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記簡介

誠之摘自環球聖經公會《聖經新譯本》
一、書名
本書以女主角路得命名,「路得」的意思是「伴侶」或「美麗」。
二、作者與日期
作者:不詳。猶太傳統認為是撒母耳,但他在掃羅作王時去世,沒有目睹大衛當權,所以作者不可能是他,除非最後的家譜是後人加上的。寫作日期:不詳。
三、內容剖析
全書佈局對稱,寫作技巧精湛,堪稱文學瑰寶。現分述如下:
(一)引言:拿俄米變得空空如也
本書開始時扼要交代背景,描述拿俄米的悲慘遭遇(1:1~5)。第5 節突出拿俄米空空如也的景況:既沒有了丈夫,又沒有了兩個兒子。
(二)拿俄米返回故鄉
跟著記載她們返回故鄉的經過(1:6~22)。當親人有需要,路得盡親屬的責任,伴她同行,這是何等美麗。但是拿俄米認為神對付她(1:13),第20 至21 節更把她對 神的埋怨盡顯無遺。第22 節總結這章,也揭開下章的序幕。
(三)路得離家到田間遇波阿斯
1. 路得向拿俄米說要往田間拾麥穗(2:2),結果巧遇波阿斯,他讓路得在田間撿麥穗,又為她祝福(2:8、12)。「恰巧」、「剛好」(2:3~4,另參 1:22,4:1),表明 神掌管這事,幫助她們解決困難。
2. 波阿斯厚待路得(2:8~16):這段一方面描述路得的賢德,另一方面描述波阿斯如何厚待路得,他所做的是超乎他的責任(2:15~16),因按摩西律法,收割時只須留下遺落地上的穗子,讓窮人、孤寡可以養生。他所做的可能因為同情,但也可能因為鍾情路得。
3. 拿俄米問路得(2:17~23):路得把麥穗給拿俄米看後,拿俄米問她田間發生的事。拿俄米那時才說出關心路得的話(2:22),比先前只說:「女兒啊,你儘管去。」 (2:2),明顯變得有人情味。 第23節結束麥穗這段情節,也揭開下章的序幕。
(四)路得離家到禾場夜訪波阿斯
1. 拿俄米教導路得往禾場夜訪波阿斯(3:1~4)。這段足見拿俄米如何盡人的辦法解決困難。
2. 波阿斯恩待路得(3:6~15):路得甘冒被拒、被罵的可能,聽從婆婆的計劃。波阿斯發現在他腳下的是路得,就為她祝福,又留她在禾場住宿一宵(3:10、13)。第9 節的「衣襟」跟第二章 12 能的「翅膀」原文是同一個字。她用波阿斯的話去要求他親自實現他的祝福,使她得到保護、溫暖;路得的行動意即求波阿斯迎娶她。當親人有需要,波阿斯答應盡他作親屬的責任,這是何等美麗。
3. 拿俄米問路得(3:16~18);拿俄米問路得禾場上發生的事後,路得把大麥給她看,她顯得胸有成竹。第三章 18 節總結這章,也展開下章的序幕。
(五)波阿斯預備迎娶路得
按摩西律法,為兄弟立嗣是親兄弟的責任,不是近親的責任(申25:5~6),但是摩西律法可能不斷演變;路得時代,為近親立嗣也是近親的責任。另一方面,摩押是羅得的後人(創19:36~37),是以色列人的親屬,不屬被禁通婚的範圍(出34:11~16;申17:14),否則波阿斯也是違犯律法。
(六)結語:拿俄米成為豐豐富富
結語(4:13~17)跟引言(1:1~5)對稱,兩者都以拿俄米為重點,而且第一章記載拿俄米向婦女埋怨 神,結語則記婦女向拿俄米稱頌 神;第一章記載拿俄米自認是空空如也,而且沒提及路得;結語則記婦女向拿俄米提及路得,且認為拿俄米是豐豐富富的;第一章記載婦女對拿俄米的怨言緘默,結語則記拿俄米對婦女稱讚緘默。結語和引言原文兩段字數相同(71 個字),成為首尾呼應,將整卷書連貫起來,也帶出全書主旨:拿俄米因為路得和波阿斯蒙 神賜福,從空空如也到豐豐富富,從無助到快樂,從絕望到希望。
四、與新約的關係
(一)拿俄米埋怨 神,但祂仍眷顧她,使她從空空如也變成豐豐富富;同樣,世人未認識神前,也曾埋怨神(羅1:30),但祂仍為他們預備救恩。
(二)波阿斯因為愛(不論是同情或鍾情)而恩待路得,又買贖拿俄米的地;耶穌基督也因為愛而恩待世人,又救贖世人(羅5:8)。
(三)路得雖為摩押女子,但蒙 神恩典,能貴為大衛王,甚至耶穌基督的先祖,可見 神沒輕看外族人,正如新約使徒所說,神是不偏待人的(徒 10:34;羅 2:11)。
五、大綱
A 引言:拿俄米變得空空如也(1:1~5)
B 拿俄米返回故鄉(1:6~22)
C 路得離家到田間巧遇波阿斯(2章)
D 路得離家到禾場夜訪波阿斯(3章)
E 波阿斯預備迎娶路得(4:1~12)
F 結婚:拿俄米成為豐豐富富(4:13~17)
G 後記:大衛的家譜(4:18~22)
六、讀經提示
(一) 留意作者對人物的描述和他們的對話,想想這些描述反映他們有甚麼心態?
(二) 本書有甚麼地方是重複或對比,思考這些重複、對比要傳遞甚麼信息?
(三) 假設你是本書其中一個人物,你遇見他/她的遭遇,會有甚麼感受,又會如處理?為甚麼?
One thought on “路得記簡介(環聖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