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咒詛詩?來自慕瑞的十個幫助
What do we do with the imprecatory Psalms? Ten helps from David Murray

作者:Andrew Compton
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的女子啊,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有福! 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詩137:8-9)
任何基督徒,只要他對整本聖經有最崇高的看法,將聖經視為基督教會的準則,都會對詩篇裏的咒詛和咒罵的措詞感到坐立難安。上帝不是要我們愛仇敵嗎?基督徒怎能把這樣的措詞掛在嘴邊呢?詩篇裏有一些篇章已經是否與基督徒無關了呢?
在這本新書,Sing a New Song: Recovering Psalm Singing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Reformation Heritage Books, 2010) 裏,大衛·慕瑞(David Murray)貢獻了大有裨益的一章,討論「基督徒的咒詛?」(111-121頁)。這章篇幅很短,但卻包含了許多深刻的洞見。
慕瑞首先提到,他認為閱讀咒詛詩有哪些錯誤的方法。雖然有些人訴諸救贖歷史的不同時代、詩人也會犯罪、咒詛的是魔鬼而不是人、這是預言文體而不是禱告、是一種誇張手法等等,但是慕瑞覺得,這些理由都有點牽強。他提出十條「幫助」(helps)來取代這些看法,幫助我們理解這些詩篇,盼望這會讓我們更明白這些詩篇,也唱得更好。
1. 這些詩篇是從首次福音應許而來的。詩篇的咒詛,根源於對蛇的咒詛,乃是伴隨著創世記三章15節的首次福音宣講(protoeuangelion)。慕瑞說,咒詛詩基本上是對上帝的禱告,求祂信守祂的話和屬性,祂是公平和聖潔的上帝:「上帝啊,請忠於你自己的應許,咒詛那些咒詛我的人。」
2. 大衛寬恕的品格。一般說來,聖經把大衛描繪為「一位為他仇敵禱告的人,並努力善待他們」。雖然慕瑞沒有進一步評論,他的意思是這種描繪理當為我們創造一種釋經上的信心。大衛在他自己的頭腦裏必然已經調和了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立場,因此我們也應該用一種開放的態度來看待這些詩篇,聆聽它們如何與那些表達愛仇敵的經文互相調和。
3. 君王代表著上帝。慕瑞解釋說:「君王是上帝的代言人,上帝的名聲和君王是綁定在一起的。觸犯上帝膏立的君王就等於觸犯上帝。」因此詩人不是企圖用人的方法去報復對人的冒犯,而是呼求上帝對觸犯上帝自己而施行神聖的報復。
4. 新約聖經多次引用。《新約》引用了幾處咒詛詩,而且是「毫無保留,或未加限定」的引用。慕瑞引用這個材料來提醒我們,《新約》信徒從基督信仰的一開始就常常用咒詛詩來禱告(作為一個旁註,G. K. Beale在他一本精彩萬分的超短小冊裏,提到《新約》聖經如何使用咒詛詩:The Morality of God in the Old Testament。高度推薦!
