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ONE 卷一
LUKE 1:1~9:56 Study 1~25
路加福音一1~九56
引言
這卷福音書,從其風格及語法,可證明是一位希臘醫生所寫,他也是使徒行傳的作者。而且如後一卷書所示,他曾是保羅的旅伴。惟有「所親愛的醫生」路加,才適合這些條件。而且,他若不是一個有名望的人物,也不是這卷書實際的作者,那麼,人們就不會因此而將這卷福音派當作是他寫的了。
至於使徒行傳的敘述突然中止最可能的解釋是:路加要將這卷書的資料記述到最近,而且使徒行傳結束時,保羅仍在羅馬第一次監禁期間。這樣可以推斷使徒行傳是主後62年寫的,而福音書則至遲要比它早一、二年。
這卷福音書特別注重主耶穌的人性,不過也用堅定的語調見證祂的神性(例如,參見十21、22;廿四26,49)。祂對於受苦者和失喪者,對於被輕視者與被遺棄者的同情,都清晰可見,而且對於福音的普世性,要將它傳給撒瑪利亞人和外邦人,正如傳給猶太人一樣,都特別加以強調。書中對救恩的白白施予,和不可能靠功勞得救的教訓,都一再地出現(例如:十五11~32;十七7~10;十八9~14;廿三39~43)
綱要
一1~二52 耶穌和施洗約翰的誕生及童年
三1~四13 施洗約翰的傳道;主的受洗與受試探
四14~九50 主在加利利的傳道
九51~十九28 主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十九29~廿一38 最後幾天公開的教導
廿二1~廿四53 主最後的晚餐,被捕,受審,死亡與復活
另參:
路加福音─使徒行傳的神學(Luke-Acts, Theology of)
□Study 1 Luke 1:1~25

研經題目:
1. 施洗約翰所負的使命是什麼?他的偉大,其本質為何?(15節)比較76,77節。
2. 撒迦利亞受罰的原因為何?(20節)什麼原因讓他不敢相信天使所說的話?你是否也面對類似的不信的試探呢?撒迦利亞為何應當相信?我們為何也應當相信呢?
3. 1~4節。這些經文對於:(a) 路加寫作資料的來源;(b) 對提供可靠的記錄,他賦予了什麼樣的重要性?(c) 他寫這本福音書的目的為何?他告訴了我們什麼?
注:
3節。「大人」(Most Excellence)的稱呼,暗示提阿非羅可能是一位高級官員,他大概不是基督徒,但對基督教已有若干知識和興趣。
補充:
路加福音的神學主題:上帝的計劃
Major Theological Themes of Luke: The Plan of God
關於上帝的計劃的經文集中在耶穌幼年時期﹐說明路加如何看重這個主題:
1:14-17, 31-35, 46-55, 68-79; 2:9-14, 30-32, 34-35; 4;16-30; 13:31-35; 24:44-49
這個主題在時間上的基本結構﹐就是應許和應驗。
應許的時代從《舊約》一直延續到施洗約翰(7:28;16:16-17)
應驗的時代從耶穌的事工開始﹐一直到祂的再來(17:21-37; 21:5-38; 24:43-49; Acts 2:14-39; 3:14-26)
雖然耶穌帶來應驗的時代﹐但是外邦人更願意接受此信息﹐以色列國也有些忠心的餘民做出了回應(Lk 2:34; 3:4-6; 4:25-27; 7:1-10; 10:25-37; 11:49-51; 13:7-9, 23-35; 14:16-24; 17:12-19; 19:41-44)
從許多經文突出在「今天」發生﹐可以解釋路加很強調應驗:2:11; 4:21; 5:26; 13:32-33; 19:5, 9, 42; 23:42-43
施洗約翰是兩個世代的橋樑。他宣佈自己不是基督﹐將帶來聖靈的那位才是基督﹐因為聖靈是應驗的記號(3:15-18)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4 序言。本書的序言在希臘原文中是一個單元長句,是第1世紀希臘文著作中的上品,顯示出路加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功底(參3:1-2;徒1:1-2)。
1:1-2 在希臘原文中,對提阿非羅的稱呼是放在第3節末。這兩節的開頭有一個連接詞 “既然”(“既然有好些人提筆作書…… ”),交代了路加的寫作目的。大人是對官員(參徒23:26,24:2,26:25)和社會高層人士的稱呼。有好些人,可能包括各卷福音書的作者以及其他人。所成就(《和修》“所實現”),強調耶穌的傳道實現或應驗了《舊約》中的預言。這些著述的原始資料來自傳道的人和親眼看見這些事的人,尤其是十二使徒(6:13-16)。傳給在希臘文中是一個專用術語,表示承襲傳統。道,即上帝的啟示。
1:3 路加之所以有資格寫福音書,其中一個理由就是這些事都是他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按著次序指按照邏輯順序(參徒11:4)。
1:4 路加寫作本書的目的,是為了使提阿非羅能夠知道他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相比憑記憶的口頭宣道,成文的《聖經》更能使信徒確切地掌握所學之內容。
1:5~2:52 嬰孩時期的故事。這個段落的開頭(1:8-23)與結尾(2:21-52)的故事都發生在聖殿裏,形成文學上的首尾呼應結構,表明敍述的完整統一。
