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11 Psalms 137 & 138 (3.9.23)

研經題目:
詩一三七。詩人表達在巴比倫之虜民沉痛的感覺,是敵對的環境與對待有如針刺的經驗,並吐露對珍愛之城耶路撒冷的回憶,而這城現在成了一片瓦礫和亂堆,使他們極度不安。
1. 詩一三七。是什麼愛好和關注使在巴比倫的虜民哭泣而不歌唱呢?你曾有過類似的受壓制的感覺嗎?
2. 詩一三八的作者從何處得到上帝在他身上工作的確信呢?試考查他的確信的細節。他所作的承認有多少可以作為你自己的呢?
3. 一卅七6、7。在我們的思想、禱告,和傳講中,我們對上帝施行報應和祂公正的酬賞應給與什麼地位呢?比較結廿五12~14;羅十二19~21。
詩篇最後一部分的第112至119課,見後。以下接著查考歷代志下。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第137篇 這首群體哀歌紀念被擄巴比倫的事件,使那些歸回的百姓可以使用其中的歌詞,來表達對耶路撒冷的忠誠,並祈求上帝向那些對耶路撒冷遭毀滅幸災樂禍的人,施以公正的懲罰。本詩因為最後一節表達的願望激烈和殘暴而聞名(9節)。這是極其鮮明地應用同態治罪法則(principle of talion)的例子,即刑罰應該與罪行相稱(創9:6;出21:23-24)。這裏祈求使那些摔死以色列人嬰兒的巴比倫人,受到相應的懲罰。請留意以下三點補充按語:(1) 儘管巴比倫是上帝管教祂百姓的工具,但他們的行為卻明顯是很殘酷的,並且他們幸災樂禍(參賽47:6;參亞述人,10:5-7);(2) 殺死戰敗國人民的嬰孩的邪惡行徑,在古代世界屢見不鮮(如:王下8:12;何10:14,13:16;鴻3:10;荷馬《伊利亞特》22.63),因此已預示了巴比倫的覆滅(賽13:16);(3) 巴比倫人顯然曾經這樣對待猶太人(與137:8一起暗示這一點),為此先知帶領百姓等候上帝施行公義(賽47:1-9;耶51:24)。由此可見,本詩並非認可這種行為,而是將打敗巴比倫的人視為上帝公義審判的執行者(他們甚至可能毫不知情)。《聖經》禁止人懷恨和報復(參利19:17-18;太5:44)。一般來說,我們更盼望那些仇恨上帝百姓的人能夠悔改(見83:9-18注,然而他們若不悔改,那麼祈求上帝施行公義(以及基督再來),就無可避免地使那些壓迫上帝百姓的人受到懲罰(參啟6:9-10)。
137:1-3 我們為被擄到巴比倫而悲傷。開篇的詩節回想猶太人作為俘虜在巴比倫的河邊(幼發拉底河、部分支流和運河)生活的日子,在那裏,擄掠他們的巴比倫人要我們作樂。錫安歌是聖歌(例如《詩篇》),那些擄掠我們的人顯然是讓猶太人唱歌來娛樂他們(可能還有幸災樂禍之意),而不是想敬拜上帝。
137:1 坐下……哭了,過去時態的描述,表示這些事件已經離詩人很久了,這支持本詩寫於被擄回之後的結論。
137:2 柳樹,或作 “白楊”,這兩種樹都生長在流動的水旁邊。
137:4-6 願我們永遠不忘記耶路撒冷。對於敬虔的猶太人來說,第3節的要求就像是要祂忘記……耶路撒冷,這是背叛上帝、背叛上帝的聖約以及祂的百姓的行為。詩人的祈求是:如果他竟然贊同這種背叛,那麼他就寧願彈琴的右手忘記技巧,寧願歌唱的舌頭貼於上膛(參伯29:10;哀4:4;結3:26)。
137:7-9 願上帝報應那些摧毀耶路撒冷的人。詩人回想這些令人傷痛的嘲笑,祈求上帝記念(見25:6-7注)祂百姓的仇敵的所作所為。詩人選擇了以東人作為所有恨惡上帝百姓之人的典型代表(如《俄巴底亞書》所述),以及巴比倫城(原文直譯:巴比倫女子:用擬人法表示巴比倫城)。當巴比倫人在耶路撒冷用過分的暴力對待無助的百姓,以東人卻落井下石,為耶路撒冷被徹底毀滅而高興(參俄11-14節)。關於137:9,見第137篇注。
第138篇 本詩為上帝持續的看顧而感恩。這裏提到,“聖殿”(2節),自然使一些人想到感謝祭,這是合理的(參耶33:11)。138~145篇是最後一組大衛詩篇。
138:1-3 我要稱謝上帝,因為祂應允我的禱告。開篇的詩節說明主題:我……稱謝你,因為我呼求的日子,你就應允我。
138:1 在諸神面前,“諸神” 可能指天使,如希臘文《七十子譯本》的譯法(見8:5及注釋;29:1):有些人認為是指世上的統治者(見82:1注),有些人認為是指假神。因為本詩的背景是在聖殿內敬拜上帝(138:2),所以最有可能是指天使(參林前11:10)。
138:2 稱讚你的名,見135:1注。你使你的話顯為大,過於你所應許的(《和修》“你使你的名和你的言語顯為大,超乎一切”),這節希伯來經文不容易解釋。事實上,本詩稱謝上帝的具體經驗表明,上帝已經將祂的 “名”(詩人稱讚的對象)和祂的 “話”(祂應許看顧祂僕人的話)“顯為大”。
138:4-6 上帝雖高,但仍看顧低微的人。現在,詩人講述他個人蒙上帝幫助的經歷:他所祈求的上帝是全地的主(祂為高),終有一天,所有外邦人都要來敬拜祂(地上的君王都要稱謝你;參102:15;賽52:15);然而,上帝看顧低微的人,例如在本詩中發出稱謝的人。
138:7-8 上帝保守我經過一切患難。本詩的結尾描述上帝始終看顧每一個忠信人。然而,即使是最忠心的信徒,也不容易時常銘記上帝的種種看顧,而誦唱本詩能夠幫助會眾更加留意到上帝各種保守和保護他們的方式。
138:8 成全關乎我的事(《和修》“成全祂在我身上的旨意”),上帝既然已經開始看顧我,就必定會眷顧我一生(參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