的邊界上,在汲淪溪與欣嫩子谷交匯處的正南(書15:7,18:16)。這兩位祭司的兒子是大衛的支持者已經廣為人知(17:18),所以他們若在耶路撒冷被人看到就很危險。因此,情報從戶篩傳到大衛的一個必要環節是使女,大概是其中一位祭司家中的使女,她的日常工作需要到這水源去。
17:23 留下遺言,便吊死了,亞希多弗非常聰明,他意識到自己所獻的計策未被採納,就意味著押沙龍將要失敗,他自己也將一命嗚呼,因為上帝是與大衛同在,而不是與押沙龍同在。
17:24-29 大衛到了瑪哈念。從渡過約旦河的地方(見16:14)到瑪哈念,大衛又往北行了59公里。
17:24 正如戶篩的建議(11節),押沙龍召集全部以色列人並追趕大衛。
17:25 關於押沙龍的表兄弟亞瑪撒,見2:13注。
17:27 瑪哈念是雅博河峽谷深處的一座城邑,伊施波設就建都於此。亞捫族的拉巴人拿轄的兒子朔比,顯然是亞捫王哈嫩(10:2)的兄弟。大衛大概已立他代替他兄弟作王(12:30)。值得注意的是,他此時並沒有試圖反叛。瑪吉曾在米非波設年幼時庇護過他(9:4)。巴西萊後來陪同大衛回到耶路撒冷(19:31-39)。這些人遠道而來的事實表明,大衛在基列地區有真正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