1:5-25 預言施洗約翰誕生。在耶穌時代,大多數猶太人相信,聖靈已有四百多年沒有在以色列工作,因為自先知瑪拉基以後,以色列就再也沒有興起過先知。如今,上帝再次臨格于祂的百姓。
1:5-7 關於施洗約翰出生的預言,發生在被稱為猶太王(見太2:1注)的大希律統治期間。主前40年,羅馬冊封希律為王。主前37~主前4年,希律統治猶太、加利利、撒瑪利亞、比利亞和以土買。這裏的 “猶太” 是泛指猶太人居住的土地,而不是特指羅馬帝國的一個省份。亞比雅班,祭司分成24個班次在聖殿裏服侍,每個班次一年服侍兩次,每次一周。大節期(逾越節、五旬節、住棚節)期間,所有班次都要參與服侍。路加把焦點放在祭司撒迦利亞及其妻子伊利莎白身上。路加記載說,他們都是義人,在一切誡命禮儀(《和修》“一切誡命和條例”)上無可指摘,此外,他們沒有孩子,因為伊利莎白不生育。當時的人認為沒有孩子可能是他們犯了什麼罪,其實,上帝要在他們身上彰顯祂的權能和智慧的安排。
1:8-10 撒迦利亞照祭司的規矩掣簽被選中,正在聖所裏面服侍。聖所外面的眾百姓正在禱告(見 “導論:關鍵主題”)。
1:12 驚慌害怕是人面對天使與聖者顯現時特有的反應(參29-30節、65節,2:9)。
1:13-14 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儘管經文沒有記載撒迦利亞祈禱的具體內容,但他的禱告很可能至少包括兩個祈求:撒迦利亞應該一直在為整個以色列民族代求;此外,他顯然也會為另一件事祈求,就是想要得一個孩子,正如13節所表明的(參25:21,30:22;撒上1:10-17)。多年來,撒迦利亞為了得子肯定祈禱過無數次,現在祈禱終於得蒙應允。撒迦利亞和伊利莎白都歡喜快樂,既因為他們有了兒子承歡膝下(參路1:25),還因為(15節,原文在該節開頭有 “因為” 一詞)上帝將要藉著他們的兒子行大事。
1:15 淡酒濃酒都不喝,表示約翰的生活方式(禁欲)類似於《舊約》中的拿細耳人(民6:1-3)。約翰從母腹裏就被聖靈充滿(路1:41),顯示上帝裝備他做傳道的工作,同時也表明約翰在出生前就很獨特。約翰在出生前,上帝就以不尋常的方式使他經歷了重生。
1:16-17 回轉,這個詞在原文中用了兩次(16節 “回轉”,17節 “轉向”),形容方向的改變,通常有悔改的意思(參徒9:35,11:21,14:15)。關於約翰和以利亞之間的關聯,參路9:8-9、19;參以下經文注釋:太11:14,17:1-13,17:10-13;約1:20-21。心志(《和修》“精神”;原文直譯:靈)和能力這兩個詞經常連用(如:4:14;徒1:8,10:38;羅15:13;林前2:4;弗3:16;帖前1:5;提後1:7),因為聖靈為傳道事工賜下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參路3:4 “預備主的道”。
1:18 我憑著什麼可知道這事呢?撒迦利亞要求一個憑據,以證實天使的預言(見13節,1:20注)。
1:19 我是站在上帝面前的加百列,這個令人震驚的“職務說明”,肯定了加百列是一位極其忠心、聖潔,又能勝重任的天使(參但9:21)。
1:20 你必啞巴(原文或譯:你必沉默),加百列給他的這個記號既是恩慈,也是責罰。結果撒迦利亞變成了啞巴(62節),他可能同時變成了聾子,見1:62-63注。但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確定應許必會成就。
1:22 啞巴希臘原文是kōphos,表示 “啞” 或 “聾” 的意思,但具體意思要根據上下文而定,有些證據顯示,有時它表示“又聾又啞”的意思(見1:62-63注)。
1:24-25 不清楚伊利莎白為什麼要隱藏五個月,但這樣可以使她懷孕的事隱瞞一段時間,也可以使她有時間敬拜上帝(25節),為這個特別的孩子做好準備。把我在人間的羞恥除掉,不育被視為一種羞恥(參創30:23;賽4:1)。
1.施洗约翰所负的使命是什么?他的伟大,其本质为何?(15节)比较76,77节。
使命:传悔改的道,使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他们的神;行在主的前面,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预备主的道路;应验旧约的预言。
施洗约翰的伟大,其本质:神预言、预定的,在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是圣灵的工作–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是因为他是“旧约”最后的一个先知(比较7:28,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他的出现,正式引进了弥赛亚的时代。“在主面前”代表上帝的拣选与赞许。施洗约翰虽然很伟大,但是比起主耶稣,却又显得渺小(参3:16)。与新约圣徒比起来,他也不如(7:28)。因为新约圣徒是生活在天国已临的世代,是更荣耀的;这说明了耶稣降生后,宇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秩序。
2、撒迦利亚受罚的原因为何?(20节)什么原因让他不敢相信天使所说的话?你是否也面对类似的不信的试探呢?撒迦利亚为何应当相信?我们为何也应当相信呢?
