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0 Jeremiah 14 & 15 (3.2.25)

研經題目:
這兩章記載了耶利米與神之間的一種談話。因乾旱之災使先知不得不懇切禱告(十四1~6)。
1. 先知在十四7~9節中將百姓的什麼懇求擺在神面前,而神的答覆則將百姓認罪的什麼實情告訴了我們呢(十四10~12)?比較三10;十五6、7;賽五十九1、2。耶利米在他第二次和第三次的禱告中怎樣竭力作更進一步的懇求呢(十四13和19~22)?神怎樣答覆他先後的祈求呢?
2. 先知既停止為百姓禱告,卻突然發出哀訴(十五10),並且為自己禱告(十五15~18)。請仔細留意神的答覆,特別是19~21節。耶利米對於自己的認識深刻到什麼程度呢?在19節又加上了什麼新的成分呢?你在禱告上曾有過與此可比的答覆嗎?比較提後二19~21。
注:
1. 十四2;十五7。「城門(口)」:就是城市。
2. 十四7、21。「為你的名的緣故」:神的名是「祂在約中所顯示的本性,是禱告最基本的基礎」(Cunliffe~Jones語)。比較出卅三19;卅四5~7。
3. 十五1。比較詩九九6~8。摩西(例如出卅二11~14、30~32)和撒母耳(例如撒上七8、9)在為他們的同胞所作的代求工作上是杰出的。
4. 十五4。參王下廿一1~5、16。
5. 十五11。這一節的希伯來原文是很難翻譯的,修正標準譯本和欽定譯本與修正譯本的譯法,彼此之間都有頗大的出入。
6. 十五12。言及迦勒底人。想粉碎他們的勢力是毫無希望的。
7. 十五19。這一節的語氣是嚴厲的。耶利米必須更加忠順地專一歸向神。關於「站在我面前」,請比較1節和上面第3項的注解,以及十八20。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4:1~15:21 乾旱、饑荒、刀劍。以色列人曾被警告過不順從摩西之約的後果。這些後果包括乾旱、刀劍、饑荒和瘟疫(利26:19-20,25-26)。耶利米的責任是幫助人們理解這些事件的原因。(BTSB)
14:1 乾旱之災,除了遭受巴比倫入侵之外,猶大還要經歷乾旱之災(參申28:23-24)。
14:2 這種情況使猶大悲哀,發出禱告(參哀1:3-4,2:8)。
14:3-4 連城中的顯要人物(貴胄)也缺水,耕地的(《和修》“農夫”)情況就更糟了。
14:7 耶利米指出猶大的背叛和背道,在上帝面前為百姓代求(參摩7:1-9)。
14:8-9 我們也稱為你名下的人,上帝過去一直是以色列的拯救者,耶利米想要知道,上帝會不會為自己的名聲而幫助猶大(哀1:20-22,2:20-22)。
14:10 上帝有能力拯救,但祂必須處理以色列不斷要離棄祂的問題。有關上帝記念祂百姓的罪孽和罪惡,見何7:2, 8:13,9:9;參詩25:7,79:8;賽43:25,64:9;耶31:34。
14:11-12 不要……祈禱,這是上帝不聽代禱的一個罕見例子(見7:16注)。奉行宗教儀式(14:1-2)不能打動上帝,因為這些儀式是虛偽的(7:1-29)。關於刀劍,饑荒和瘟疫,見15:2-3。
14:13-14 那些先知……說,耶利米似乎要指出,是上帝允許其他先知謊報猶大平安無事(4:9-10,6:13-15)。托我的名說假預言,上帝明確否定祂曾差遣那些先知。他們的信息不是出於上帝,而是出於他們自己。
14:15 刀劍饑荒,即巴比倫和旱災。假先知否定猶大將要面對這種結局。
14:16 無人葬埋,百姓的屍首無人安葬,他們就像街上的糞土一般(參9:22),見7:33注。
14:17-18 百姓受了裂口破壞的大傷(《和修》“受了重大的打擊,傷口極其嚴重”),耶利米再次哀哭。屍首隨處可見(參9:20-22)。這是因為領袖教導百姓認識上帝的知識都是錯的:連先知帶祭司……是毫無知識。
14:19 為何擊打我們?耶利米再次質問上帝,聲稱百姓是被人引入歧途。他懷疑上帝是否已經撇棄他們(參哀5:22)。
14:20-22 耶利米代表猶大表明他的信心,但上帝知道,百姓並不像耶利米那樣堅信祂。追念,見1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