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5 Philippians 3:1~11 (3.4.21)

研經題目:
保羅現在又轉到另一個主題——有人認為他可能是隔了一段時間之後而再重新執筆的。他現在的主題是基督徒生活所不可少的品質,這生活從因信稱義開始,以至主再來時在榮耀中大功告成;而且,他以自身的生活來闡釋這個主題。
1. 3節指出上帝真正的子民有哪三種特性呢?這些特性在我身上真實到什麼程度呢?
2. 留意查考保羅在4~6節所列舉他可以「靠肉體」的那些理由。今日許多上教堂的人不正是靠這些理由就以為自己已經得救了嗎?與這一切對比起來,真基督徒的地位是怎樣的呢?保羅指明人要作真基督徒就必須作什麼抉擇呢?
3. 在保羅的情形,信靠基督作為蒙上帝悅納的唯一基礎而導致熱切願望認識基督;別的東西似乎對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8、9節)。在哪兩方面他尤其願意有更深的認識(10節),而且有什麼目的呢(11節)?
注:
1. 2節。注意那加重語氣的「防備」二字,重複了三次。在這裏「割禮」一詞不是用circumcision,而是用一個其意義是「切割」(incision)或「切斷」(mutilation)的字,因為他們所堅持的那種割禮是有害的,而不是對屬靈的幸福有益的。比較加五2~4,六12~15。
2. 3、4節。「靠肉體」:那就是靠外在的特權和個人的功勞。「(我們是)真受割禮的」:那就是真正屬於上帝的子民。比較羅二17、23、28、29。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1-21 敵對福音的人:義從何而來?這個段落一開始,保羅就呼籲腓立比信徒要靠主喜樂(1節),並警告他們要提防那些敵對福音的猶太派基督徒(2-3節)。和他們不同,保羅為了認識基督而放棄他的屬靈特權和民族特權(4-11節);他的義來自基督,而不是來自遵守律法(12-16節)。保羅呼籲腓立比信徒效法他的榜樣,委身於耶穌,以耶穌為主(17-21節)。從第1節到第2節的轉折很突元,有些解經家認為本書信的第3章不是原信的一部分。但這種觀點沒有說服力,因為第3章使用的詞彙也出現在書信的其他章節:“長進” 和 “榜樣” 的主題也是保羅寫這封信的主要目的。堅持基督徒必須遵守所有舊約禮儀律法的猶太派基督徒,信口承諾說,遵守舊約規條的人必在靈性上長進;保羅卻以自己為榜樣,證明唯有越效法基督,同他受死和復活的形像相似,信徒才越會有真正的長進。從《使徒行傳》(如:15:1-19)、《加拉太書》(如:12:15-21,3:6-4:31)和保羅其餘的書信中,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保羅與猶太派基督徒之間的衝突。他們堅稱外邦人必須先成為猶太人,遵守《舊約》的所有律法,才能得救。保羅對這種主張深惡痛絕。這種主張不僅排斥外邦人(與上帝的心意完全相悖),實際上還使他們遠離基督,轉而信靠永遠不能拯救他們的約。律法固然是 “聖潔、公義、良善的”(羅7:12),但舊的約是屬於上帝賜下聖靈以前的時代。因為人無法遵守這個約,所以必然帶來詛咒,而不是祝福。遵守舊的約所得的 “義” 只是一種膚淺、不完全的義;基督的義卻是完全的,藉著祂的生與死賜給相信祂的人。保羅為自己得以脫離這種信仰體系而心存感恩,這使他在本章的激憤回應更加有力。
3:1 首先呼籲信徒要靠主喜樂。保羅將在第4章再次闡述有關喜樂的主題,但在這裏,他先處理猶太派基督徒的問題。
3:2-3 對比敵對福音的人和上帝的真子民。有一些現代譯本(如《和修》和《英語標準譯本》)從第2節開始一個新的分段。保羅批評猶太派基督徒,解釋真教會的特質與他們有什麼不同。