5. 《新約》的咒詛。這和《新約》對咒詛詩的用法有關。但是慕瑞證明了《新約》提供了自己的一些咒語(例如:加一8-9,五11-12;提後四14;林前十六22)。雖然今天有許多人採用一種馬吉安異端(譯按:指割裂《舊約》和《新約》,認為兩約的上帝不是同一個上帝)的方法來讀《舊約》和《新約》,慕瑞卻提醒我們,「兩約聖經都同時說到上帝的公義和上帝的仁愛。……」
6. 奠基在公義之上。雖然在我們生活的時代裏,有仇報仇並不是司法對策的最前沿,慕瑞卻提醒我們,聖經的公義是以報應為基礎的。上帝的公義必須得到補足(satisfied)。慕瑞解釋說:「咒詛詩的實質是:公義必須成全,無辜義人的沉冤要得昭雪。」這也是《新約》聖經的一個主題(路十八1-8)。
7. 願祢的國降臨。「聖經的咒詛詩反映出上帝百姓對上帝國度的熱心,以及他們恨惡罪與邪惡的熱情……上帝的國度是通過打敗和毀滅競爭的國度而降臨的。」慕瑞繼續說到:「這真正的意思是祝福和咒詛是一個銅板的兩面。對那些受冤屈的人的憐憫,必然會包含對邪惡的義憤(太廿三章)。」慕瑞在結論裏引用派博(John Piper)的一段很有幫助的話說:「咒詛詩的禱告不應該是我們對邪惡最先的反應,而是最後的反應。」其他類型的禱告優先,在上帝國度裏,其他的視角在我們念及其他人時,必須佔優先地位。然而,渴望上帝國度的降臨,會伴隨著渴望上帝國度的完滿(fullness)。如果我們盼望上帝國度的完滿,就不能不渴望邪惡被毀滅,這是上帝國度完滿的一部分。
8. 伸冤在上帝。值得注意的是咒詛詩不是述說詩人如何為自己伸冤(注意,即使是在以色列定居迦南地和約書亞的聖戰(herem [חֶרֶם] warfare)裏,精明的讀者也會留意到,這不是人類發明的種族屠殺。再次,畢爾(G. K. Beals)在他的小冊( The Morality of God in the Old Testament)裏有很好的論述。慕瑞解釋到,「咒詛詩是向上帝的禱告,祈求祂伸冤報應。詩人不是自己伸冤,而是把這個處境交託給上帝。」
9. 審判是為了救贖。慕瑞提到,咒詛詩經常是以罪人的益處為中心的:「上帝經常用審判使罪人歸向自己。」慕瑞引用的經文包括詩篇八十三篇16節;但以理書第四章;和使徒行傳十三章9-12節。慕瑞引用了路德的一句很長的話,說明我們為基督仇敵的禱告有兩方面:一方面,祈求他們在破壞屬基督的人的努力上會失敗;另一方面,也祈求他們自己會歸信基督。
10. 指向基督。基督自己最完美地唱出了咒詛詩的語言,祂有一天會回來,摧毀一切罪惡和對父神旨意的反對,並最終成全上帝對來世的完美統治。因為基督是咒詛詩的完美歌者,我們可以有信心「耐心地等候上帝成全祂的應許,儘管目前惡人正在得勝,神的百姓正在受苦。」
總之,當我們在解讀詩篇中的咒詛詩時,慕瑞提供了一些很重要的論點,供基督徒思考。當然,對這些論點我們都可以提出反對意見。當我在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時,想到了一些可能的回應。不過,我也想到了對每個批評的一些答辯,來接受慕瑞的回答的實質內容,即使我必須緩和或微調十個「幫助」這樣的說法。如果慕瑞這章可以寫得更長一些,也許他會把這些幫助說得更詳細一些。不過,就它們目前的內容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討論方向,也是對這個問題的一些回答的初步嘗試。
此外,慕瑞所認為的「錯誤的解答」,不是都會同等地誤導人。與這裏相同,當然有些例外,這些論證的一些較佳的版本,的確可以提供一些解釋的亮光。尤其是救贖歷史時期的轉變,也就是在摩西之約下的土地-預表,的確為上帝忿怒的「闖入」(intrusion;或譯為「介入」)提供了一個舞台(譯按:指上帝在末世的審判提早在舊約時代讓人看到,這是借用自Meredith Kline的措詞)。
慕瑞的這章是一個很有用的資源,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幫助。我們必須牢記,在如何閱讀並詮釋詩篇咒詛詩的語言時,我們不是第一代基督徒。有許多基督徒前輩已經提供一些基礎,讓我們對這些具有挑戰——卻榮耀上帝——的經文,提供進一步信靠上帝的回應。資源是很豐富的,所以就拿起來讀吧!
R. Andrew Compton
Christ Reformed Church (URCNA)
Anaheim, CA
另參:
我們該用咒詛詩禱告嗎?
一个有关“如何對待咒詛詩?來自慕瑞的十個幫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