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聖經中的教會與以色列(Iain Duguid)

The Church and Israel in the Old Testament

作者:Iain Duguid

誠之編譯自:http://www.ligonier.org/learn/articles/the-church-and-israel-in-the-old-testament/

起初,上帝創造亞當和夏娃,讓他們成為一個敬拜團體:祂要做他們的神,他們要做祂的子民。然而,墮落破壞了亞當夏娃之間以及與他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這種分裂在該隱謀殺他的兄弟時在下一代進一步加深。這條由該隱的譜系所開啟的背離上帝的軌跡,終結於敬拜偶像的巴別社群(創十一章)。與此同時,一脈由真敬拜者所組成的譜系,從塞特開始,一路延伸至亞伯蘭(亞伯拉罕)。上帝應許亞伯拉罕,他必成為大國,並且應許,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得福(創十二1-3)。

上帝應許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祂要塑造他的十二個兒子,使他們成為一個和諧敬拜的「多族」(字面直譯是:萬國的社群,community of nations, ESV譯為company of peoples;新譯本譯為「大族」),而這個群體會有一個新的名字:「以色列」。很有意義的是,這裏用來表示「群體」的希伯來字是qāhāl,《舊約》希臘文譯本通常譯為ekklēsia,也就是「教會」。當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來到西奈山,這個敬拜群體的目的就達成了。上帝在西奈山宣告,以色列民是祂所寶貴的產業,一個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出十九5-6)。上主應許,祂要住在以色列人當中,作他們的神(出廿九45)。但是以色列百姓在委身於這個聖約關係之後,沒過多久,就離棄了上主。當摩西還在西奈山山頂領受從上主而來的命令時,在山腳下的以色列百姓,就為自己鑄造了偶像。從一開始就很清楚,這個「聖潔的國度」完全沒有能力活出他們的呼召。

先知為我們展現了以色列其餘的歷史:雖然上帝以信實對待他們,他們卻是敗壞而悖逆的兒女(賽一2),一個淫亂的妻子(何一~三章)。這個不忠不信的傳統由北國和南國均分共享:以色列和猶大是來自同一個家庭的一對乖僻的姐妹(結十六、廿三章),他們都要面對滅亡和被擄的懲罰(結四4-6)。上主無法住在此等不潔的民當中。祂棄絕了祂所揀選的位於耶路撒冷的居所,把祂的百姓交在巴比倫敵人的手中(結八~十一)。

不過,以色列在被擄中被毀滅,並不是這個故事的結局。因為上主已經把自己的名和以色列綁在一起,祂必要恢復這個國家,以免祂的聖名在列國當中被褻瀆(結廿14)。在西奈山所賜下的應許必要得著應驗(耶卅三20-21),因此,上主會恢復以色列和猶大這兩個國家,使它們重新合為一體,由以色列各支派所組成(耶卅一1),由一個君王來治理(結卅七16-22)。而最重要的應許是以色列會有一個屬靈的轉變,在新的約之下,靠著上帝澆灌祂的聖靈(結卅六22-28),上帝會使他們成為一群新的百姓。他們原本冷漠無情的心會改變,變成一個新心(耶卅一31-33)。這個新以色列會成為上帝的僕人,外邦人的光,為列國帶來醫治(賽四十二6、10)。然而,這個在以賽亞書四十~四十八章裏所描繪的「新以色列」仍然是一群有掙扎和軟弱的百姓,他們需要不斷的勸誡,去追求順服,也需要得到鼓勵,信靠上帝對他們的信實之愛。想要成就上帝的目的,就需要另一個、更好的以色列。這個僕人會取代以色列的地位,完成舊以色列所無法成就的,完成她把光帶給列國的呼召(賽四十九6)。

這個僕人「以色列」,在耶穌基督的位格上具體化為人形。從祂出生的一刻起,祂就在「重演」以色列的歷史。祂下到埃及,好成為上帝從埃及呼召出來的真兒子(太二15,引用何十一1)。正如以色列經過紅海,耶穌也通過了洗禮的水(太三)。然後,祂在聖靈的引導下,進入曠野,面對以色列曾經經歷的、卻未能堅忍到底的同一個試探(太四)。在祂傳道工作的一開始,耶穌頌讀了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2節,宣告聖經已經應驗在聽眾的耳中了(路四18-19):祂就是那位所應許的僕人,神的靈在祂身上。作為新以色列,耶穌完美地履行了律法的命令。祂的血設立了耶利米所翹首期盼的「新約」(路廿二20)。耶穌成全了上帝原初為人類的聖潔所作的設計,親自體現了先知所尋找的新以色列。

既然耶穌基督自己就是新以色列,所有因信與祂聯合的人也會被併入這個「神的以色列」(加六16)。祂是真葡萄樹(《舊約》給以色列的典型圖像),我們是祂的枝子(約十五)。因為基督是上帝的殿的房角石,與祂聯合的人就成為這個殿的活石(彼前二4-5)。我們可以用《舊約》裏形容以色列相同的詞彙來形容這個新以色列:在基督裏,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彼前二9-10)

如此,成為此新聖約的以色列,其要件不是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而是與亞伯拉罕同享悔改與信心的人(路三8)。上帝的這群新百姓,同時包括了猶太人和外邦人(加三28),都要被嫁接到新橄欖樹——基督/以色列身上(羅十一17-24)。這不是說上帝已經遺忘祂對亞伯拉罕肉身後裔的應許(羅十一1)。斷乎不是!但不是所有從以色列生的,都是這個新以色列的一部分(羅九6)。隨著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猶大(南國)、撒馬利亞(北國),以及地極,先知書裏所應許的「以色列的復興」就得到了實現,從而最終將上帝的光照在外邦人身上(徒一8)。

在啟示錄裏,約翰聽見上帝的百姓被形容為是由以色列十二個支派所組成的、一個有十四萬四千人的群體(啟七4-8)。不過,當約翰再次觀看,他發現到這同一個有無數人群的群體是從各族、各民而來的(啟七9-12)。上主的新婦(《舊約》給以色列的圖像),就是教會,如今不會再被她的罪所玷污,而是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廿一2)。到那日,上帝給以色列原始的目的和計劃,就是祂要擁有一群合一的、聖潔的、屬祂的百姓,最後會在基督與祂的教會的婚禮中得著應驗。

3 thoughts on “舊約聖經中的教會與以色列(Iain Duguid)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