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8 2 Samuel 24 (2.8.17)

研經題目:
1. (a) 試比較約押數點以色列人,和天使殺以色列人之時間的長短。(b) 試比較神為大衛犯奸淫所索取的補償(撒下十二15、18)與這裏所堅決要求的作一比較。在大衛這一方面的哪一種罪已經對付了?關於這一件事,教導了人哪兩種功課呢?比較箴十六5。
2. 亞勞拿的禾場在何處?參16節的注解。從前在那裏曾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呢?參創廿二2。那個地點最後用來做什麼呢?
3. 大衛在24節所說的話對於我們有什麼教訓嗎?
注:
16節。我們看代下三1,就知道亞勞拿的禾場是在摩利亞山上,那裏成了建造聖殿的地點。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4:1-25 撒母耳記上下的整體敍述以大衛命令進行人口普查並招致耶和華的審判而結束。然而,大衛的悔改、耶和華的赦免和購買亞勞拿的打穀場提供了盼望的元素。大衛獲得打穀場的事預示了王上5~6章中接下來的事件。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將在他父親購買的同一地點建造耶和華的聖殿。平行的記載出現在代上21章,略有不同。(FSB)
24:1 這裏記載:耶和華……激動大衛,而代上21:1記載:“撒但……激動大衛”,上帝允許撒但激動大衛。上帝自己從來不作惡,但有時祂會使用邪惡的媒介(魔鬼和罪人)來成就祂的心意。關於如何理解這兩處經文的差異,見代上21:1注;另見以下經文注釋:創50:18-21;撒上16:14;可14:21;徒2:23,4:28,18:9-11,27:30;提後2:10。
24:3 大衛為了軍事目的數點百姓(9節),這顯然表明他對上帝會在必要的時候供應所需的人員缺乏信心,而且他對自己手握數十萬大軍有著不該有的驕傲(見10節)。約押知道大衛這樣做是錯的。出30:12提到在數點百姓後要獻上 “贖價”,參代上21:5-6注。
24:5-8 人口普查的具體路線並不確定,但似乎這些人是從亞羅珥開始,該城在以色列和摩押邊界上,在亞嫩河河畔。接著他們北上,穿過基列和巴珊,然後往西北偏北方向走到但雅安(《七十子譯本》作 “但”)。他們又從那裏出發去海邊(推羅的保障,大概不是推羅城,而是一座以色列要塞),然後往南到別是巴,最後返回耶路撒冷。
24:9 這次人口普查得出以色列勇士有八十萬,而猶大有五十萬。關於這些數字和代上21:5-6所記數字的差異,見代上經文的注釋。
24:10 大衛……就心中自責,他的良心使他知道他普查人口是犯了罪(見17節,24:3)。我……有罪了,經文沒有指明為什麼這樣做是罪,但這件事可能是出於驕傲。信靠自己而不信靠上帝。
24:13 《和》的經文與希伯來原文一樣,為 “七年的饑荒”,但希臘文舊約《七十子譯本和代上21:12均為 “三年的饑荒”,後者看來很合理。如果目前的《希伯來聖經》符合原本,那麼 “七” 可能是象徵用法,因為這個時間長度是古代近東的常見主題(見創41:30;王下8:1)。那麼,《歷代志上》中的記載就是實際的時間長度。饑荒,刀劍和瘟疫是著名的三大災禍(耶14:12,18:27;結5:17等)。死於這些災害的百姓人數可能大致相等;瘟疫(三日)會比饑荒(“三年”)更快地殺死百姓。
24:17 我犯了罪……但這群羊作了什麼呢?大衛懇求上帝不要讓百姓因為他的罪而受苦,但他是上帝子民的代表,因此無論他的行為是善還是惡,百姓都要承擔這行為的後果。願你的手攻擊我,大衛表示願意個人為這罪受罰,但上帝不接受這個提議。然而,大衛這樣請求是可敬的,而且為他終極的後裔彌賽亞作了榜樣,彌賽亞將承受祂百姓所應得的懲罰。
24:18 你上去,大衛家附近還有一個更高的地方,即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耶布斯人是耶路撒冷以前的居民(見5:6),他們其中的一些人仍然住在那裏。
24:20 亞勞拿觀看(原文直譯:亞勞拿往下看),禾場通常建在高處,這樣風可以將糠秕吹走。此地後來成為建造聖殿的地點(見24:25注)。這地方在大衛城北面的山頂,離大衛城約412米(見438頁插圖)。
24:23-24 大衛認為,因為是他犯了罪,並且因為他要這塊地是為了國家,所以他應該為所獻的祭付錢。他用五十舍客勒銀子買了禾場與牛。代上21:25記載,他 “為那地” 支付了 “六百舍客勒金子”,所說的 “那地” 大概是摩利亞山上一塊更大的土地。
24:25 上帝悅納大衛的燔祭,大衛也藉著平安祭享受到耶和華的同在。因此,上帝垂聽國民所求的(《和修》“垂聽了為那地的祈求”)。這地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正如代下3:1的平行經文所記載的那樣,所羅門將在這個場上建造上帝的聖殿。大衛的故事至此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