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9 撒迦利亞書 14 (3.8.3)

Study 9 Zechariah 14 (3.8.3)

研經題目:

1~5節似乎是耶路撒冷與主後70年淪陷的預言,同時也預言主再來。在福音書中(例如廿一20~28),這兩件大事也被描述成好像是一件事一樣,然後便敘述繼之而來的福氣。

1. 1~5節敘述耶和華的日子的出現。那時會招聚誰來攻擊耶路撒冷?該城和其中的居民將遭遇何事?耶和華何時並會怎樣顯現呢?

2. 在耶和華的日子,(a) 耶路撒冷(6~11節,比較啟廿二1~5;約四13~14),(b) 那些攻打耶路撒冷的人(12~15節),和 (c) 國中逃過大難剩下的人(16~19節),將來的結果怎樣?

3. 試想像一下20~21節所描述的耶路撒冷。你願意見到你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聖潔嗎?比較林後七1;帖前三13;彼前一15~16。

注:

20~21節。該城生活的每一方面——商業生活,宗教生活,和家庭生活——都有聖潔的記號。20節下。那些為塵世目的而用的鍋,將會如盛祭牲之血的碗一樣成聖。

接下來,請讀瑪拉基書。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4:1-11 耶路撒冷的審判、拯救和升高。耶路撒冷的百姓還將經歷許多可怕的時刻,但上帝會臨在他們中間,使耶路撒冷安定和尊貴。

14:2 我必聚集萬國與耶路撒冷爭戰,所預言的是未來的某個時候,但先知沒有具體說明。

撒迦利亞時期的耶路撒冷(1444頁地圖)

約主前520年

主前538年,耶路撒冷的百姓從巴比倫歸回,並在主前515年重建聖殿,撒迦利亞就是在這兩個事件中間的時期向他們發預言。主前586年,巴比倫人毀滅了耶路撒冷的城牆與聖殿,耶路撒冷城變成一片廢墟。從巴比倫歸回後不到一年,百姓就為新聖殿立了根基,但直到撒迦利亞的時期,他們還沒有完成重建工作。於是,撒迦利亞與哈該一同鼓勵百姓完成重建全殿的工程。

14:4 第14章的開頭清楚指出耶路撒冷將要受試煉,猶大的產業將被仇敵當著面分割。耶路撒冷將再次被攻取,隨之而來是各種可怕的後果,包括強暴、掠奪和許多百姓被擄。然而,在她遭遇最大災難的時候,上帝將再度如勇士出征,臨到橄欖山,跨過汲淪溪去到耶路撒冷的東面,與結11:23上帝離開耶路撒冷聖殿時所經過的路線一樣。上帝這次顯現的方式仍與以前相同(如:詩29:1-11,50:3;賽29:6;彌1:3-4;哈3章),祂將震撼自然界的秩序,把山一分為二,造出一個自東至西沿著聖殿的神聖軸線伸展。撒迦利亞的異象,符合賽40:4和結43:2描繪上帝來臨時地上的動盪景象。

14:5 耶路撒冷的居民可以沿著這道山谷逃往亞薩,該地的確切位置不詳,以及讓神聖戰士由此返回祂自己的城。摩1:1-2也提到烏西雅年間的……大地震,這是一次令人悲痛的災難。上帝與一切聖者同來,他們是祂的天軍或在祂保護之下歸回的被擄百姓。

14:6 那日,整章描述的偉大預言具體是指哪一段時間,是當前世代中某個未來的時刻,還是未來的千禧年國度和以後的反叛,還是接近基督再臨和進入永恆狀態的時刻(見結40:1~48:35注;另見彼前1:10-11),我們難以判斷。

14:7 上帝來的時候,自然秩序繼續發生改變,恢復到起初的狀態(6-8節)。那日,會像創世的第一日一樣(參9節),那日,必是耶和華所知道的。像第一日一樣,光暗還沒有分開(創1:3-4),因此那日不是白晝,也不是黑夜,到了晚上才有光明,光明與黑暗不再交替,唯有永恆之光。

