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1 Ezekiel 31 & 32 (3.5.14)

研經題目:
這兩章再包含了三個關於埃及的預言。卅一章說埃及像一棵高大的香柏樹,它的傾倒使其他的樹都悲哀。在卅二1~6又再提到龍或鰐魚的那個象喻(比較廿九3~5),而在卅二7、8則把埃及比作一顆明星。這種想像是非常生動的,描述法老和他全軍將全然潰散。在卅二17~32,敘述先知在異象中跟著法老及其軍隊進入陰間,看見他們與那些也被刀殺,不得葬埋,蒙羞受辱的人在一起。
1. 卅一章怎樣進一步地加強三十章的教訓呢?那棵大樹被砍倒的原因是什麼?這件事意欲對其他國家有什麼影響?
2. 要注意在兩章中人稱代名詞「我」出現了幾次?我們是否充分體會到上帝是歷史演變的主角?祂除了對以色列的統治之外,在這裏還斷言祂統治哪些王國呢?
注:
卅二17~32。這並不能視為世人死後實際情況的描寫,而是一幅想像的圖畫,要表明凡用暴力並任意妄為在地上造成恐怖的人(比較23節以下各節),都一樣會受到報應。法老的唯一慰藉是他現在置身於他一大群的同伴之中(31節)。
以西結書第22至35課,見後。以下請研讀詩篇73至89篇。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1:1-18 法老的墜落。以西結論到埃及的第五個神諭,是在主前587年6月,與前一個神諭只相隔幾個星期。在這裏,先知用亞述的例子來教訓埃及。在最後苟延殘喘的日子裏,一度強盛的亞述帝國曾尋求埃及的幫助,以抗擊越來越強盛的巴比倫勢力(約主前610年)。可是,兩國即使聯手也無法抵擋巴比倫的猛攻。這不過是發生在23年之前的事件,埃及應該記憶猶新。在以賽亞更早的預言中,亞述——驕傲的化身,被上帝的斧頭砍掉(賽10:5-19)。以西結說,這就是等待著埃及的結局。“超自然之樹”的主題借用了古代神話的元素,萬國都棲宿在它的枝條之下,就像推羅居住在“上帝的園子”的神諭一樣(見28:11-19)。
31:1-18 法老是一棵倒下的樹。這是針對埃及的七個預言中的第五個,時間為主前587年初夏。對法老的反問構成了這段話的框架(第2b,18節)。一個寓言故事提供了答案。亞述曾經是黎巴嫩的一棵大香柏樹(第3、10、17節),但由於它的驕傲而被砍掉(第10-12節)。它將被埋葬在“死人之地”(《和》陰間)中並受到哀悼(第17節)。關於象徵國家的樹木,見第17章,第19章;但4章。(BTSB)
31:2 法老和他的眾人(《和修》“他的軍隊”),在18b節(“法老和他的群眾”)再次提到,但在那裏是一個聲明而不是向他們說話。同樣地,第2b節的反問在18a節再次出現並有所補充。這兩節經文為中間的經節提供了一個框架。
31:3 有些學者認為,這裏提到亞述可能是寫錯了,經文本應立即論到埃及。然而,這裏的經文清晰明確,而且古譯本也不支持任何經文修正(即使修正,也難以避免解經上的問題)。
31:8-9 這裏三次提到上帝的園。與28:13相同(見注),這園子就是伊甸園(另見31:16、18)。我(上帝)使它…….成為榮美,使它沒有自高的餘地(9節)。
31:10-14 驕傲在墮落以先,這裏使埃及墮落的是列國中大有威勢的人(11節),以及列邦中強暴的(12節);在其他經文中,這些描述是暗指巴比倫(28:7)。那些一度在埃及蔭下興盛的邦國,現在卻在它的殘枝上凋萎;埃及再也不能維持它們的生命。最後提到下坑的人(參26:19-21),自然地引出下一段經文。
31:15-17 雖然這些經文涉及的審判與上文的內容相呼應,但這裏對陰間(死人居住之地)的關注,是為32:17-32埋下伏筆,那裏用了更長的篇幅去闡述“陰間”的主題。
31:18 法老……群眾(《和修》“法老……軍隊”),見31:2注。
32:1-16 哀悼法老的輓歌。與先前的神諭一樣,這個神諭也以重複的元素,即呼籲人去“哀哭”(2、16節),前後緊密呼應;不過,這種體裁沒有突出這段經文的詩歌形式。詩歌開頭即稱法老為“大魚”(2節;《和修》“海怪”),讓人想起29:3(見注)。接著,先知宣告上帝的兩個行動:一個在32:3-10,當中闡述比喻中的“海怪”;另一個在11-15節,簡短直接地描述上帝對埃及的審判。
