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 哥林多後書1:1~11 (1.11.29)

2 CORINTHIANS Study 1~14

哥林多後書 14

引言

這卷書信是保羅離開以弗所之後(徒廿1、2),在馬其頓寫的(二13,七5,八1,九2~4)。提多完成了在哥林多的一樁任務回來時,保羅曾與他會面。他的報告,特別是關於教會讀保羅所寫那一封嚴厲的信的欣然接受與所採取的行動,使保羅的焦慮大大地緩和了(二3,4;七5~16)。但是還有別的事情使保羅感到無比的關切。在那個教會中,有一小撮人反對他,他們的影響力由於那些猶太籍之基督徒的到來而增強了;那些猶太籍基督徒自稱屬於使徒階級,並用假偽的間接諷刺企圖破壞保羅的威信。

整卷書信都蕩漾著強烈的感情——有時愛如火焰般熾熱,又是憂愁又如千斤重擔,有時又義憤如焚。它是保羅致教會的書信中最富個人意味的,因為他個人的正直,他對他所帶領歸主之人的愛心,以及他奉派為使徒的確實性,都受到人懷疑,使他傷痛萬分。他也十分清楚知道仇敵對他的攻擊,其實就是攻擊他所傳的福音(十一1~5)。因此他不惜作猛烈的抗辯。

這卷書信可分為一~七章,八~九章,和十~十三章三大段。頭一大段的主題是論保羅所作基督執事之性質——其神聖的榮耀和能力(二12~四6);其在人這方面的軟弱及最後的報賞(四7~五10);其動機、信息及方法(五11~六10)。八、九章的主題是論保羅所籌劃的募捐事宜。他指出基督徒捐錢的動機和所蒙受的福氣。在結尾的幾章中,保羅覺得要表白自己之為人是出於不得已,並且藉此使他的讀者們知道誹謗他的人虛偽到什麼程度。在這幾章裏面,使我們可以洞悉使徒的品格,這是我們在別處聖經中所見不到的。這幾章聖經中也包含對於軟弱的人所作的應許,以及極其需要的警惕,以識破撒但狡猾的假冒伎倆。

綱要

一1 ~11‎‎‎ ‎‎‎ ‎‎‎ ‎‎‎ ‎‎‎問安:保羅為最近遭遇患難所得的安慰而感恩。

一12 ~二11‎‎‎ ‎‎‎   保羅為‎‎‎別人指摘他反覆不定而為自己辯護,並且說明他為什麼沒有到哥林多來。他勸他們赦免那個犯罪的人。

二12~六10‎‎‎ ‎‎‎ ‎‎‎ 基督執事之性質。

‎‎‎ ‎‎‎ ‎‎‎ ‎‎‎ ‎‎‎ ‎‎‎ ‎‎‎ ‎‎‎ ‎‎‎ 二12~四6‎‎‎ ‎‎‎ 福音的勝利和榮耀

‎‎‎ ‎‎‎ ‎‎‎ ‎‎‎ ‎‎‎ ‎‎‎ ‎‎‎ ‎‎‎ ‎‎‎ 四7~15‎‎‎ ‎‎‎ ‎‎‎ ‎‎‎ 屬天的寶貝放在瓦器裏。

‎‎‎ ‎‎‎ ‎‎‎ ‎‎‎ ‎‎‎ ‎‎‎ ‎‎‎ ‎‎‎ ‎‎‎ 四16~五10‎‎‎ ‎‎‎ 在所不見和永遠的事上所得到的鼓勵和報賞。

‎‎‎ ‎‎‎ ‎‎‎ ‎‎‎ ‎‎‎ ‎‎‎ ‎‎‎ ‎‎‎ ‎‎‎ 五11~6;10‎‎‎ ‎‎‎ 和好的職分:其激勵、信息及其要求。

六11~七4‎‎‎ ‎‎‎ ‎‎‎ ‎‎‎ 懇請哥林多人以愛報愛。叫他們不可以惡相交,卻要追求聖潔。

七5~16‎‎‎ ‎‎‎ ‎‎‎ ‎‎‎ ‎‎‎ ‎‎‎保羅因提多所帶來的好消息而歡樂。

八~九章‎‎‎ ‎‎‎ ‎‎‎ ‎‎‎ ‎‎‎ ‎‎關於捐助猶太窮苦基督徒的事。指出支配基督徒捐款的原則。

十1~十二18‎‎‎ ‎‎‎ ‎‎‎ 保羅針對他在哥林多的仇敵而為自己辯護。

‎‎‎ ‎‎‎ ‎‎‎ ‎‎‎ ‎‎‎ ‎‎‎ ‎‎‎ ‎‎‎ ‎‎‎ ‎‎‎十章‎‎‎ ‎‎‎ ‎‎‎ 使徒的權柄和工作範圍。

‎‎‎ ‎‎‎ ‎‎‎ ‎‎‎ ‎‎‎ ‎‎‎ ‎‎‎ ‎‎‎ ‎‎‎ ‎‎‎十一1~十二18‎‎‎ 保羅的自誇——是受迫而作的一件蠢事,為的是要揭露那些假使徒。

Study 1 2 Corinthians 1:1~11 (1.11.29)

研經題目:

1. 保羅在慣例的問安和介紹之後,便以頌讚之詞作為他這封書信的開端。保羅特別因神本性的哪些方面而頌讚祂呢?你認為在這卷書信中為什麼要特地將它們挑選出來呢?我們從保羅作基督徒的經驗中,關於他個人與神的關係上,能學到任何新的功課嗎?

