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7 2 John & 3 John (2.12.14)

研經題目:
1. 試將在約貳裏面測驗真基督徒的那些方法,與在約壹裏面所說的作一比較。
2. 試思考約三裏面所提到的那三個人,他們都自稱是基督徒。使徒稱讚該猶是為了什麼事情?他指摘丟特腓又是為了什麼事情?他用哪三重的見證來稱讚低米丟呢?
3. 聽從假教師就會引致哪些危險呢?約翰對那自稱擁有「高深思想」者的答覆是什麼?參注3。
注:
1. 約貳2。比較新英譯本。「為真理的緣故,……我在真理裏愛你們」。
2. 約貳4。「遵行真理」:就是順服我們從父所領受的命令,過真基督徒的生活。
3. 約貳9。「越過」:就是自稱有優於神的啟示的知識。
4. 約叁5。比較來十三2。
接下來請接著研讀以賽亞書第四十~六十六章(第22~42課)。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約翰貳書】
1-3 問候:長老的愛。“愛”字分別出現在第1節和第3節,使開頭部分首尾圓合。
1 蒙揀選的太太和她的兒女,大概指當地教會及其會眾(見“導論:收信人)。真理一詞在約翰的問候語中尤為明顯,也許是因為早期基督徒視自己與耶穌關係密切,耶穌曾自稱為“真理”(見約14:6注),基督徒也承認耶穌就是真理;或是因為約翰知道將要論到屬靈騙子的虛謊(7-11節)。
2 存在我們裏面(《和修》“住在我們裏面”),將約翰和讀者聯結起來的福音親自與人同在。在希臘原文中,“在我們裏面”可譯為“在我們中間”。基督信仰不只是個人的認信,也要與他人分享。
4-6 長老的喜樂和請求。在這段經文中,“行”這個字很重要,指日常的道德行為。約翰關心讀者實際的基督徒生活。
4 顯然約翰遇見這個教會中那些遵行真理的信徒,他們過著討上帝喜悅的生活。也許是因著這些信徒的美好見證,約翰才決定給他們的教會寫這封信。
5 彼此相愛可能暗示讀者中間出現紛爭與不和。關於《聖經》中愛的重要作用,見約13:34-35注。
6 愛有很強的道德性。讀者從起初所聽見當行的那些命令,必時常引導著他們的生活。命令(單數)很可能是指耶穌所賜的彼此相愛的命令(約13:34-35)。
7-8 長老所擔心的事。迷惑人的教導威脅著教會的合一。
7 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見約壹4:2-3及注釋。敵基督的,見約壹2:18、22及注釋。許多迷惑人的,關於假先知的教導,見太7:15-20注。
8 你們要小心,耶穌就末世會出現的危險提出警告時,也曾使用類似的措辭(可13:5、9、23、33)。得著滿足的賞賜,就是盼望在基督面前改變形象,得著更大的永恆賞賜(參約壹3:2-3)。
9-11 長老的警告。教會必須抵抗那些“越過基督的教訓不常守著”(9節)的人或權勢。
9 越過,大概指那些拒絕使徒所傳之信仰的人。沒有上帝就是沒有得到與上帝相交的永恆生命。使教會不再純潔的種種威脅,不只是來自教會外部,往往也來自教會內部。保羅寫信給哥林多信徒時曾說,在哥林多有人“不認識上帝”(林前15:34)。
10 從上下文來看,若有人到你們那裏,指當時有些旅行傳道人是假教師,他們抵擋基督真理。不要接他到家裏,早期基督徒在家裏聚會,因此接待假教師就等於認同他們所傳的錯謬教導。但這並不是禁止信徒接待罪人,眾所周知,耶穌也曾接待罪人,並因此遭到批評(見太9:10-13,11:19)。甚至保羅也曾經提醒哥林多信徒,不要與那些自稱是基督徒卻又犯罪的假弟兄交往,但不是不與世人交往(林前5:9-10)。信徒要謹慎提防,拒絕假基督徒(見林前5:11-13)。在熱情好客被視為重要美德的社會中,約翰更需要呼籲信徒拒絕接待假教師(見彼前4:8-9注)。
11 問……安意味著認可、提供幫助和樂意相交。在他的惡行上有份,支持抵擋基督真理的人,就等於在他的罪上有份。
12-13 結語:長老的告別。約翰清楚表明,他寫這封信是為探訪教會作準備,他盼望很快就可以成就此事。
12 使你們的喜樂滿足(《和修》“使我們的喜樂得以滿足”),見約壹1:4及注釋。假教師所傳的異端邪說會破壞教會的合一,使教會的喜樂不能滿足,使信徒在個人生活和集體聚會中,經歷不到基督的認可與同在。
13 你那蒙揀選之姐妹的兒女,這是約翰寫信時所在教會的信徒。
