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簡介

誠之摘自環球聖經公會《聖經新譯本》
一、書名
本書原名為אלה הַדְּבָרִים(eleh ha-devarim,意即 “以下是……所說的話”),或簡作הַדְּבָרִים(意即 “話”),《七十士譯本》始稱本書為 Δευτερονόμιον,英譯為Deuteronomy,中譯為 “申命記”,意即 “第二次頒布律法”。
二、作者與日期
作者:摩西。寫作日期:主要的看法分為兩種,一是早期說,即約主前1500年;另一是晚期說,即約主前1290年。
三、內容剖析
在 “摩西五經總論” 提過,摩西五經是一個整體,創世記開始時始祖因違背神的話而被逐離開伊甸園,現在申命記敘述以色列人齊集約旦河東,準備進取迦南美地。進迦南是呼應伊甸園被逐,摩西勸喻百姓全心愛神、遵行誡命是呼應亞當違命而失去樂土。從文學角度來說,出埃及記到民數記所有律例都是神以第一人稱曉諭摩西(及亞倫);再向百姓頒布;但申命記中摩西以第一人稱說出臨終的遺言,回顧色列人過往四十年的失敗和神的恩情,前瞻得地的試探和危機,陳明生死禍福之道,力勸百姓愛神,遵行律法。全書主要分為四篇講章,每篇都可按內容、提及的時地來作分段的標記。
(一)第一篇講章
第一篇講章(1~4章)是在約旦河東摩押曠野,出埃及後四十年十一月初一(1:15)講的,內容主要是歷史回顧(針對過去),從加低斯巴尼亞,以色列人拒進迦南(1:19)到何烈山,神跟他們立約(4:10)。四十年來神保守撫養,並率領他們得勝希實本王和巴珊王,好叫百姓學習敬畏。
(二)第二篇講章
第二篇講章(5~11章)是在約旦河東伯毘珥對面的谷中(4:44~49)講的,內容主要是重申十誡(針對現在),勸他們遵守在何烈山頒佈的十誡(5章),全心愛獨一的主(6章),因祂專愛他們,拯救他們(7章),而且四十年來苦煉管教他們(8章),在金牛犢事件中因摩西代求仍不忍滅絕他們(9~11章),所以今日陳明禍福,百姓若守約必蒙福,背約必受禍(11:26~28)。由此可見,祂對他們是充滿憐愛的。
(三)第三篇講章
第三篇講章(12~28章)提及得地後要在以巴路山、基列心山上宣讀盟約的律例、祝福和咒詛(27:1-14),內容主要申明法典及禍福,以備將來在迦南地遵行(針對將來)。遵行的法則,包括敬拜條例(12~16章),各司職條例(16~18章),其他社會、爭戰和婚姻等條例(19~25章),以獻初熟之果來認信得地之恩(26章)。最後執行立約的禮儀,在山上宣讀守約背約的禍福(27~28章)。
(四)第四篇講章
第四篇講章(29~32章)是在摩押地的吩咐,在何烈山所立的約以外(29:1~9),內容主要是延續盟約(針對將來)。值得一提的是,在摩押地,神跟新一代百姓所立的約,是 “今日的約”(27:1,29:1),有別於在何烈山跟出埃及的一代所立的約(5:14,29:1);在摩押地所立的約,也是跟後來世世代代立的(29:14~15、22、29),每七年誦讀這一次,讓百姓得以更新,而且世世代代都傳誦,學習敬畏耶和華,在地上得以長久(31:10~13)。他們的後代子孫(29:22a)若招咒詛後回轉,願意盡心歸向神,祂必再喜悅他們(30章)。摩西在這篇講章提及安排他自己的身後事,包括確立約書亞為繼承人(31:7~8),吩咐人把律法寫好,交給祭司和長老看管、誦讀(31:9~30),並以 “摩西之歌” 結束(32章)。
近代學者發現,本書的結構跟近東宗主盟約的結構很相似,包括盟約的六部分:引言——說明立約雙方的身分(1:1~5);歷史前言——介紹雙方的歷史關係及立約的背景(1:6~4:49);盟約條款——說明守約的要求(5~11章);條款細則——申述各項條文的細則,通常是宗主對藩屬的要求(12~26章);祝福和咒詛——列明守約的福和背約的禍(27~28章);存放和宣讀約章(31:9~13、24~26);立約見證——呼天喚地作見證,並以詩歌為證(30:4,31:19,32章)。
(五)附篇:摩西的祝福與離世
附篇(33~34章)包括摩西臨終的祝福(33章)和記載他離世(34章)。
四、與新約的關係
(一)本書是五經中新約作者最常引用的,超過八十多次。
(二)耶穌也經常引用本書,例如:祂認為最重要的誡命是全心、全性、全意愛主你的神(太22:34~40;申6:4-5);要求人變賣一切賙濟窮人(太19:16~22;申5:1~22,15:1~11,16:11、14);面對撒但的試探,祂也三次引用本書反駁撒但(太4:4、7、10,分別參申8:3,6:16、13)。
五、大綱
A 第一篇講章(1~4章)
B 第二篇詩章(5~11章)
C 第三篇講章(12~28章)
D 第四篇講章(29~32章)
E 附篇:摩西的祝福與離世(33~34章)
六、讀經提示
(一)摩西以甚麽理由勸喻以色列人全心、全性、全意愛神?我們愛神的動機又是甚麼?
(二)愛神的表現是遵守祂的律法,本書的條例包括哪些方面?你的信仰生活有沒有這幾方面?
(三)土地肥沃帶來土產富足,這是祝福還是危機?為甚麼?摩西教導百姓應以甚麽心態在應許地上生活?他又警告他們如何避免被逐離開這應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