2. 保羅在這段經文中列舉出哪些理由要哥林多人充分地知道他所受患難的程度呢?他們會從他所受的患難得到什麼屬靈的益處呢(6節)?他們會擔任什麼角色,並且有什麼結果呢(11節)?我們對於那些會遭遇比通常更多苦難的基督徒之支持,忠心到什麼程度呢?

3. 試將這卷書信中慣例的問安語,與其他書信是類似的問安語(例如,加一1)作一比較。保羅根據什麼理由自稱擁有使徒的職分呢?哥林多的教會雖有其缺點,但是保羅怎樣描寫它呢?他為它的肢體祈求哪些福氣呢?這些福氣對於你來說,真實到什麼程度呢?

注:

8~10節。「不要你們不曉得」:意思就是不要「過度低估」。哥林多人曉得苦難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不知道其嚴重的程度。「我簡直對活命已感絕望。是的,當我捫心自問,結局將會怎樣?我心中微聲的答覆是「死」。這就教我不再依靠自己的力量,而單單依靠神了,因為祂能使那些確實已經死了的人復活」(Way 譯本)。

另參:哥林多後書簡介(環聖新譯本)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7:16 保羅為自己正統的使徒身份辯護。保羅新約的職事彰顯了聖靈的工作。

1:1-2 問候。在書信開頭的問候中,保羅以古代書信常用的問候語為基礎,加上一些新的元素。

1:1 作基督耶穌使徒的,見羅1:1注。“使徒” 希臘原文是apostolos,意為 “奉差遣的人”,源自動詞apostellō(“差遣”,在希臘文舊約《七十子譯本》中指被委派的授權代表,以差派者的名義行事(出3:10;士6:8;耶1:7;結2:3等)。關於哥林多城的資料,見 “哥林多前書導論:哥林多古城”。聖徒希臘原文是hagioi,字面意為 “聖潔” 或 “奉獻的人”,指屬上帝的人的身份和生活方式(見林前3:16-17,5:1~6:20;林後6:14~7:1)。

1:2 恩惠在這裏一語雙關,希臘人見面時說 “你好”(希臘文charein),基督徒則說 “恩惠”(希臘文charis)。平安不是指一帆風順,而是指因靠賴上帝的主權和憐憫而有的真正平安穩妥。這種觀念最早見於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見約14:27注)。

1:3-11 序言。保羅的禱告不僅頌讚上帝,也引出下文的主題。保羅經受各種患難,反對他的人因此質疑他的使徒身份;他卻為此頌讚上帝。為了闡明3-7節頌讚上帝的理由,保羅在8-11節講述上帝如何藉著他在亞細亞的經歷教導他,並希望哥林多信徒也能學到同樣的功課。

1:3-11 讚美賜各樣安慰的上帝。保羅通常會在問安之後為歸信者感謝上帝,並總結他為他們所做的禱告(例如,腓1:3-11)。然而,在這裏,由於他在亞細亞的痛苦經歷(8-10節)和最近經歷的抑郁(2:12-13,7:5-6),他專注於自己的處境,並請求他們為自己禱告(11節)。本節包含基督徒的苦難神學:(1) 耐心地忍受苦難會加深我們對上帝品格的欣賞(第3-4節);(2) 苦難促使我們只信靠上帝(第9節);(3) 苦難帶來對基督的認同(第5節);(4) 在我們自己的苦難中經歷上帝的安慰,鼓勵並裝備我們把祂的安慰帶給那些正在經歷任何種類苦難的人(第4、6節)。(BTSB)

1:3 願頌讚歸與,這是猶太人讚美上帝的標準用語,帶出下文的基調和主題。保羅開宗明義,說明他頌讚的那一位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這些稱謂既描述了耶和華與耶穌的關係,也描述了耶穌與祂百姓的關係(“主” 表明耶穌對祂百姓的絕對統治)。安慰是信徒應有的一種整體狀態:上帝立基督為主,彰顯了祂主權和慈愛的統治(參賽40:1),信靠祂的百姓就得享這種安慰。

1:4 我們……我們,本書信中大部分的第一人稱複數(“我們”)似乎只是指保羅自己(見8節;7:5-7);但根據上下文,有時 “我們” 可能包括提摩太(1:1表明他和保羅一同寫這封信)、其他一起事奉的同工(1:19、21)或一般基督徒(5:1-10)。在這裏,保羅大概表明自己既代表使徒,也代表一般信徒。患難既可指外在的環境(4:17,6:4,8:2),也可指內心的狀況(2:4,7:4-5)。叫我們能……安慰,上帝容許基督徒經歷苦難,其中一個目的是讓他們經歷直接從祂而來的安慰,然後以此服事其他人。

