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GGAI Study 1~2
哈該書 共2課
引言
根據以斯拉記五章1節的記載,哈該和撒迦利亞都是當時在耶路撒冷說預言的先知。為了瞭解這兩位先知的工作和上帝所賜給他們的信息,就必須閱讀以斯拉記五、六兩章。
哈該說預言的精確日期,按該一1所載,乃是在波斯王大利烏第二年,也即是主前520年(比較亞一1)。在主前538年,第一批擄民在所羅巴伯領導下從巴比倫回到耶路撒冷,並著手重建聖殿。但由於撒瑪利亞人的陰謀和反對太過強烈,工程遂陷於停頓(參拉四1~5,24)。於是百姓都忙著為自己經營,關於聖殿的事便推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 了(該一2)。
哈該所說的預言由四篇講論所構成(請參閱綱要),在那些講論中再三指出:只要百姓努力從事建造耶和華的殿的工作,上帝就應許與他們同在並賜福與他們。哈該的話表明並教導我們認識這個常在的真理:凡是全心尊榮上帝並先求祂的國的人,祂不會不把自己和祂最好的福分賜給他們。在災難和懲罰的日子,上帝必親自震動天地,並叫人看見其他一切所誇耀的信念都毫無價值,沒有別的希望能存留(參該二21~23,並比較來十二25~27)。因此,哈該靠著上帝的靈所賜的亮光,能認識人生目前現實情況的真相,並預見到在耶和華的日子大功告成時最後必然成就的類似(縱然是更偉大的)事實。
綱要
一1~15 第一篇講論。號召百姓重新開始建殿。工程重新開始。
二1~9 第二篇講論。勉勵建殿的人。上帝與他們同在,工程順利進展。
二10~19 第三篇講論。百姓及祭物在上帝眼前顯為不潔。但從現在起他要賜福給他們。
二20~23 第四篇講論。世上列國必被傾覆,耶和華揀選的僕人被高舉。
□Study 1 Haggai 1 (3.7.24)

研經題目:
1. 哈該時代的猶太人以什麼為優先呢?結果怎樣?耶和華的吩咐是什麼?上帝希望他們學習到什麼教訓?這教訓能應用於今日嗎?比較太六33。
2. 百姓怎麼沒有實行上帝讓他們返回故土的目的?比較拉一2~4。試把他們先時開始的情形與哈該所描述的光景作一對比。你的經驗全然是這麼樣?比較啟二4。他們一旦聽從了上帝的聲音,便發生何事?
注:
1節。「六月」:相當於我們的八、九月。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2 序言:不願重建聖殿的百姓。本書開篇就明確交代人物和背景。本書提出的主要問題是,上帝的殿荒涼,百姓卻毫不理會。隨後,上帝、先知、君王、祭司和百姓的角色也被鮮明地刻畫出來。
1:1 人物。大流士是主前522—主前486年在位的波斯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即主前520年8月29日,是一個月的頭一天,正是月朔,是公眾敬拜的日子(代上23:31);當時也是第一聖殿被毀紀念日之後的第四周(王下25:8-9;耶52:12-13)。這時,農作物的收割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只是還沒有摘椰棗和夏天的無花果。藉(原文直譯:藉……的手;參1:3,2:1),這種說法在摩西五經中很常見,但在先知書中卻只出現在本書。所羅巴伯是約雅斤的孫子,大衛的王嗣,也是猶大省的省長(見拉3:2、8,4:2-3,5:2)。約書亞是大祭司,約撒答的兒子,他的譜系可以經由撒督追溯到亞倫(代上6:11-15;亞3:1、18,6:11)。
1:2 背景。萬軍之耶和華,強調上帝是天上和地上軍隊的統帥。這個用語在《聖經》中多次出現,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出現在《哈該書》、《撒迦利亞書》和《瑪拉基書》中(見1451頁圖表),強調上帝對天地的統管(見撒上1:3注)。尚未來到,百姓聲稱,重建聖殿的時候尚未來到,實際上是想拖延重建聖殿的工作。
1:3-12 省察自己的行為:茂盛卻不結果子。在上帝給哈該的第二句話中,首先是上帝要所有聽見的人省察,他們這般的繁榮,有否帶來預期的滿足,接著是勉勵他們要為“我的殿”預備材料(3-11節):最後是百姓的普遍回應(12節)。
1:3-11 做工卻得不著滿足。上帝發出這個神諭的日子,百姓應當反思那收割季節為何如此令人失望(參10-11節)。他們為了個人利益而拼命工作,卻忽略了上帝的殿。上帝使他們一無所獲,為要教導他們,建造上帝的殿會為祂帶來榮耀,因此必須是他們首先去做的事。
1:4 荒涼……天花板的房屋,百姓只求自己住得舒適(9節),卻毫不在意上帝仍然“無家可歸”(撒下7:25;王上6:9;耶22:13-15)。
1:5 省察自己的行為,深思自己的行為和後果。
1:6 撒的種多,收的卻少,描述百姓辛勤工作,卻收效甚微。上帝沒有賜福給他們的農作物,因為他們看重個人的舒適過於重建聖殿(4節)。吃……喝……穿……得工錢,他們為自己和家人勞作,卻因徒勞無獲而深感沮喪,因此上帝要他們“省察自己的行為”(5節)。
1:8 上……取……建造,上帝命令百姓取木料建造聖殿。上帝喜悅可悅納的祭物(詩51:19),建殿的祭將使祂喜樂和得榮耀。
1:9 本節三次提到“房屋”,但意思卻各不相同:家(存放貨物的地方),我的殿(上帝的殿),自己的房屋(私人住所)。顧(《和修》“為……奔走”),第4節的批評有些含蓄,這裏卻直接指明,百姓顛倒了優先次序。
1:10-11 所以,帶出上帝的殿(4、9節)荒涼(希伯來原文khareb)與土地乾旱(希伯來原文Khoreb)的因果關係。
I:12 百姓的回應:順服和敬畏。百姓聽到3-11節的勸誡都感到心驚。剩下的(14節,2:2),就是1:2和2:4、14所提到的百姓。在耶和華面前存敬畏的心,見徒9:31注。
1:13-15 應許和繼續重建聖殿。第12節描述百姓的順服和敬畏,引出先知的第三個宣告。上帝同在的應許(13節)產生14-15節的實際回應——為主“作工”。
1:13-14 使者(希伯來原文mal’ak)……差遣(希伯來原文mal’akut,直譯:信息)……作工(希伯來原文mela’kah),這幾個雙關語聯繫著說話者(哈該)、傳達的信息(給百姓的保證),以及對百姓造成的積極影響(他們展開工作)。
1:13 上帝的應許。我與你們同在(參2:4),這是聖約的保證,是偉大的應許(參民14:9;書14:12;士1:19;賽43:5;參太28:20)。他們將在上帝應許的幫助下,完成擺在他們面前的任務。
1:14-15 具體回應:開始做工。這裏既有上帝的激勵,也有人的回應,上帝的靈感動百姓,百姓便採取行動。
1:14 耶和華激動……的心,上帝使百姓的內心產生強烈的願望,想要去修復上帝的聖殿。唯獨在至高上帝大能的作為下(出35:21、26、30-35),重建聖殿的工作才得以繼續進行。他們上帝,這樣說是基於聖約的宣告(如:耶24:7,31:33;結11:20,37:27)。
1:15 六月二十四日,即主前520年9月21日。
One thought on “Study 1 哈該書 1 (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