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2 啟示錄 8 & 9 (3.12.15)

Study 12 Revelation 8 & 9 (3.12.15)

研經題目:

在第七章的插曲之後,我們現在又重回到揭開第七印的事。揭開第七印就會引進最後的結局嗎?整個天上都寂靜,好像懸疑而又在期待著什麼似的(比較可十三32),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連串新的災禍(比較可十三7、8)。

1. 在八3~5,我們看見屬基督子民的禱告在天上聖所中的反應。這裏教訓我們說,眾聖徒的禱告混合基督的代求的香和祂贖罪祭壇的火,便會產生怎樣的功效呢?在這種情形中哪一種禱告蒙了應允呢?比較六9、10;羅八26,也參閱下面的注5。

2. 試把頭四次隨吹號而出現的災殃與第五、六次隨吹號而出現的災殃:(a) 在所影響的對象上,以及(b) 那些災殃之性質及結果的嚴重性上作一對比。這些隨吹號而來的災殃有什麼目的?參八13,九20、21。比較路十三1~5。

3. 我們從這兩章關於上帝控制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會認識到什麼呢?特別參閱八2,九1、4、13~15。

注:

1. 八3、5。這兩個壇應加以辨別,一個是燒香的「金香爐」(譯者按:「爐」與「壇」原文俱作altar,是以「金香爐」亦可譯作「金香壇」),另一個是獻祭的壇。參出卅七25~卅八7。

2. 八6。「號」:表明這些災殃是為警告人而發。比較摩三6;結卅三1~5。因此所造成的破壞只是部分的——「三分之一」。

3. 九1。「無底坑」:譯作「深淵」(「修訂英譯本」的譯法)更佳,是邪惡勢力的居所。比較十一7;十七8。 4. 九11。「亞巴頓」和「亞玻倫」:兩個詞都是「毀滅」的意思。

5. 九13。「金壇」:表明眾聖徒的禱告已蒙了應允。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8:1 第7章是一段插曲,上帝應許賜印記給祂的僕人和保護他們(7:1-17)。這段插曲推遲了揭開最後一印的時間。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天上寂靜使氣氛變得更緊張。然而,上帝推遲施行審判所表現的忍耐,不應被視為一種漠不關心的延遲(參路18:1-8;彼後3:4-13)。約有二刻(《和修》“半小時”)的短暫寂靜暫時取代了活物(4:8)、長老(5:9)、天使(5:11-12)和得勝教會(7:9-10)不止息的讚美。在等候主再來施行審判期間,保持安靜是合宜的(番1:7-10;亞2:13)。

8:2~11:18 七位天使和七枝號:預告上帝的忿怒即將來臨。天上聖殿的異象主要講到聖殿裏的金香壇,引出了另一系列的七個異象,每一個異象都由天使吹響號角開始。為回應百姓的懇求,有毀滅的火從上帝的祭壇那裏降下來。這火大規模地破壞悖逆的人類所居住的整個環境,包括地、海、江河和泉源、天上的光體。但上帝的克制和忍耐推遲了最後的災難,給人有更多悔改的機會。最後三枝號所帶來的災難顯明,隨著末日臨近,撒但的活動和遍地的暴行會更加猖獗。到了末日,“世上的國”要“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11:15),那些抵擋上帝、頑梗悖逆的人必要受永遠的責備和懲罰。

8:2-5 天上的香壇:眾聖徒的祈禱和倒在地上的火。羔羊揭開書卷七印的一系列異象剛剛結束,另一系列的七個異象就以天上聖所的景象開始了。七位天使準備吹響警告的號角時,有煙從香壇上升,象徵受苦教會的祈禱。香壇上的火產生一連串嚴厲的審判,從天倒在地上。審判雖有毀滅性,但仍然受到限制,只是讓人預先感受即將來臨的最後審判的可怕。

8:2 七位天使隨時準備吹響七枝號,開始施行有限的審判,警告人毀滅即將來臨(參結33:1-6;珥2:1),並呼籲悖逆的人悔改(9:21)。

8:3-5 在《舊約》中,地上的聖所有兩座祭壇,一座在院子裏,用於焚燒祭牲;另一座在聖所裏,毗鄰至聖所的幔子,用於燒香(出27:1-8,30:1-10)。約翰看見天上的聖殿只有一座祭壇,它兼具這兩種功能(6:9,8:3)。在地上的聖所中,香象徵眾聖徒的祈禱(見詩141:2;路12:9-11);約翰在異象中所看見的也是這樣(見5:8)。不單天上祭壇底下的殉道者呼求公義(6:9-10),地上受苦的聖徒也是如此。眾聖徒的祈禱從祭壇往上升;壇上的火被倒在地上帶來審判,表明這隨之而來的審判是回應眾聖徒的祈禱。

