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HRONICLES Study 1~21
歷代志下,共21課
有關引言,請閱第138頁。
綱要
一1~九30 建築聖殿。所羅門登基。
九31~卅五27 聖殿式微。
九31 ~十三22 羅波安治理下國勢首次衰落。國家分裂,在北國創立對抗的崇拜。
十四1~廿37 亞撒和約沙法治理下之首次改革。
廿一1~廿二12 約蘭治理下國勢再次衰落。
廿三1~廿四16 約阿施治理下再次改革。
廿四17~27 祭司耶何耶大死後,約阿施治理下第三次衰落。
廿五1~廿七9 亞瑪謝,烏西雅、和約坦各王治理下部分復興時期。
廿八1~27 亞哈斯治理下第四次衰落。
廿九1~卅三32 希西加治理下第三次改革。
卅二33~卅三25 瑪拿西和亞們各王治理下第五次衰落。
卅四1~卅五27 約西亞治理下第四次改革。
卅六1~21 聖殿被毀。
卅六22、23 古列下詔重建聖殿。
□ Study 1 2 Chronicles 1 & 2 (3.9.24)

研經題目:
1. 所羅門如何開始統治?
2. 所羅門的祈求(一10)與上帝的答覆怎樣闡釋了太六33?在我的祈求中我「先求」什麼呢?
3. 所羅門著手為聖殿作準備的方法有什麼特點?我對上帝的事奉可以與此相比嗎?
注:
一3 「會幕」:這是在曠野所用的會幕。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後,會幕首先支搭在示羅(書十九1;撒上二14下,三21),然後搬到挪伯(撒上廿一1、6),再後遷至基遍。後來所羅門將它運到耶路撒冷(代下五5),大概就一直貯存在那裏,最後便毀滅了。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2:18 所羅門預備建殿。上帝賜給所羅門建殿所需要的資金、材料和工人。
1:1-17 所羅門的智慧、財富和能力。歷代志史家在敍述所羅門的統治時,首先強調上帝對所羅門的眷顧。(BTSB)
1:1-13 歷代志上以大衛的死亡結束;歷代志下則以大衛的兒子所羅門(主前971年)所領導的統一王國的延續開始。歷代志上下的敍事原是一部作品,因其篇幅需要兩卷,所以在古代被分割開來。綜合來看,《歷代志上下》為主前5世紀生活在耶路撒冷周圍的猶太社區重述了以色列的歷史。這本書提醒猶太人這個國家曾經多麼輝煌,鼓勵他們完全委身於耶和華。(FSB)
1:1-6 所羅門前往位於基遍的摩西會幕和邱壇,這件事就像大衛迎回約櫃一樣(代上13:1~16:43),被描述為關乎大眾的事,涉及到以色列眾人(《和修》“全以色列”;參王上3:4)。正如大衛,所羅門認為摩西之約的傳承是他統治的基礎。比撒列是建造會幕的主要工匠,他的助手是亞何利亞伯(見出31:1-11);見2:11-16 注。就近壇前(《和修》“求告耶和華”)的做法也與大衛相仿(見代上13:3)。所羅門登基之後,遵照大衛的訓誨,敬拜上帝並尋求上帝的指引(代上22:18)。
1:7-13 所羅門誠心尋求上帝,上帝就在夜間(在夢中,根據王上3:5)向他顯現說,無論他想要什麼,都可以祈求(參約15:7)。如同地上塵沙那樣多,這是上帝在聖約中應許賜給亞伯拉罕的(創13:16),在所羅門的有生之年實現了。所羅門祈求上帝成就他賜給大衛的應許(見代上17:23;代下6:17),盼望聖殿早日竣工;他祈求有智慧聰明,但不是出於個人的野心,而是為了判斷上帝的民(見王上3:11-14注)。上帝答應了所羅門的祈求,同時應許把他沒有求的資財、豐富、尊榮也都賜給他。在所羅門事蹟的結尾會再次提到這個主題(8:1~9:28)。
1:14-17 這段敍述取材於王上10:26-29,本書9:25-28將再次復述,但內容稍作改動。這段敍述表明上帝賞賜所羅門資財的應許已經實現(1:12;見王上10:26-29注)。
1:14-17 本資料取自《王上》10:26-29。《王上》的記載是在所羅門求智慧之後,用一個故事顯示他的智慧(王上3:16-28)。歷代志史家緊接著用這段所羅門的財富的記載,來強調上帝實現了祂的應許,將貲財、豐富和尊榮賜給所羅門(代下1:12)。(FSB)
2:1~7:22 耶路撒冷聖殿的建造和奉獻。第2~7章的中心敍述集中在耶路撒冷聖殿的建造上,它開始於所羅門作王的第四年(約主前966年),並在他統治的第11年(約主前959年)完成。(BTSB)
2:1-18 歷代志史家繼續強調敬拜,轉到所羅門最大的成就:建造聖殿。他省略了王上3:16~4:34中的材料,而專注於上帝對大衛的應許的實現,即大衛的兒子要為祂建造一座殿宇,上帝要建立祂的國度(見代上22:10和注釋)。(FSB)
2:1 為耶和華的名建造殿宇,見申12:5。上帝的“名”與某個地點聯繫起來,表示祂在那裏與祂的子民同在,人可以在那裏朝見上帝,向祂祈求。然而,這不表示某個地方可以容納或限制上帝:見2:6。作者的神學觀念是,聖殿既表達上帝實際的臨在,也表明祂威榮的超越性。後來,“上帝在基督裏成為肉身”的教義(見約2:21),就是出自這個觀念。這裏將宮室與聖殿相提並論,可能是要指出大衛之約的“家”與“國”之間有密切的聯繫(見代上17:14)。雖然作者多次提到所羅門的宮室(2:12,7:11,8:1,9:3-4、11),但沒有提到宮室的建造過程(王上7:1-12)。
2:2 所羅門徵用境內的迦南人勞工來建造聖殿(見17-18節:參8:7-10注;代上22:1-4注)。在古代世界,主權國往往會徵召臣服的民族來從事這樣的工作。
2:3-10 所羅門寫信給從前曾幫助大衛的推羅王希蘭(代上14:1)。這封信的內容與王上5:3-6相同,但詳細得多,信中說明建造聖殿的目的,是供百姓按照摩西律法進行例常和節期的敬拜,表明以色列的上帝是至大和超乎諸神的主宰(2:5-6),並要求派遣一位巧匠來(7節)和運來各種木料(8節)。在希伯來文中,巧匠的巧(khakam)也指“聰明”,這裏使用這個字是呼應所羅門向上帝祈求智慧(1:10),以及他建殿所需要具備的智慧和知識(2:5-6)。這裏要求的技藝,使人想起亞何利亞伯在比撒列的指導下建造會幕的巧工(出31:1-11)。
2:6 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祂居住的,見王上8:27-30注。
2:11-16 希蘭的回信表達了外邦人也承認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主,承認所羅門的智慧是上帝的恩賜(12節),是特別為了讓他完成建殿的任務(參王上5:9-12注)。這裏把我父親希蘭所用的(《和修》“我的師父戶蘭”)比作亞何利亞伯(兩人的母親都屬於但支派;見出31:6;參王上7:13-14注),又把建造聖殿的所羅門比作建造會幕的比撒列(見1:5)。2:16 提到約帕(王上5:9沒有提到)可能是反映拉3:7,在建造第二聖殿時,黎巴嫩的木材也是浮海運到約帕港。
一个有关“Study 1 歷代志下 1 & 2 (3.9.24)”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