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4 列王紀下 22 & 23 (2.10.29)

Study 34 2 Kings 22 & 23 (2.10.29)

研經題目:

1. 試將約西亞在積極方面促成真宗教信仰,以及在消極方面消滅敬拜加深所作的一切列成一表。我們的生活在離惡並謹守預先所立的約上,是否表現出同樣的熱誠呢?比較林後六14~七1。約西亞改革之熱誠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比較詩一一九161下。賽六十六2;也參王下廿三25;並且與約雅敬在耶卅六23~25裏面的行動作一對比。

2. 試研究一下女先知戶勒大所擔任的角色,並且將她與前面幾章所提到的其他女人之影響力作一對比。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2:1~23:30 約西亞。約西亞是一位眾人期待已久的君王(參王上13:2),他有許多重大的功績,但是他來得太晚,已無法改變猶大的結局。

22:1~23:30 猶大王約西亞。約西亞是猶大最後一位優秀的王,他在位期間的特點是修殿、續約和摧毀拜偶像的中心。和希西家一樣,約西亞堪與大衛相比,甚至超越大衛,從而喚起了大衛永恆王朝的應許(撒下7:11-16)。(BTSB)

22:1-20 發現律法書。約西亞擔心耶和華的殿殘破不堪,開始修繕工作,結果重新發現了律法書。(BTSB)

22:2 約西亞是申17:20描述的理想君王,不偏左右地遵行摩西律法。在盡心盡力事奉上帝方面,他甚至超過了大衛和希西家(23:21-25)。

22:3-7 王差遣……沙番,約西亞開始時只想修理聖殿,像12:1-16中的約阿施一樣,並不是想要改革聖殿敬拜。事實上,約阿施在約二百年前發動的改革依然有效:守門人的任務仍是為聖殿的修理籌集銀子書記負責與大祭司一起監督銀子的結算,並分發給管理督工的人。

約西亞的改革以及他與尼哥的戰爭(555頁地圖)

主前628年—主前609年

猶大王約西亞在位初期,大力推行改革,竭力廢除猶大全地和以色列地的異教崇拜,又重新修繕耶路撒冷的聖殿。在這一時期,亞述國力逐漸衰弱,這使約西亞能把以色列的許多土地納入猶大。後來,日漸強盛的巴比倫帝國進攻亞述,約西亞試圖組織埃及法老尼哥二世到迦基米施支援亞述,並在米吉多陣亡。

22:8 ……得了律法書(《和修》“我……發現了律法書”),在五經中,“律法書”一詞特指《申命記》(如:申28:61,29:21);君王需要聆聽書中內容,作為他執政的依據。從前以色列和猶大諸王都有律法書(參王上2:3;王下10:31,14:6,18:6),但是在背道的瑪拿西長期統治下,律法書顯然已經丟失或被藏了起來,瑪拿西徹底違犯了書中的律例。

22:11-13 這位新王直到執政第十八年(3節),才開始採取行動整治猶大的背道情況,儘管如此,《列王紀》作者並沒有責怪他。約西亞在一個背道達57年之久的宮廷中長大,而這個宮廷一直以恐怖手段來對付所有持異議者,所以他沒有察覺到上帝的要求。但是,他一知道上帝的要求,就因為悲痛和沮喪而撕裂衣服(參王上21:27;王下5:7-8,6:30,11:14,19:1-2),並派官員求問耶和華

22:14-16 戶勒大,約西亞王求問的不是耶利米或西番雅(耶1:2;番1:1),而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女先知,她是一名宮廷官員或者聖殿人員的妻子(並不清楚沙龍掌管的是王還是祭司的禮服)。戶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的第二區,大概是西面山丘上的居民區。她的話證實了第21章所載無名先知傳達的信息,即上帝將要降禍給耶路撒冷和其中的百姓。

