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 雅各書 1:1~18 (3.8.7)

JAMES Study 1~7

雅各書 7

引言

一般都相信這封信是我主的兄弟雅各所寫的。基督在世時他是不信祂的(約七6),但耶穌復活後向祂顯現,他才悔改相信(林前十五7)。他性情嚴謹,性格重實際。在使徒行傳中(參十二17;十13~21;廿一18,並參閱加二9)顯然可以看出他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他約於主後61年為猶太人所害。

這封信是寫給「散住(各地的)十二個支派之人的」(一1),就是那些住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猶太同胞。這封信的文體簡潔有力,但也生動而富戲劇性。這封信開始和結束都很直接,開頭沒有一番謝恩,結語中也沒有祝福語。雅各是要鼓勵那些經歷過一段試煉、困苦時期的人;但同時也嚴責那些自認有信心而沒有行為的人的失敗,舌頭的罪過,紛爭嫉妒,好為人師,以及缺乏堅忍行為。他力勸他的讀者「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表現他們基督徒的信仰不是在外表的形式和毫無效果的口頭承認,而是要在生活的多方面關係中,從心裏服從上帝那使人自由的律法。

這封信的中心思想是:「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二20)。稱義是因信,但稱義的信心是活的信心,這種信心有一種固有而又無法克制的需求,非產生好行為不可,或是在主動的自我委身和順服上把這種信心表現出來。

綱要

這封信是一篇講道,而不是一篇論文,而且是處理實踐的宗教;因此並沒有一條連續貫穿的論據透過全書;倒不如說,作者是用一種確定的筆法,以生動而又有力的文體,注釋、鼓勵或譴責所發生的教義與行為的問題。

一1~18 應付試探。

一19~27 接受上帝的話與遵行上帝的旨意。

二1~13 勢利的眼光與榮耀的愛的律法。

二14~26 斥責沒有行為的信心。

三1~12 控制舌頭。

三13~18 屬地與屬天的智慧。

四1~12 論基督徒之間的紛爭和與世俗為友

四13~五11 對輕率自信者與無情富人的警告。

五12~20 牧養工作各種要務,強調禱告的地位與能力。

□Study 1 James 1:1~18 (3.8.7)

研經題目:

在這段經文中把「試探」與「試煉」加以區別(2、12節),試煉有積極的功效(比較彼前一7),而「試探」(13、14節)是出於孕育在人心中之邪惡的誘惑。

1. 2~7、12節。我們對於試煉和試探在心理上應有怎樣的態度?試煉和試探的目的和目標是什麼?在難堪的處境中需要智慧(比較三17)。特別是要怎樣才能得著這種智慧?

2. 13~15節。試探的起源是什麼,向試探屈服,必然產生什麼結果?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被誘惑,並得著能力勝過它呢?

3. 9~11節,16~18節。試把人(無論貧富)的變幻無常與我們父上帝一貫的不變作一對比。上帝對我們的旨意又是怎樣,祂用什麼方法成就祂的旨意呢?這些真理在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上應有什麼影響?

注:

1. 17節下。那永恆的光的源頭並不像天體一樣會改變或暗晦。

2. 18節。「好像初熟的果子」:初熟的果子是收成已開始的證據,而且是還有更多將隨之而來的應許。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 問候散住,以色列眾支派被亞述人和巴比倫人驅散到世界各地。他們期盼上帝重新招聚他們,使他們成為一群屬上帝的百姓(耶31:7-14;結37:15-28)。雅各暗示,真以色列如今也是遠離天家,分散在地上,受盡欺壓,但他肯定他們將來必聚集到上帝那裏。耶穌揀選了十二位門徒來代表十二個支派,也把教會看成是新以色列(見太10:1注)。雅各提醒讀者,彌賽亞耶穌將他們招聚在一起,成為上帝的百姓,這個身份是他們的屬靈產業。

1:2-18 信心的試驗。試煉是信心的考驗,為使天路客得以完全。試煉是上帝賜給祂百姓 “美善的恩賜”(17節)的一部分,以使他們成熟和完全。

1:2-4 試煉中的喜樂。試煉的目的是使信徒的屬靈生命得以成熟,因此信徒應當看試煉為喜樂。

1:2 試煉是挑戰信心的 “試驗”(《和修》“考驗”,25節)。當試煉臨到,信徒要以為大喜樂——不是屬世而短暫的快樂,而是在主裏屬靈而恒久的 “圓滿喜樂”。上帝擁有至高的主權,掌管萬事,包括試煉。

1:3 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這是雅各對基督徒受試煉的定義。耶穌在曠野怎樣受 “試驗”(太4:1-13),信徒也要怎樣受試驗。“試驗” 希臘原文是dokimion,指帶有積極意義的考驗,為使人產生 “真實” 的信心(參彼前1:7)。試驗帶來的結果是忍耐(原文直譯:堅定),使信徒即使面對困難和苦難,也能堅定忍耐地生活。

