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8 Isaiah 48 (2.12.21)

研經題目:
在放逐的人中似乎有一群人不喜歡接受神所傳關於古列的信息。神已經不止一次地譴責他們(四十五9~13;四十六12、13);現在祂在這一章1~11節裏面是答覆他們似乎曾提出的一種異議,即認為這種教訓是新奇的,與神通常的程序不一致。祂告訴他們,儘管他們抱著這種反叛的態度,祂仍要實行祂的計劃。
1. 神怎樣譴責猶太人徒具虛名的宗教信仰呢?為什麼這件事使神預先宣佈祂的意向(3~5節),然而卻將祂的一些目的秘而不宣呢(7、8節)?我們是否也不承認祂,不將榮耀歸給祂,而使祂難過呢?
2. 17~22節。在我們能在自己的生活上經驗神豐富的恩典與平安之先,我們要履行祂所定下的哪些條件呢?
注:
1. 3~6節。「早先的事」:是指老早所說的預言現在已經應驗了;也參5節上。在6節、下神承認祂現在是用一種不同的方法,在採取行動以前才將所要作的事啟示出來,但這樣做祂也是有一個目的的(7節)。
2. 10節。「卻不像熬煉銀子」:這句話似乎表達出神的憂傷,熬煉的過程並未產生更好的果效,像熬煉銀子時所發生的情形一樣。比較耶六29、30。
3. 14節。「你們都……」是指以色列人;「他們內中」是指列國的人;而「耶和華所愛的人」是指古列。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48:1-22 上帝必為自己的緣故,釋放百姓離開巴比倫。儘管以色列人一直頑梗不信上帝,但上帝仍致力完成祂救贖百姓的計劃。
48:1-22 以色列人蒙召要信靠神的應許。鑒於耶和華有願望、能力和意圖拯救祂的子民脫離被擄(見40:1-11, 12-26, 27-31的注釋),祂呼籲他們不要失去信心或被巴比倫的文化所吸收。相反,他們必須保持他們的信心,準備好迎接拯救的到來。上帝已經顯明了祂是可信的,並啟示出祂的恩典。這種恩典會促使以色列人相信上帝的拯救嗎?這首詩有兩個部分。上帝已經預言了一切(1-11節),因此以色列人必須聽從耶和華(12-22節)。(BTSB)
48:1-11 上帝為自己榮耀的緣故,寬容那些頑梗悖逆的百姓。
48:1-11 上帝已經預言了一切。這個論點重述了反對偶像案件的中心論點。鑒於雅威的預言和它們的實現,以色列人應該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順服上帝。他們可以從相信祂的救贖應許開始。第1-6節說的是從前的事,即對被擄的預言,而第7-11節說的是新的事,即從被擄中歸回。(BTSB)
48:1 聽,這裏使用祈使語氣(12、14、16節同樣)召喚雅各來聽上帝的話,叫他們感到紮心和付諸行動。他們被稱為以色列名下(這是他們的身份和背景),並且要提說以色列的上帝(這是他們的信仰宣告)。卻不憑誠實,不憑公義,他們的信仰有名無實、虛偽和自欺欺人。
48:2 上帝的百姓並沒有領悟到名為萬軍之耶和華的含意。生命的核心問題是:“上帝是誰?” 即使是上帝自己的百姓,對於上帝的認識也只是霧裏看花。
48:3-5 上帝預知自己的百姓會因為心硬(如結3:7)而產生拜偶像的念頭,因此定下預言將要如實應驗的模式。上帝為自己的尊榮,事先準備好這樣辯護。
48:6-8 這時,上帝要揭示一些令人驚訝的新預言。上帝將會做出前所未有的事,那是史無前例的,免得祂的百姓輕看祂所行的大事
48:9-11 上帝最根本的動機是為了祂自己的榮耀,是唯獨祂擁有的榮耀。上帝沒有按不信的百姓該受的懲罰來懲罰他們,免得別人以為祂不再憐憫他們,免得祂的榮耀受到虧損(參詩78:37-41,103:8-14)。
48:12-22 上帝將藉著居魯士,把祂任性的百姓從巴比倫解救出來。
48:12-22 以色列獲得自由。以色列應該聽從耶和華,因祂在世上是獨一無二的(12-16節),祂的誡命是祝福的來源(17-19節),祂會遵守祂的應許(20-22節)。(BTSB)
48:12-13 福音講述的上帝就是君臨天下的那位。沒有事情能反證祂的存在;萬事萬物都在彰顯祂的榮耀。
48:14-15上帝重申,祂要使用居魯士來成就祂的救贖大計。他們內中,即偶像中間。耶和華所愛的人(《和修》耶和華愛他;參41:2,45:1),上帝是甘願使用居魯士的。
48:16 現在主耶和華差遣我和祂的靈來,從49:1-6可以更清楚地看出,這位沒有具名的發言者是上帝的僕人(參42:1-13)。與居魯士不同,僕人的能力不在於人的刀劍,而在於上帝的靈(參11:2,61:1)。許多人認為這裏提及三位一體上帝的三個位格:聖父(“耶和華”)、聖子(被 “差遣” 者)和聖靈(“祂的靈”)。
48:17-19 抵擋上帝話語的代價,與真誠聆聽的福分。教訓你使你得益處,偶像毫無價值,不能使人得益處(參44:9)。我的命令,雖然上帝關於未來的預言令人難以置信,但祂切實可行的命令卻是人可以理解的。平安就如河水,不是季節性的河流,而是川流不息的河水。公義就如海浪,一次又一次地遮蓋罪。多如海沙……多如沙粒,見創15:5,22:17。
48:20-21 上帝召喚猶太的被擄百姓,利用居魯士征服巴比倫的機會,返回應許之地。他們並不乾渴,從被擄中歸回就是第二次的出埃及,同樣有著上帝奇妙的供應。上帝召喚祂的百姓出來,不是要拋棄他們,而是要豐豐富富地供應他們的需要(參出17:1-7;詩105:41)
48:22 惡人必不得平安,與上帝應許賜給祂百姓平安(26:13,32:17;參44:18),形成鮮明對比。40:1宣告的安慰,只屬於那些憑著信心回到上帝應許之地的人(參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