8:7~11:19中的七枝號

原本克制著的審判從天而降,回應聖徒的禱告。

經文結果
第一枝號8:7有雹子與火攙著血丟在地上——地的三分之一被燒毀
第二枝號8:8-9有像火燒著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變成血
第三枝號8:10-11有燒著的星落在江河和泉源上——眾水的三分之一變苦
第四枝號8:12日頭、月亮、星辰被擊打——三分之一黑暗了
第五枝號(第一個災難)9:1-11有惡魔從無底坑出來
第六枝號(二個災難)9:13-21從東邊來的侵襲——三分之一的人被殺
第七枝號(第三個災難)11:15-19世上的國成了上帝的國

8:6~11:18 七位天使吹響七枝號。《啟示錄》第三個“七”系列描繪從天而降的審判,回應眾聖徒的祈禱;中間夾著第二段插曲(10:1~11:14)。與前四碗傾倒(16:1-9)時所毀滅的範圍一樣,前四枝號揭示的審判是針對地、海、江河和泉源,以及天。這四枝號所造成的毀壞僅限於上述範圍的“三分之一”:這說明上帝克制著怒氣,但祂也要讓無視警告的悖逆人類預嘗天地的毀壞。最後三枝號所帶來的災“禍”越來越嚴重(8:13,9:12,11:14)。未來論(見“導論:解經派別”)普遍認為,這些號和災禍象徵不悔改的人在大災難期間將要遭受的真實災難。這些災難可能是超自然的審判,也可能象徵由人類引發的事件,如核戰爭、生物戰爭或化學戰爭。關於“四加三”模式的審判,見6:1-8注。

8:6-7 第一枝號吹響,有雹子與火攙著血,從天上的祭壇丟在地上,燒滅地的三分之一樹的三分之一一切的青草。這個災與上帝降給埃及人的第七災(出9:24)一樣。開頭的四印(6:1-8)表明,羔羊能使用人類侵略者來懲罰那些逼迫祂百姓的人。在這裏,上帝利用人類戰士無情地砍伐樹木的策略(參申20:19-20),呼召悖逆的萬民悔改。

8:8-9 第二枝號描繪一座火燒著的大山扔在海中,使海的三分之一變成,毀滅了海中三分之一的活物,毀壞了三分之一的船隻。意大利西南部的維蘇威火山爆發和地中海的血腥戰爭等事件,表明羔羊在人類生活的另一個領域中彰顯祂的主權。臨到埃及人的第一次是尼羅河的水變成血(出7:20-21)。第二枝號的比喻與耶51:25、42相似,在那裏,上帝宣告要使毀滅錫安的巴比倫成為“燒毀的山”,並用海把它淹沒。

8:10-11 隨著第三枝號響起,有火如同燒著的從天上落下來,這星名叫茵陳(見摩5:7注),使江河泉源(飲用水的來源)的三分之一受污染而變苦,就像尼羅河的水變成血,不可飲用(出7:24)一樣。城邑若遭圍困,城中的人可能會因極度乾渴而被迫投降(見王下20:20;代下32:30;詩46:4)。我們若按字面意義來理解8:10,它可能是指一顆巨大的隕石墜落地球。

8:12 隨著第四枝號響起,日月星的三分之一都黑暗了,黑夜白晝的三分之一都沒有,這種情景與上帝在埃及降下的第九災(出10:21-23)相似。這時星辰還在天上,所以這個審判顯然發生在第六印所描述的天地震動前(6:12-14;但見6:13注所述其他觀點)。出現這種裏暗可能是因為燃燒著的城邑冒出滾滾濃煙,但最根本的源頭在於掌權的羔羊。

8:13 禍哉,禍哉,禍戰,最後三枝號表明,隨著末日臨近,臨到悖逆人類的審判正在不斷加劇。

9:1-12 第三枝號吹響時有大星墜落,象徵古往今來各種戰爭對江河和泉源造成的污染。第五枝號吹響時,一個星從天落到地上(1節),這個星就是撒但,無底坑的使者,名字意為“毀滅者”(見9:11注)。這個異象表明撒但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上帝保持忍耐和克制的時代將要結束,這使悖逆的人類掉進絕望中。

9:1 一個星從天落到地上,這星就是撒但。耶穌的門徒傳道有果效時,耶穌曾看見撒但像閃電從天墜落(路10:18)。在第12章,約翰將看見“大龍”從天上被摔到地上(12:9),他認定那“大龍”就是撒但。有陰間無底坑的鑰匙賜給它,這表明上帝若不允許,撒但就什麼都不能做(參9:4 “吩咐它們”)。然而,有些學者認為這“星”代表一位善良的天使,這節經文和20:1分別標誌著本書中間部分的開始和結束。