1:5 基督的苦楚不是指耶穌為救贖罪人所受的痛苦,那是唯有基督才能承擔的(羅5:8-10,6:10);這裏是指保羅因效法基督,對上帝忠心,並為上帝百姓的緣故而經歷的苦難。

1:6-7 為叫你們得安慰,反對保羅的人堅稱,保羅歷經苦難證明他沒有資格作使徒;但保羅堅稱,上帝藉著他所受的苦難堅固其他信徒。

1:8-11 從苦難中得拯救。無論保羅在亞細亞的毀滅性經歷是什麽性質的(可能是他的“刺”的攻擊,12:7),它相當於死亡,而神的恩典拯救相當於使他從死亡中復活(1:8-9)。保羅被迫放棄他的自恃,採用新的生活指導原則:“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3:5)。這次與死亡的碰撞,促使他比以前更深入地思考信徒死亡的性質和後果(5:1-10)。(BTSB)

1:8 從前在亞細亞遭遇苦難,可能指保羅在以弗所遭遇的苦難(林前15:32),但所受的具體苦難和地點不詳。保羅在亞細亞被壓(希臘原文bareō,“被重擔壓下”)和指望都絕了,指向4:8和4:17的信息(見4:17-18注)。

1:9 必死的(原文直譯:判了死刑),對保羅來說,他所受的苦難之深重,無異於被君王或法官判處死刑。

1:10 《聖經》中的指望(原文直譯:盼望)是信心的表現和結果,它不是個人一廂情願的想法,而是基於以往對上帝信實的經歷(9節),完全確信他對未來的應許(10節)。

Study 1 哥林多後書1:1~11 (1.11.29)》有2个想法

  1. 1. 保羅在慣例的問安和介紹之後,便以頌讚之詞作為他這封書信的開端。保羅特別因神本性的哪些方面而頌讚祂呢?你認為在這卷書信中為什麼要特地將它們挑選出來呢?我們從保羅作基督徒的經驗中,關於他個人與神的關係上,能學到任何新的功課嗎?
    答:保羅頌讚父神是:1) 發慈悲的父;2) 賜各樣安慰的神。保羅特別提到這兩點,是因保羅在本書信中反覆論述患難的主題(例如:1:8-10,2:12-23,7:5-6,11:23-33),也包括“超級使徒”(11:5)對他的攻擊,他描寫了他如何在逆境中得到上帝的拯救與安慰。從保羅的經驗,我們知道作基督徒不代表必然會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反而因此會遭到福音敵人的攻擊(1:5,“基督的苦楚”)。但是上帝給基督徒的應許是在各樣苦難中,上帝都與信徒同在。基督在十字架上經歷了終極的苦難和折磨,並且在祂復活的統治下,極大地安慰了祂的子民,而我們的苦難正是我們與基督聯合的證據。上帝未必改變信徒的處境,但卻賜給他們勝過苦難的能力與忍耐,使他們在患難中仍然得以彰顯上帝的能力與榮耀。
    2. 保羅在這段經文中列舉出哪些理由要哥林多人充分地知道他所受患難的程度呢?他們會從他所受的患難得到什麼屬靈的益處呢(6節)?他們會擔任什麼角色,並且有什麼結果呢(11節)?我們對於那些會遭遇比通常更多苦難的基督徒之支持,忠心到什麼程度呢?
    答:保羅要哥林多人認識他所受的困難,好叫他們:1) 可以從保羅在患難所得的安慰而得到安慰、得到堅固,2) 並可以忍受保羅他們所受的苦楚,3) 然後可以去安慰其他遭患難的人。他們擔任的是代禱者、支持者的角色,他們用禱告支持保羅,使他在上帝面前蒙恩。對於遭受大患難的基督徒,我們的支持往往太少,實在是虧欠了愛鄰舍如己的誡命。
    3. 試將這卷書信中慣例的問安語,與其他書信是類似的問安語(例如,加一1)作一比較。保羅根據什麼理由自稱擁有使徒的職分呢?哥林多的教會雖有其缺點,但是保羅怎樣描寫它呢?他為它的肢體祈求哪些福氣呢?這些福氣對於你來說,真實到什麼程度呢?
    答:保羅說他是“奉神旨意”作使徒的,而不是自封的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提到,復活的基督親自向他顯現;加拉太書也提到因著上帝的恩典將基督啟示在保羅心裏,叫他作使徒(林前15:9;加1:15)。對於一個有許多缺點的教會,保羅卻用“神的教會”、“聖徒”來描寫會眾,這是何等富有憐憫的語詞。他所求的是有恩惠平安從聖父、聖子歸與他們。我們的確蒙了恩典,是我們所不配得的恩惠,可以與神和好,可以來到祂寶座面前敬拜祂、向祂祈求。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