撒迦利亚受罚的原因:怀疑、不信神的应许会成就【质疑并列举质疑的原因】。
让他不敢相信天使所说的话的原因:以常例看这件事情,现实是他与妻子年纪老迈,并且以利沙伯本来还是不能生育。
我有时也面对类似的不信的试探,现实、经历会时时左右我的思想。
撒迦利亚应当相信:因为他是祭司,该拥有比常人更敏锐的看见和更多的信心,而且已经看见了向他显现的天使和天使带来的神的应许,即使他在怀疑是否是撒旦化作的光明的天使他也应该想到这是至圣所,撒旦是不能进来的。
我们也应当相信:因为我们是已经蒙神拯救的人,在基督已经得着救恩,并拥有了完备《圣经》【神的话语】的新约中的基督徒。
3. 1-4节。这些经文对于:(a) 路加写作资料的来源;(b) 对提供可靠的记录,他赋予了什么样的重要性?(c) 他写这本福音书的目的为何?他告诉了我们什么?
(a) 路加写作资料的来源: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他的;是确实的。路加是搜集各方面的资料,详细考察才写成的(有人猜测他一定曾经访问过马利亚,因为唯有他记录了耶稣小时候的事,例如,路2:47-52)。现代许多学者对路加所记载的,给予高度的评价,许多考古证据也说明他的记载的翔实。这证明耶稣基督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是证据确凿的。给他帮助最大的,当然是耶稣的门徒(路6:13-16)和跟随过耶稣基督的妇女(路8:3)。路加可说是教会史上第一位历史家、编辑兼作家。“按次序”,未必是指时间顺序,而是按照路加心中的逻辑或神学次序。因为他关心的不是事件发生的时间,而是其意义。
(b) 对提供可靠的记录,他赋予了:【自己也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的】重要性;
(c) 他写这本福音书的目的:让收信人提阿非罗大人【知道自己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特点:有目的性的给收信的人的,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的,按着次序写的。 他告诉了我们:我们所学之道都是确实可信的。【提后3:16】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以马内利!
赞赞
1. 施洗約翰的使命是為耶穌基督預備道路,“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主他們的上帝”,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他的偉大是因為他是舊的約的最後一位先知(7:28,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直接作彌賽亞的先鋒,引進了彌賽亞(新的約)時代。施洗約翰雖然很偉大,但是比起主耶穌,卻又顯得渺小(參3:16)。與新約聖徒比起來,他也不如(7:28 然而神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因為新約聖徒是生活在天國已臨的世代,是更榮耀的;這說明了耶穌降生後,宇宙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秩序。
2. 撒迦利亞受罰的原因是因他不信天使向他傳達的信息(20節),他是用人的眼光去看我們人生裏發生的問題。撒迦利亞是很敬虔的信徒都會有不信的時刻,更何況我們,也會面對不信的試探。撒迦利亞應該相信,因為出於上帝的話,一句也不會落空。凡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不帶著能力的。祂的話絕不徒然返回。因此我們也應當相信。
3. 路加搜集各方面的資料,詳細考察才寫成的(有人猜測他一定曾經訪問過馬利亞,因為唯有他記錄了耶穌小時候的事,例如,路2:47-52)。現代許多學者對路加所記載的,給予高度的評價,許多考古證據也說明他的記載的翔實。這證明耶穌基督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是證據確鑿的。他寫這本福音書的目的是要人知道基督教信仰所傳揚的耶穌基督和祂的事跡都是真實的。他要我們認識上帝的救贖計劃,祂如何透過耶穌拯救世人。
赞赞
1.使命: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他们的神;预备主的道路,使神的百姓因罪悔改,明白救恩。
本质:因被圣灵充满而伟大,因是至高者的先知而伟大,皆因连于神的缘故。
2.受罚原因:不信将会有一个孩子,因为夫妻二人,年纪老迈。为何?因为是主的使者向撒迦利亚显现,向他传递这个好消息,换句话来说就是代表神亲自向我们说话(经上的话,句句都是出于神自己)。
3. a.之前众使徒提笔做作书,传道之人传下来;b.从头都详细考察了,提供了可靠性;c.为了让提阿非罗大人知道他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