9:2-3 墜落的星打開了無底坑,有冒出來,使天空都昏暗了,又有蝗蟲從煙中出來。這蟲災呼應上帝以前在埃及降下的第八災(出10:14-15),也使人想起先知約珥的預言,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珥2:31)有號吹響,引來大批蝗蟲,使地荒蕪。

9:4-6 約翰看見的蝗蟲不會對地上的植物,如草、青物、樹木等構成任何威脅,也不能傷害那些有上帝印記的人(參3:12,7:3,14:1)。蝗蟲的形狀奇特(9:7-9),似乎具有象徵意義。這些入侵者似乎不是真正的昆蟲,而是在撒但率領下(11節)的鬼魔。它們被釋放去折磨崇拜(20節)那些事奉它們的王“毀滅者”的人(見9:11注)。它們像蠍子螫人,但不能使人死亡,死亡反而使受害的人得到解脫。有些人認為蝗蟲象徵軍隊;還有些人認為它們確實是蝗蟲,只是這裏用比喻來形容它們的破壞力。五個月表示上帝利用它們短暫的能力來懲罰那些反對羊的人。

9:7-11 蝗蟲看上去好像、人的臉面、獅子和蠍子,這種描述是謹防讀者把約翰的異象理解為實物的描述。這些形象表明鬼魔力量強大,行動迅速,狡猾、兇殘,能給人帶來強烈的精神折磨。

9:11 亞巴頓、亞玻倫,這兩個詞分別是希伯來話希臘話,意為“毀滅”和“毀滅者”。撒但的鬼魔群發動戰爭,攻擊順從撒但的人類。在本書下文的記述中,撒但被稱為“控告者”,這正是它的希伯來文名字“撒但”和希臘文名字“魔鬼”的意思(12:9-10)。

9:13-21 第六枝號引出的騎兵與第五枝號的鬼魔群相似,它們像和獅子,有胸尾巴能分泌毒液。這些騎兵獲得授權,可以大規模地奪去人類的性命(參5節的“不許……害死”),顯示撒但正在發動戰爭攻擊自己的跟隨者。這些戰士來自幼發拉底河以外,他們的出現暗示約翰如今看見由軍事侵略和戰爭帶來的大屠殺。這些流血事件造成巨大的毀壞,但上帝已對此加以限制: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被殺(15、18節)。這是最後一次有限制的審判和警號,因為最後的第七枝號吹響時,“上帝的奧秘就成全了”(10:7,參林前15:52;帖前4:16)。那時,人再也沒有悔改的機會了(9:20-21)。

9:13-14 上帝面前金壇,這些災禍是為了回應眾聖徒如香一樣獻在金壇上的祈禱(8:4-5)。古代擄掠以色列的亞述人和巴比倫人都是來自幼發拉底大河。在約翰時期,幼發拉底河是羅馬帝國的東部邊界,河外的蠻族,如帕提業等,對羅馬帝國的和平構成了威脅。幼發拉底河象徵牽制著內亂和暴行的力量。幼發拉底河的四個毀滅使者被釋放,就像16:12-16那裏記載河水被抽乾的情況一樣,將導致空前的殺戮和苦難。

9:16-19 二萬萬,二萬萬馬軍是一支非常龐大的軍隊,但數量仍不如敬拜羔羊那無數的群眾(7:9)。像無底坑上來的蝗蟲一樣(9:1-12),這支騎兵是由鬼魔組成的。這些騎兵的馬,頭好像獅子頭,尾巴像蛇。但上帝忠心的僕人有能力把這兩種死敵都踐踏在腳下(參詩91:13)。(撒但就是那“古蛇”,12:9;見創3:15。)紅色、藍色(像紫瑪瑙)和刺鼻的黃色硫磺,從馬的中噴出來,反映騎士胸的顏色。從口中出來之物象徵言語的力量,這些言語或是公正的審判,或是欺騙和毀滅,正如幼發拉底河在16:12-14再次出現時的情景一樣。鬼魔的騎兵引誘人類的軍隊打仗,藉此殺害他們。有些人認為這二萬萬馬軍象徵一支十分龐大的真人軍隊。

9:20-21 不悔改,悖逆上帝的人已經受到自己所膜拜的鬼魔折磨,但倖存者在這些最後的號角吹響時並沒有引以為戒。這表明罪人已全然敗壞(另見16:9、11、21,20:7-10)。基督給他們悔改的機會,但他們每一次都拒絕,寧願跟從撒但。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走……的偶像,用金屬、木頭、石頭製造的偶像無知又無能,既不能保護人,也不能拯救人。在巴比倫王被殺,國土被奪去的那個晚上,但以理也曾這樣說過(但5:23;參詩115:4-8,135:15-18;賽44:12-20)。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