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 以斯帖記 2:19~3:15 (3.10.17)

Study 3 Esther 2:19~3:15 (3.10.17)

研經題目:

1. 末底改不隱瞞自己猶太教的信仰,然而卻忠告以斯帖保持緘默。這對於我們自己的見證有什麼教訓呢?末底改為什麼不服從王的命令呢?比較傳三1、7下;但三8~12、16~18;徒五28、29。

2. 在第3章裏面我們對哈曼的性格有什麼認識?特別參閱5~9和15節。在他所設的陰謀中什麼是他沒有見到的呢?

注:

1. 二19。「坐在朝門」:這片語的含意可能是指他任某種公職。

2. 二21。「守門的」:那就是指在王寢宮門前看守的衛士。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19-23 末底改成功挫敗害王的陰謀。末底改無意中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服事亞哈隨魯王,這是其中一個讓讀者窺見上帝暗中(見“導論:關鍵主題”)引導事情發展的例子,雖然當中從來沒有明確提到上帝的名字。

2:19 第二次的意思並不確定,或許指再次召集第2節提到的所有處女參與巡遊,完成以斯帖的加冕慶典。朝門即王委任的官員進行審訊的地方(撒下15:2-6;參得4:1-11)。

2:21 末底改坐在,末底改或許因以斯帖對王的影響力“成為官員。,這扇門通往王的私人內院。

2:22-23 掛在木頭上,屬於遠古記載的習俗,參拉6:11。歷史(《和修》“史籍”),即國王在位期間的重要紀實(如:王上14:29)。

3:1~9:19 主要情節。這段經文是故事的核心,記載主要事件的發生,包括以斯帖和末底改通過一系列大膽的行動(4:1~8:17),挫敗了消滅猶太人的陰謀(3:1-15),並以猶太人全面得勝為大團圓結局(9:1-19)。

3:1-15 哈曼設下陰謀殺害猶太人。這是本故事的關鍵情節。

3:1-15 哈曼殺滅猶太人的陰謀。本章說明猶太人即將面臨的危機。因為波斯統治著如此廣袤的地區,包括猶大和耶路撒冷,這個陰謀有可能消滅上帝所有的約民。(BTSB)

3:1 亞甲族,屬亞瑪力王亞甲的後裔,即以色列人早期的,宿敵(出17:8-16)。亞甲被掃羅王擊敗,並被先知撒母耳所殺(撒上15:1-33)。哈曼和末底改之間的衝突,反映了他們祖先亞甲和掃羅之間的早期衝突(見2:5注)。

3:2-4 跪拜,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跪拜上級是波斯宮廷禮儀的定規,而不是一種敬拜的行為(參創23:7;王上1:16)。末底改不跪不拜,因為他“自己是猶大人”。本書沒有解釋末底改拒絕跪拜哈曼的原因,但提到哈曼的祖先和他憎恨猶太人。末底改顯然覺得跪拜哈曼有辱自己的猶太人身份;也可能哈曼聲稱自己擁有某種神明位分,因此末底改拒絕尊崇他。他已經告訴他們自己是猶大人,末底改曾囑咐以斯帖不可洩露身世(2:10、20),如今他卻這樣做。

3:5-6 哈曼……下手害末底改,末底改拒絕跪拜哈曼,揭示哈曼仇恨猶太人,要消滅猶太人以洩憤。亞哈隨魯王通國,這包括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就是猶太人主要聚居的地方(見1:1;參尼1:1-3)。

3:7 十二年,參2:16;哈曼一直等待了五年時間。尼散月,即希伯來曆的一月,始於春天的逾越節(出12:1-2)。這時猶太人預備慶祝離開埃及,哈曼便圖謀消滅他們。普珥即波斯文的“簽”,來自purim(“簽”;9:26)。掣籤是尋求神明指引的傳統方式(書18:6;箴16:33),或許像這裏一樣,通過掣籤來尋求做事的最佳時機。

3:8 他們……不守王的律例,暗指末底改不肯跪拜他(2節),並刻意暗示所有猶太人的行為都不顧王的利益。與王無益,這是哈曼的狡猾計謀。豁免租稅(2:18)和敗於希臘戰爭(見1:2-3注),可能會使國庫所剩無幾。

3:9 哈曼提出捐一萬他連得銀子(約等於340噸),數目不菲。

3:10 戒指,作官方文件蓋印密封之用(耶22:24)。哈曼得王授權以行使權力。3:11 這銀子仍賜給你,亞哈隨魯王授權哈曼使用一萬他連得銀子來進行他的計劃。

3:12 正月,估計是亞哈隨魯王在位第十三年(見7節)。

3:13 十二月,由於國土遼闊,因此需要差不多12個月時間來通知和預備所有執行法令的人員。

3:15 坐下飲酒,哈曼和王對即將來臨的大屠殺幸災樂禍。書珊城……卻都慌亂,證明書珊城許多百姓不像哈曼那樣仇恨猶太人。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