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簡介

誠之摘自環球聖經公會《聖經新譯本》
一、作者與受書人
作者:保羅。受書人:哥林多教會,是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建立(徒18章)。
二、日期與地點
寫作日期:主後56年,地點:馬其頓。
三、內容剖析
(一)問安與感恩
保羅宣稱自己是因神旨意被召作使徒,因為有人質疑他的使徒身分。但是他在澄清誤會之先,仍然感谢神,因為經歷患難的益處(1:5~6),同時在患難中,一同經歷神安慰拯救,並禱告的果效(1:7、11)。
(二)澄清誤會
因為保羅改變探訪哥林多的行程,有人就說他善變,於是他解釋改變行程是希望不因上次到訪的不快將嫌隙擴大(1:23~2:1)。況且,導致不快的人既已受懲治,何必要他沒翻身的機會,令撒但有機可乘,叫教會活在傷害之中。
(三)確立使徒的權柄
保羅回顧昔日帶著悲傷走進馬其頓(2:12~13)。在令人沮喪的氣氛中,他的筆鋒一轉,描繪神戰勝的景象(2:14),重新詮釋過去外內困苦的經歷及作使徒的職分。原來能夠喜樂的秘诀,不在於事事順利,卻是在無助、苦難、迫害之中經驗神的真實,正如開始所言:「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同時,保羅也藉此詳加闡釋,蒙神呼召的使徒,他的身分、使命是甚麼?因為這個事奉涉及生死、終極永恆的福祉,不能隨便掉以輕心(2:15~17)。並且,能夠有資格事奉是出於神(3:5~6),這比舊約摩西的事奉有更大的尊榮(3:7~11)。職分尊貴因而自我尊重(4:1~6),同時深深體會事奉的能力、膽量、堅持下去的勇氣,都不是出於自己(4:7~5:10);加上既領受尊貴職分,無論環境顺逆,忠於託付、竭力傳揚,肯定是責無旁貸(5:11~6:10)。
(四)重建關係
如果哥林多人明白保羅是何等重视他的使徒職分,他們就不難理解為何保羅要嚴厲對待他們,因為他視他們為自己的兒女。當提多將他們悔改的好消息告訴他,他不但充滿欣慰,更肯定往日嚴厲待他們,是沒有白費的(7:5~16)。雖然哥林多人和保羅一度不和,但在神裡面能重修舊好(2:3~4)。
(五)教導捐輸
關係重建,表示可重拾往昔的吩咐。教會的主動籌集捐獻幫助耶路撒冷的教命,以示主內兄弟之情(林前16:1~3),但因為耽誤了一段日子,保羅在此再次鼓勵他們。首先,通過馬其頓一帶教會的榜樣:他們雖然不足,但超過己力奉獻(8:1~5);其次,以耶穌基督為榜樣(8:8~9)。再者,這根本是他們早己定下的心願,又為人所知,因此當早日達成,叫捐獻者和受惠的人一同得著神的恩典(9:1~15)。
(六)為使徒身分辯護
不快的事似乎已告一段落,其實隱伏的危機正要爆發。雖然攻擊保羅的人悔改了(2:5~7),但假使徒(11:13)挑戰保羅的使徒身分,批評他根本沒資格當使徒。於是保羅從四方面回應:第一,哥林多教會得以建立,正客觀地證明他是使徒(10:12~18);第二,生命榜樣——他在金錢上不負眾教會或佔便宜,不是他沒有資格收取教會的資助,而是因為愛哥林多教會,也避免別人猜疑(11:7~11);第三,生命經歷——他比別人多受苦難(11:21~29),但得更大的啟示(12:14);第四,最重要的是,上述一切都算不得甚麼,因為真正的使徒,是以軟弱無助為標記。事奉有成就不是自己有本領!而是神的大能通過軟弱器皿而作成(11:30~33,12:7~10)。
(七)再次重訪哥林多教會
不久將來,保羅要重訪哥林多教會,重新校正他們對他使徒身分的認識,是刻不容缓的。保羅自把這個身分,也知道這身分帶來的權柄,是建立而非拆毀教會(13:10);不過,究竟哥林多人是否立志從錯誤中糾正過來,叫保羅再訪不需要運用懲治權柄,則是關乎他們最終如何選擇。
(八)結束問安
結束時(13:11~13),保羅雖面對教會的問題,仍不忘提醒他們,要生命成長,做完全人,在教會中和睦共處、同心同行,這樣在困境中願三一神常與他們同在。
四、與舊約的關係
(一)保羅引用摩西揭開帕子,坦然面見神為例,說明今日任何人若轉向主,藉聖靈所賜的生命,同樣能無阻隔、坦然面見神(3:16;出34:34)。
(二)保羅引用以賽亞的話,說明神昔日向被擄的以色列人,宣告拯救日子已來臨;今天,神仍要施行拯救,不論是保羅還是哥林多人,應當在生活上表明自己是蒙恩的人(6:2;賽49:8)。
(三)保羅引用以色列人收取嗎哪為例,說明神供應充足,藉此鼓勵哥林多人透信心放膽樂意捐獻(8:15,16:18)。
五、大綱
A 問安與感恩(1:1~11)
B 澄清誤會(1:12~2:11)
C 確立使徒的權柄(2:12~6:10)
D 重建關係(6:11~7:16)
E 教導捐輸(8~9章)
F 为使徒身分辯護(10:1~12:13)
G 再次重訪哥林多教會(12:14~13:10)
H 結束問安(13:11~13)
六、讀經提示
- 保羅如何反覆論述 “苦難” 的主題,這主題跟全書的信息有什麼關係?
- 保羅怎樣直接及間接鼓勵哥林多人關心信徒的需要(8~9章)?這對你有什麼提醒?
- 保羅如何確立他的使徒身分,另一方面,他如何流露作神僕人的素質?
2 Corinthians
Introduction
Paul’s second letter to the Corinthians discusses some of the things previously addressed but also deals with new issues. While 1 Corinthians called for believers to be unified with each other, in 2 Corinthians Paul urges the church to be “unified” with him in his ministry. Paul’s opponents were undermining his work, claiming that his suffering (11:24-29) proved he was not a true apostle. Paul responds that his suffering highlights his dependence on Christ, as it points to Christ’s strength rather than his own. Second Corinthians includes stirring perspectives on the gospel (chs. 2-5), encouragements to holy living (chs. 6–7), and instructions about giving (chs. 8-9). Paul Wrote from Macedonia in A.D. 56, a year after writing 1 Corinthians.
一个有关“哥林多後書簡介(環聖新譯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