【約翰叁書】
1-4 問安:長老因該猶的忠心而喜樂。約翰在開篇語氣肯定且飽含深情。
1 親愛的(參5、11節),表明上帝在基督裏向信徒彰顯的愛(參約壹4:9-10),將他們聯結起來。誠心所愛的(原文直譯:在真理中所愛的),可指作為基督徒弟兄而“真心地愛”,這裏的“誠心”也可指福音的“真理”。在福音事工中,約翰和該猶彼此配搭,同甘共苦。
2 在書信的開頭,約翰祝願收信人身體健壯,這是古希臘書信的標準做法。約翰為該猶的身體健康祈求,也關心他靈魂興盛。儘管疾病和困苦可以使人靈命成長(參詩119:67、71),但祈求身體健康也是合宜的。耶穌在地上的治病事工也表明了這一點。
3 有弟兄來,顯然曾有來自該猶教會的信徒探望約翰,並告訴約翰,該猶在生活中如何忠實地見證基督。真理就是忠於基督及其命令(另見約14:6注)。
4 喜樂,見約壹1:4及注釋。我的兒女們,約翰稱收信人為“上帝的兒女”,這種表達具有鮮明的約翰特色(約1:12,11:52;約壹3:1、2、10,5:2)。作為他們的屬靈監督,約翰可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兒女(見約壹2:1注)。保羅也有類似的做法(提前1:2、18;多1:4;門10)。
5-8 稱讚該猶支持旅行傳道人。在約貳10節,約翰警戒信徒不要接待假教師;但在這裏,他代表忠心、勞苦的工人肯定該猶的工作,儘管對該猶來說,那些旅行傳道人只是“客旅”(5節;原文直譯:陌生人)。
5 兄弟就是旅行傳道人。早期教會注重向外宣教,否則教會就難以生存和發展(見來13:2)。
6 幫助他們往前行(《和修》“為他們送行”;希臘原文propempō,“派出”),根據上下文,這裏的“送行”也涉及提供物質(如金錢)。有這含意的用詞還出現在以下經文:羅15:24;林前16:6、11;林後1:16;多3:13。配得過上帝(《和修》“對得起上帝”),那些為福音事工盡心竭力的人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差遣他們的那一位。
7 主的名(《和修》“基督的名”;原文直譯:那名),就是上帝自己。約翰在這裏可能指基督,表明基督的神性(參徒5:41和腓2:9)。傳道人對於外邦人一無所取(《和修》“沒有從未信的人接受什麼”)。外邦人指當時還沒有信主的人。正如保羅通常不接受他勞苦服事之人的資助(林前9:14-15、18;林後11:8;帖前2:9),這些傳道人同樣不願被指控說,他們通過販賣福音信息謀取私利。
8 我們應該接待,不是每個人都蒙召到各地去傳道,但所有跟隨基督的人都蒙召在福音事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太28:19-20)。真理就是福音信息(見西1:5)。
9-10 為丟特腓擔憂。耶穌和保羅都曾遇到誹謗他們的人;約翰和該猶也遇到妨礙上帝國度擴展的人。
10 妄論我們(《和修》“攻擊我們”),時至今日,仍有人拒絕使徒教導卻自稱是基督徒。還不以此為足,人的邪惡野心永遠是欲壑難填,而且還會變本加厲。不接待弟兄,指攔阻別人幫助旅行傳道人。
11-12 忠告和稱讚低米丟。在書信的結尾,約翰指示該猶一些簡明扼要的原則。
11 不要效法惡,約翰大概是提醒信徒不要向丟特腓妥協,也不要墮落到他那種“無可救藥”的地步。
12 在保羅時期,基督徒之間的書信往來不是由郵遞員遞送,而是由信使(如低米丟)遞送的,這封信和約翰的其他書信都是這樣,見“導論:寫作目的、緣起和背景”。非比大概是遞送《羅馬書》的信使(羅16:1-2);推基古可能親自把《以弗所書》(弗6:21-22)和《歌羅西書》(西4:7-8)送到收信人手中。
13-15 結語:承諾探訪。這幾節經文與約貳12節很相似。有時牧者要親自探望教會,履行監督職責。
13 原有許多事要寫,約翰還有很多話要說,這封信所論述的是綱要。
15 眾位朋友,在《聖經》中,“朋友”一詞很少用於稱呼基督徒;但見約15:15。按著姓名,作為牧者,約翰對信徒的關懷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或流於形式,而是具體地關心每一個人。這是耶穌所讚揚並身體力行的(約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