22:20 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因為約西亞已經在上帝面前自卑,所以他不會親眼看見降與耶路撒冷的一切災禍。在21:12-14和22:15-17預言的可怕事件發生之前,他已經離開人世。

23:1-30 約西亞重新立約。約西亞從律法書中意識到國家悖逆的嚴重性後,帶領全國舉行盟約更新儀式,承諾全心全意順服他們的王。在潔淨這地的偶像崇拜場所時,約西亞實現了300年前關於他的預言(王上13:2)。雖然約西亞在許多方面都是模範的君王,但他年紀輕輕就死在戰場上,從而結束了上帝對猶大的審判的延遲。(BTSB)

23:2-3 ……上到耶和華的殿,由於約西亞是一位虔誠的王,因此戶勒大對未來的預言並沒有使他轉離宗教改革的道路;按照約書來改革仍然是當行的事。約西亞的第一個舉措是舉行一個重申聖約的儀式(參11:12-14,這位王也站在柱旁)。

23:4-9 為巴力和亞舍拉……所造的器皿,一切與巴力、亞舍拉和崇拜天上萬象有關的事物,都必須徹底除去(見王上14:15,16:31-33;王下17:7-23)。從所羅門統治時期開始,波谷的東坡就是拜偶像的地方(王上11:7),所以在這個地方銷毀異教偶像是非常合適的。這樣就除掉了耶路撒冷的偶像,並汙移了這個曾經作為異教祭拜場所的山谷。關於孌童(23:7),見王上14:24注。為亞舍拉織帳子(《和修》“為亞舍拉編織衣服”;23:7),“帳子” 很可能是祭拜這位女神時所穿的禮服(參10:22)。在被拆毀的邱壇中(見王上3:2注),有一些建造在特定的城門(23:8)旁(沒有出現在其他經文中)。

23:8 污穢祭司燒香的邱壇,這些邱壇是各城在當地敬拜上帝的地方(見王上3:2注)。在亞拉得遺址發現的一座以色列人的神廟,可能就是一個例子。這座神廟建於主前10世紀,與所羅門的耶路撒冷聖殿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在亞拉得建築群的庭院中的祭壇,與出27:1描述的聖殿祭壇同樣大小。亞拉得建築群不是一個正統的以色列聖地,因此在主前7世紀,在約西亞或希西家的改革中被廢棄。

23:10 欣嫩子谷沿著古代耶路撒冷的西側和南側,與南北走向的汲淪溪匯合。這裏是拜摩洛的地方(見王上11:7-8注),祭拜儀式在陀斐特舉行。在迦太基和地中海西部的其他腓尼基殖民地,均已發現這種拜偶像的遺址,其中有裝著孩童和動物骨灰及骸骨的甕。“欣嫩子谷” 希臘原文直譯作Gehenna,意為 “地獄”(見太23:15注)。

23:11 猶大列王……向日頭所獻的馬,將馬獻給太陽似乎是亞述人特有的做法,這是在主前第二個千年的下半葉,由美索不達米亞和敍利亞北部的米坦尼傳入的。在一次耶路撒冷的考古挖掘中,發現了幾百件主前8世紀—主前7世紀的宗教器皿,其中一些是動物雕像,許多是馬。有些馬的兩隻耳朵之間有個盤狀物,也許是象徵太陽。這些馬雕像可能就是本節所記述的、放在耶和華殿門旁的馬的小型複製品。

23:12 樓頂上所築的壇,一份烏加列文獻描述在烏加列城的巴力廟中舉行一年一度的葡萄豐收慶典,當中提到一位國王在屋頂上獻祭(上下文是關於敬拜烏加列的太陽女神沙法施)。樓頂是崇拜萬象的自然位置(見16:1-4)。

23:13 橄欖山是一道山脊上的中央最高峰,這道山脊由三座山峰組成,向耶路撒冷東面和汲淪溪延伸。因為橄欖山上建有偶像祭壇,所以在這裏被稱為邪僻山。關於亞斯他錄(阿施塔特),見17:7-23注;關於基抹米勒公,見王上11:5注,11:7-8注。

