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84 Psalm 106:34~48 (3.7.23)

研經題目:
這篇詩的結尾,特別是45~47節暗示,既然詩一〇五的作用是激勵人順服,在這裏所作歷史上的回顧雖然是憂鬱的,但其最高的目的卻是重新肯定上帝不變的慈愛,為要堅固已陷於絕望之擄民的信心。
1. 新生的一代進入了迦南(參民十四29~32;廿六64、65),但卻繼續犯罪。他們第一次的失敗是什麼緣故,並導致了哪些更加墮落的罪惡呢(34~39節)?基督徒要怎樣避免類似的牽累呢?比較林後六14~七1;約壹二15~17。
2. 這篇詩所彰顯的事實是:人的背逆並不能使上帝的憐憫止息,我們能從這事實領受怎樣奇妙的安慰呢?參1~5節,45~47節。這幾節對我們有什麼挑戰?
注:
48節。大概是一段榮耀頌,以作詩篇卷四的終結。
詩篇第85課至111課見後。以下請查閱哈該書。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06:34-46 這裏的描述與前文不同,不是記述一個具體的事件,而是提到士2:11~3:6記載的反復出現的行為模式,即以色列百姓沒有滅絕迦南人(不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反倒與他們混雜相合(特別是通過異族通婚,士3:6;參拉9:2),學習他們的行為(106:34-35)。這導致出現獻孩童為祭這種極端惡劣的行為(36-39節),這種事本身就是可憎的道德暴行,直接攻擊上帝與百姓立約的核心(創17:7;參詩103:17-18),也違反人性(創1:28)。因此,耶和華的怒氣向祂的百姓發作,將他們交在外邦人的手裏(106:40-41;參士2:14)。在士師時期,下面兩個並列的主題令人震驚:祂屢次搭救他們,可是他們卻設謀背逆(106:43)。然而,上帝眷顧他們的急難(44節),並一直幫助他們。記念祂的約和祂豐盛的慈愛(45節;參出34:6)等表達與詩106:7呼應,使信實的上帝與不忠的百姓形成鮮明對比。上帝顧念所羅門的禱告(王上8:50),使他悔改的百姓在凡擄掠他們的人面前蒙憐恤(106:46),並且復興他們。
106:47-48 結束禱告:上帝必拯救祂的百姓。上文令人悲傷的敍述已清楚表明,上帝一直看顧祂的全體百姓,再沒有比這更加確實的事了。因此,當他們明白過來並悔改時,就可以哀求上帝拯救他們,從外邦中招聚他們(參申30:3)。當百姓以上帝的目標為他們的目標,上帝就會這樣成就他們的禱告,從而我們好稱讚你的聖名,以讚美你為誇勝。
106:48 這首榮耀頌結束了卷四(見41:13注)。與卷一至卷三末尾的榮耀頌不同,這首頌歌屬於本詩的一部分,因為最後一句,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希伯來原文halleluyah),與106:1的首句相呼應,使整首詩成為一個整體。這個事件清單使百姓更加確信上帝的信實。的確,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眾民都要並且應該說,“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