32:1-16 對法老的哀歎。針對埃及的七個預言中的第六個,時間為主前585年春天。這再次突出了以西結的哀悼作用(見3:1,3的注釋),命令他為埃及王法老寫哀歌(第2節;參考28:11)。29:1-6中描述法老及其結局的海怪比喻在這裏得到了更充分的發展。神將用網“捕捉”這只海怪,使它在陸地上死亡(第3-4節)。法老的死將引起全國的哀悼(第9節);巴比倫的劍將摧毀埃及(第10節)。(BTSB)
32:1 這裏提到的日期相當於主前585年3月,即耶路撒冷陷落之後一段時間,以及在以西結聽到陷落的消息(33:21)之後。這裏暫時中斷了本書的時間順序,以保持列神諭集的主題連貫。
32:2 埃及可能幻想自己是一隻少壯獅子,類似在29:3的自欺,但它是一隻大魚(《和修》“海怪”),是與尼羅河的鱷魚(見29:3)相關的怪獸。在下面的經文中,自然與超自然的內容混合在一起,以比喻性語言居多。
32:3-6 把怪獸殺死影響了整個環境。第4節描述飛鳥和野獸在狼吞虎嚥,這已經不是31:13所述鳥獸棲息於殘餘的“超自然之樹”的那個階段。
32:7-8 這兩節經文所用措辭涉及超自然的範圍,這從海怪之死對天體造成的影響清晰可見。你的地上黑暗再次影射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參30:13-19;另出10:21-23)。
32:9-10 這裏引入涉及政治的層面。經文更直接的描述,加上文中提到我的刀,有助於過渡到第二個部分。
32:11-13 在這裏,為上帝施行懲罰的仍是巴比倫王(11節),他再次手執上帝的刀(10節)。埃及的覆亡使大自然有機會從它腐敗的影響中復原;14節的“河”和“江河”,指向第2節描繪的最初圖畫。
32:16 結束這個神諭的經節也與第2節相關,使整個神諭首尾呼應。
32:17-32 埃及下入坑中。審判埃及的第七個和最後一個神諭,也是整個列邦神諭集的最後一個,重拾論到推羅沉沒的神諭(26:20)中一個略微提及的主題,而這個主題已經在31:14、16用來審判埃及。大結局的時候,萬國被聚集到坑中(32:18),在陰府內,就是死人之地。埃及到那裏加入他們,法老受到的歡迎絲毫不能給他帶來安慰(31節)。上帝指示以西結要哀號(18節)而不要“哀歎”,因此這首輓歌並沒有哀歌體裁的詩體結構。開頭的反問句(19節)是主題引子,之後埃及在陰府受到的接待被描述為“歡迎會”一一五個國家已經在那裏受煎熬。把列國集合在這個唯獨上帝掌權的地方,以西結再次顯明上帝的至高主權;在猶大的滅亡似乎已經板上釘釘的絕望時刻,以西結仍然泰然自若。
32:17-32 埃及墮入死人之地。針對埃及的七個預言中的最後一個,時間在主前586年春到585年春之間(見第17節的注釋)。如同第1-16節中對法老的預言一樣,以西結現在被命令要再次哀號,但這次是為“埃及群眾”(第18節)。這預示著那些拒絕上帝的國家被殺的軍隊將在坑中安息。這個名單以亞述開始(第22節;參看31:16),以埃及結束(第31節)。(BTSB)
32:17 這個神諭發生在前一個神諭發出之後兩個禮拜(十五日:參第1節“初一日)。
32:19 反問句及其暗諷是影射推羅,它曾在27:3傲慢地宣稱自己全然美麗;然而,反問的方式卻類似於31:2b向埃及提出的問題。埃及人有行割禮的習俗,因此,他們與未受割禮的人在一起會感到很大的羞辱。
32:22-23 亞述是被殺之人的首領(參31章),卻在坑的極深之處。本書描述的陰府把恥辱分成不同層次,亞述似是屬於最深的那一層。
32:24-25 以攔,位於今天伊拉克南部的東面,當時並不是一個強國。這裏提到以攔,可能是要標記所述列國的最東邊界。
32:26-27 不得與……勇士一同,暗示陰府內有榮辱之別(參32:22-23注)。
32:28 哀悼的重點暫時回到埃及,直接對法老說話。
32:29-30 以東(29節;見25:12-14)和西頓人(32:30;見28:20-23),分別是猶大東南面和西北面的鄰國。
32:31-32 神諭繞了完整的一圈(參18-21節),確定法老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