14:8 一股不間斷的(或流動的)將從耶路撒冷流出,向東向西直流到死海和地中海。這樣一條賜生命的河,常用來形容聖所,從伊甸園到新耶路撒冷(創2:10;詩46:4;結47:1-12;珥3:18;啟22:1;參約4:10;啟21:6)。

14:9 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這是預言上帝要親自治理全地,指向一個更遙遠的日子,不單是有一位彌賽亞要來拯救以色列脫離壓迫,帶領百姓進入上帝的同在和賜福。有此解經家認為,這預言會在未來持續一千年的千禧年國度、在基督的掌權中應驗(見啟20:1-6注);但也有人認為,這預言是在最後審判之後的新天新地中成就(見啟21~22章的注釋)。還有人認為,這是指上帝藉著彌賽亞作王,《舊約》一直期盼彌賽亞帶領外邦人進入上帝的國(如:賽11:1-10)。耶和華必為獨一無二的,呼應《舊約》的根本認信,“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申6:4)。上帝的獨一王權立定,祂也成為唯一的敬拜對象(參8:20-23)。祂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即上帝的名永存,不像那些已被剪除的偶像的名(參13:2;申6:13)。正如有上帝的一日(14:7),同樣,上帝只有一位,祂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

14:10 猶大的土地要變為平坦的亞拉巴(《和修》“曠野”),從北面疆界上的迦巴,直到耶路撒冷西南56公里的臨門,這樣,耶路撒冷城便可俯瞰周圍的鄉村(參賽2:2-4)。

14:11 耶路撒冷滿百姓,並且安穩,不必害怕再因犯罪而受上帝的咒詛(原文直譯:徹底毀滅的定旨)。

14:12-21 列國謙卑臣服。列國在慘敗之後,將在耶路撒冷敬拜真神。

14:12-13 上帝並不審判祂自己的城,而是詛咒那些攻擊耶路撒冷的列國。仇敵的屍體將因為這可怖的詛咒而立即潰爛,並且他們自相殘殺(13節)。

14:15 同樣的詛咒也臨到營中的軍用動物,包括馬匹、騾子、駱駝。猶大也將捲入這場衝突中,或是(和列國一起)與耶路撒冷爭戰,或是在耶路撒冷爭戰(抵擋別國)。與第1節列國搶掠耶路撒冷相反,如今猶大將從攻擊它的列國那裏盡數奪取戰利品。

14:16 曾經上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以後必每年三次來城中過節,特別是參加最重要的秋季住棚節。與之前的以西結一樣(結46:9-12),撒迦利亞展望復興之後的以色列繼續慶祝節期,並且在以色列土地之外的人也一同參加。

14:17 地上萬族中,凡不上,上耶路撒冷這個要求伴隨著缺雨的嚴厲警告,而缺雨會導致莊稼歉收。以西結似乎認為,外邦人可以成為聖約群體的一部分(如:結44:9;但參37:28),但撒迦利亞描述他們同時保持自己獨特的身份(參8:20-23;另賽19:23-25)。

14:18 《和修》譯作 “埃及族若不上來,雨必不降在他們的地上;凡不上來守住棚節的列國人,耶和華必用這災攻擊他們。” 這裏單獨提到埃及,指出另有一次臨到,是因為埃及人的莊稼由尼羅河灌溉,不需要降雨。

14:20 耶路撒冷城內的萬物,即使是最卑微的器皿,也都將得到禮儀上的聖潔。甚至馬的鈴鐺上,也會刻上歸耶和華為聖的字樣,這句話過去刻在大祭司冠冕的金牌上(出28:36-38)。平常煮飯的,將像祭壇前的碗一樣分別為聖,只有這樣,才有足夠的器皿烹煮所有祭牲的肉。全城將成為一座聖殿,上帝在其中與百姓同住(參啟21:22-23)。

14:21 當那日,在上帝的殿中,再沒有一個迦南人(《和修》“做買賣的人”),指那些在聖殿中做買賣的外邦人,他們玷污了上帝的殿的聖潔(見結44:9)。這殿終於成為適合上帝居住在祂百姓中間的地方。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