3:2 犬類不只是古時普遍使用的嘲諷語,有些猶太人特別用這個詞指外邦人;他們認為外邦人在禮儀上是不潔淨的。保羅使用辛辣的諷刺,說應該被稱為犬類的不是外邦人,而是猶太派基督徒。保羅繼續用諷刺的口吻,稱那些吹捧守律法而行善的人為作惡的和妄自行割的。“妄自行割的” 希臘原文是tēn katatomēn,意為 “殘缺”,與割禮(希臘原文peritomē)語意雙關。在這裏,猶太派基督徒引以為傲的標誌竟成了他們毀滅的記號。關於猶太人對割禮的觀念,見徒15:1注。
3:3 與鼓吹肉體行割禮的人(2節)不同的是,上帝的真子民(真受割禮的)是那些以上帝的靈敬拜的人(參約4:23-24)。他們在基督耶穌裏誇口(參1:26),不靠著肉體,正如宗教改革家加爾文所說的,不靠著 “在基督以外的一切”。這節經文提到三位一體上帝的三個位格:上帝(父)、靈(聖靈)和基督耶穌(子)。
3:4-11 保羅為認識基督而放棄屬靈特權和民族特權。與認識基督,得以在基督裏面稱義(9節)、成聖(10節)和得榮耀(11節)的超凡價值相比,保羅將他先前所有的特權和成就視為糞土。
3:4-6 保羅反對猶太派基督徒,不是因為自己的猶太 “血統” 有什麼不純正的地方。論到肉體的事,就是在基督降臨和賜下聖靈以前、支配人屬靈生活的整個系統,保羅具備完美的資歷。他按照舊約律法的規定(利12:3),第八天受割禮:他是以色列族裔的人,知道自己來自哪一個支派。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很可能表示保羅由猶太人所生;但也有許多學者認為,這還表示保羅會說亞蘭話(當時的以色列民族語言),儘管他來自講希臘話的大數城。他出自最嚴格的教派——法利賽派(徒26:5)。他從前的熱心使他成為逼迫教會的人。他大概以為自己這樣熱心,是在效法非尼哈(民25:11)和以利亞(王上19:10、14)的榜樣。若要說哪個人在遵守律法方面是無可指摘的,那就是保羅。但在上帝面前,他的行為完全算不上是義行,因為儘管保羅以為自己在討上帝的喜悅,但逼迫教會的行為已經表明他是罪人中的 “罪魁”(提前1:15)。
3:7-8 有益……有損,保羅的價值計算準則現在徹底改變了,以前歸入收益欄的那些東西:權力、威望和 “順服”,如今都歸到了虧損欄。被釘十字架的彌賽亞,就是保羅曾經認定為 “虧損” 的,如今卻被他視為最大的 “收益”。保羅的損益用語大概源於耶穌的教導(見太16:25-26)。
3:9 得以在祂裏面意即在靈裏與基督聯合,因此在神聖的審判者上帝面前被判無罪。保羅曾經信靠自己……的義,那是基於對律法的順從而得的義,並不是因信基督而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所得的義。上帝將基督一生完全順服的良好記錄 “歸算” 給因信基督得救的人;也就是說,上帝認為基督的順服是屬於信祂的人的,這個人站在上帝面前就不是 “有罪的”,而是 “義的”。在這個基礎上,唯獨因信稱義在上帝看來是 “公平” 的。正如羅10:1-8所解釋的,人不能靠守律法而得著義,因為全人類都犯了罪,所以要在上帝這位神聖的審判官面前站立得住,只能藉著信靠耶穌基督,耶穌基督就是信徒在上帝面前的義,見加2:16注。
3:10-11 信靠基督的目標是要認識基督,就是在個人關係中認識基督,並認識祂復活的大能,就是基督如今在上帝右邊所施展的大能。信徒遭受耶穌所承擔的那樣痛苦,與祂一同受苦時,祂復活的大能就顯明出來了。在這個墮落的世界中,基督所受的痛苦成為忠心的見證。好消息是:那些與基督一同受苦並為基督受苦的人,必得以從死裏復活,正如基督從死裏復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