1:4 忍耐(原文直譯:堅定)最終達至完全。信徒雖已在聖潔中成長,但尚未完全;只有當耶穌再來的時候,才會達到完全的地步。

1:5-8 從上帝那裏得著智慧面對試煉。有一些現代譯本(如《英語標準譯本》)從第5節開始一個新的分段。信徒要有專一的信心,向那位滿有智慧、仁慈慷慨的上帝求智慧。

1:5 雅各勸勉那些缺少智慧應對試煉的信徒。正如《舊約》所論到的,智慧是上帝所賜予、以上帝為中心的洞察力,使人能應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智慧來自向上帝求助的禱告。上帝一心慷慨,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希望人毫不猶豫地來到祂面前。

1:6 信心是建立在《聖經》所啟示的上帝的屬性和應許上(參來11:1),對上帝滿懷信心,堅定信靠。疑惑是在信靠上帝與信賴世界或自己屬血氣的能力之間搖擺不定,這會使人像海中的波浪那樣,時起時落,起伏不定。

1:7-8 人若懷疑上帝的良善,他就是羞辱上帝。這樣的人不確定上帝是否良善、會否行善,因此他不要想從主那裏得什麼。他是心懷二意的人,也就是說,他懷有 “兩樣的心思”,在上帝和世界之間徘徊不定,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參6節)。

1:9-11 富人和窮人在上帝面前的地位。窮乏和富足都會給人帶來巨大壓力,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世界上,而不是在基督身上。卑微的弟兄必被上帝升高,公義得以伸張。雅各勸勉窮人要因在基督裏的崇高地位而喜樂(《和修》“誇耀”);富足的人要為自己降卑而誇耀,因為:(1) 明白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只是暫時的,並不能使他們在上帝面前高人一等;(2) 對窮人的困苦感同身受。教會應成為改良世俗文化的一股力量,有自己的獨特立場,不隨波逐流(參2:2-4)。緊接著這段經文,雅各隨即強調 “忍受試探”(原文直譯:在試煉中堅定不移)的人是 “有福的”(見1:12);從上下文來看,雅各似乎暗示,基督徒最嚴峻的 “試煉”,可能是貧富帶來的挑戰。雅各呼應了耶穌的警告:“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瑪門” 是 “財利” 的意思)。”(太6:24)

1:12 為恒久忍耐的信徒所預備的賞賜。雅各回到第2節提到的主題。生命的冠冕不是指君王頭上鑲嵌著珠寶的王冠,而是指運動比賽的勝利者(林前9:25)和凱旋的君王所獲得的桂冠。信徒忠心不二,堅忍到底,所得的賞賜,就是永生及滿溢的福氣(參啟2:10)。

1:13-18 人受試探的過程。雅各轉而論到試煉的另一面,就是當考驗變成了試探的時候(見1:2注)。

1:13 上帝考驗祂百姓,為要磨礪他們的品格,下面是其中的一些例子:亞伯拉罕(創22章),以色列民(出16:4),希西家(代下32:31)。但是上帝絕不會試探人,不會引誘人犯罪。既然上帝不能被惡試探,且是完全良善的,祂就不會誘惑人去犯罪,也不會做損害他們信心的事情。在希臘原文中,這裏的 “試探”(希臘原文peirazō)和1:12的 “試探”(《和修》“試煉”;希臘原文peirasmos)是同一個詞;前者是動詞,後者是名詞。但這兩個詞的上下文顯示,它們在兩個地方各有不同的含義。上帝讓試煉臨到基督徒,為要堅固他們的信心。然而上帝絕不試探人,因為祂絕不希望自己的百姓犯罪。基督徒犯錯絕不該怪責上帝。

1:14 在這裏,是個人邪惡的私欲使人陷入圈套;彼前5:8-9記載,撒但 “尋找可吞吃的人”。可見,人犯罪,責任絕不在上帝。牽引、誘惑,這裏採用了比喻,就像捕魚的人先引誘魚離開藏身之處,然後用致命的鉤把魚捕住。

1:15 雅各以出生(或再生)喻指犯罪過程和最終結果:長成了的私欲生出孩子,那就是,罪又長大成熟,生出私欲的孫子,那就是。這個戲劇化的描述表明,人一旦屈從於試探,後果不堪設想。

1:17 雅各不再論述罪惡的試探(那絕不是來自上帝),而是轉向他所觀察到的: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帝來的(參太7:11)。正如在1:5,雅各提醒讀者要記念上帝的良善。上帝讓他們遭受試煉,不是要引誘他們犯罪;上帝允許他們在生活中遭遇困難,是為了堅固他們,使他們完全,更像上帝。上帝的本意總是要他們得益處(參羅8:28)。世上一切真實美好的事物,都是從上頭來的;從上頭來的也就是屬天的,是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這意味著上帝是創造主,祂造了天上的 “眾光”(詩74:16,136:7-9)——美善恩賜的例子。上帝的屬性永恆不變,因此祂恩賜美善的作為也永不改變,不像晝夜更替那樣改變,也不像隨太陽和月亮運轉而生的影兒那樣轉動。

1:18 用真道生了我們指屬靈生命的得救,這裏的 “真道” 指福音;“生了” 就是離開母體,喻指得著新生命;“我們” 指信徒。初熟的果子(參出23:16-19;利23:9-14),指首先信主的人;他們只是先行者,將來會有更多人悔改歸主(參羅16:5;林前16:15)。

One thought on “Study 1 雅各書 1:1~18 (3.8.7)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