23:14 打碎柱像,約西亞在摧毀所有與拜偶像有關的建築物。在死海西南32公里處的隱哈澤瓦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出土了一大批主前7世紀—主前6世紀的宗教物品。這些物品曾在附近的神廟使用,神廟和物品似乎是屬於以東人的。神廟突然被毀,時間也許在約西亞改革期間。

23:15-20 伯特利的壇,約西亞改革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他對異教的宗教物品不僅破壞,還加以玷污(8、10、13節),特別是把這些物品放在墳墓和骸骨旁邊(6、14節)。作者在第4節已經暗示,這種做法延伸到伯特利,現在作者又重新提到伯特利。在新移居到以色列地的外邦人中,這個異教留存了下來(17:24-41),現在約西亞採取行動對付它,正應驗了王上13:2的預言(關於23:17-18的背景,另見王上13:11-32)。約西亞能夠在亞述領土這樣行事,是因為亞述巴尼帕王約在主前630年去世,亞述隨之發生內戰和各種衝突;在這段時期,亞述已無力有效地控制敍利亞巴勒斯坦地區。

23:22 自從士師治理以色列人起,以色列人都沒有這樣守過逾越節(聖經敍事中上次提到逾越節,是在書5:10-12;這個節期的具體規定見申16:1-8,尤見6節)。因著慶祝這個節期,約西亞在忠心遵行上帝誡命方面,不僅超越了希西家,甚至也超越了大衛。

23:24 關於交鬼的行巫術的,見21:1-9注。家中的神像是神明的像(見19:15-19注),大小可能仿照真人(撒上19:13-16)或者縮小(創31:19-35)。這些神像一般用來占卜(結21:21;亞10:2),也許特別用來行巫術。《聖經》以外的一些文獻顯示,在古代近東,崇拜家中的神像與照料和祭拜祖先密切相關。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宗教儀式中,無疑會用這種小塑像來代表死去的人,人們相信死者能藉著塑像說話。

23:25 儘管之前的幾代人都拜偶像並背叛上帝,但是猶大總算出現了一位公義的王約西亞。他不僅外表看起來公義,而且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

23:26 猶大國的罪孽已經極其深重,儘管約西亞個人是公義的(25節),卻不足以使上帝轉離祂的怒氣:然而,耶和華向猶大所發猛烈的怒氣仍不止息。單憑這一位王的公義,並不能改變大局。是因瑪拿西諸事惹動祂(《和修》“因為瑪拿西種種的惡事激怒了祂”),上帝必須除盡祂子民根深蒂固的不忠,他們唯一的結局就是被擄了。

23:28-30 埃及王法老尼哥……在米吉多……殺了他,亞述王亞述巴尼帕約在主前630年去世,之後埃及逐漸成為敍利亞巴勒斯坦地區的主要力量,並且在亞述與巴比倫的鬥爭中,做了亞述的盟友。從主前616年或更早開始,埃及就派兵北上,與亞述人並肩作戰。這裏提到的戰役發生在主前609年,法老尼哥二世向北進軍,顯然是最後一次亞述和埃及聯合對抗巴比倫(及其盟友瑪代)。米吉多控制著從埃及到大馬士革的主要國際通道,就是進入耶斯列平原的一段(見9:27-28注)。約西亞決定在那裏阻擋埃及軍隊,這意味著在這場戰事之前,他已從埃及或亞述的手中奪過米吉多,並且他可能希望被視為站在巴比倫一方而從中獲益。可是,約西亞戰死沙場。關於列王記,見王上14:19注。《巴比倫編年史》記載了埃及法老尼哥二世遠征來幫助亞述人,約西亞試圖阻止埃及增援亞述。在米吉多遺址可以看到這場戰役的證據。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