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 以斯帖記 2:1~18 (3.10.16)

Study 2 Esther 2:1~18 (3.10.16)

研經題目:

1. 以斯帖通過哪些步驟而成了王后呢?試從上帝在上默默看顧祂百姓這方面來思考這些事情和時間。參閱16節的注釋,比較羅八28;賽六十五24。

2. 基督徒對自己國家的法律和習俗應妥協到什麼程度?比較但一8;彼前二13、14。

注:

1. 5、6節。「……擄去」:這不是指末底改,而是指他的祖父基士。

2. 16節。比較一3。瓦實提被廢至今已過了四年了。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1-18 以斯帖被立為王后。以斯帖得到王的青睞,被立為王后,替代瓦實提。

2:1~3:15 以斯帖、末底改和哈曼。亞哈隨魯王召見瓦實提,卻不肯前來。這一最初事件,為故事的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當以斯帖在尋找波斯新王后的過程中被帶到後宮時,三個主要人物,即以斯帖、末底改和哈曼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就此展開。(BTSB)

2:1-18 立以斯帖為一位年輕猶太女子竟加冕成為波斯王后,開始顯明上帝照管保護祂子民的主權能力。上帝不是通過神蹟,而是通過異教徒的決定來行使祂的護理之工。(BTSB)

2:1-4 王的怒氣平息之後,他冷靜下來,顯然後悔廢掉美麗的王后。但解決辦法就在手邊。這裏的侍臣(原文直譯青年男子)不是第1章的明哲人,他們可能是王的家僕(見6:3)。他們提議找美貌的處女供王挑選,這個提議立刻引起王的興趣並得到批准,這為以斯帖創造了露面的機會。按照慣常做法,通常由一位太監(見1:10-11)負責管理王的女子(王的後宮)。希該可能是亞達薛西(亞哈隨魯)王的官員,即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提到的“海吉亞斯”(希臘文)。

2:5 當時的波斯財政記錄出現了末底改這個名字,他是政府官員,但不清楚他是不是本書所記述的這個末底改。本書的末底改與500年前的掃羅王有淵源,他們同屬便雅憫支派,其曾祖父基士和掃羅的父親同名(撒上9:1-2)。這件事的重要性見3:1注。

2:6 耶哥尼雅,又名約雅斤,是猶大國的倒數第二任王。主前597年,即當前事件發生前114年,他被擄到巴比倫(王下24:10-15)。雖然《和》及《和修》都清楚指出未底改也在被擄的人當中,但希伯來原文的表達是“他”也在被擄的人當中。按照上文的推論,這個“他”應該指末底改的曾祖父基士。

2:7 哈大沙(“香桃樹”)是末底改堂妹的希伯來名字,以斯帖(“星星”)是她的波斯名字。這裏提到她容貌俊美,為後續的故事埋下伏筆。

2:8-9 王的諭旨既出,相信以斯帖沒有選擇的餘地。送入一詞沒有清楚交代以斯帖被選入後宮是否出於自願,但假定這是她的榮耀。以斯帖入宮後,表現完全順從,很快便得到希該的喜悅七個宮女是以斯帖的貼身女僕,暗示她的王室位分和命運。希該為以斯帖提供一切上好之物,並讓她住在上好的房屋裏。

2:10-11 末底改囑咐以斯帖不可透露自己的籍貫宗族,這是第3章反猶太主義的首個徵兆,見3:15注。

2:12-14 這裏記載被選上的女子潔淨身體的時間及整妝物品,表明她們得到悉心護理。眾女子照例,進一步說明波斯王宮的禮儀很嚴格,像瓦實提和以斯帖這類女子若要保持獨立自主,不僅困難,而且要付上沉重代價。沒藥,是從樹上提取的昂貴香料,這種樹木產自非洲和南亞(參箴7:17;歌1:13;太2:11;約19:39)。妃嬪,女子被選為王的姬妾後,就住在另一處地方(女子第二院),妃嬪的地位比王后低。沙甲的身份相當於掌管第一女院的希該(見2:1-4注)。每個女子與王共度初夜後,隨即成為妃嬪,但有些女子以後都沒有機會被王召見。

2:15 亞比孩,即第7節提到的叔叔除了……希該所派定給她的,以斯帖完全信任希該的經驗和他表現出來的善意。事實上,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預示以斯帖見王的初夜將會獲得王的歡心。

2:16 第七年,即第1章所述事件發生後四年(見1:3和702頁表)。提別月正值隆冬,即希伯來曆的十月

2:18 “以斯帖的宴席”(《和修》),這是王為慶祝以斯帖成為王后而擺設的大筵席(參1:3、5、9)。豁免……租稅,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在他的波斯帝國歷史中,提到這種慶祝的通常做法。照王的厚意大頒賞賜,可能是分發食物給窮人,讓眾人能共享歡慶(見9:22;耶40:5)。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