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 士師記 1:1~2:5 (2.5.6)

JUDGES Study 1~18

士師記 共18課

引言

士師記的作者不詳。這卷書極可能完成於大衛王朝或所羅門王朝初期(請注意在十九1,廿一25中所包含贊成君主政體的態度。)

這卷書以一段序言作為開端,這序言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段(一1~二5)為征服史的摘錄,強調許多支派沒有占領他們「拈鬮所得之地」。在這一段中也記載了他們如何受到耶和華的使者的責備。第二段(二6~三7)則指出約書亞死後以色列人便違背耶和華,並將這個時期顯著的特色做一概述。這卷書的主要部分(三8~十六31)是敘述眾士師的史實,所提及的一共有12人,即俄陀聶,以笏,珊迦,底波拉,基甸,陀拉,睚珥,耶弗他,以比贊,以倫,押頓,和參孫。所要注意的是:篡奪者亞比米勒並不包括在內。12人中有6人(俄陀聶,以笏,底波拉,基甸,耶弗他和參孫)記述甚詳,其餘的6人則甚簡,僅提名而已(因此有時稱他們為「小士師」)。這卷書的最後一部分(十七1~廿一25)敘述在道德和宗教方面衰退的兩個事例,這種衰退乃是士師時期的特徵。他們所表現的背道、不法,與不道德,乃是一個活生生的見證,表明當時的情形是「各人任意而行」(十七6,廿一25)。

這卷書見證神的信實,顯明祂的公義和長久的慈愛。書中還包含一些值得紀念之信心人物的榜樣,也曝露出人的罪醜惡的黑暗面。書中論到神的準備工作上,特別是關於祂能用來執行其計劃的那些人物的準備工作上,也有極多有益的教訓。

綱要

一、不完全的征服(一1~5
(a) 一1~21   迦南南部的征服。 
(b) 一22~26 占領伯特利。 
(c) 一27~36未占領的地區。 
(d) 二1~5毀約的結果。 
二、士師時代的以色列(二6~十六31
(a) 二6~三6總論。 
(b) 三7~11俄陀聶和亞蘭的古珊利薩田。 
(c) 三12~30以笏和摩押的伊磯倫。 
(d) 三31珊迦和非利士人。 
(e) 四1~五31底波拉和巴拉拯救以色列人脫離迦南的耶賓和西西拉。 
(f) 六1~八35基甸和米甸人。 
(g) 九1~57   篡奪者亞比米勒。 
(h) 十1~5    陀拉和睚珥。 
(i) 十6~十二7耶弗他和亞捫人。 
(j) 十二8~15以比贊,以倫,和押頓。 
(k) 十三1~十六31參孫和非利士人。 
三、附錄(十七1~廿一25
(a) 十七1~十八31米迦的家庭和但人的遷移。 
(b) 十九1~廿一25基比亞的暴行和便雅憫人所受的懲罰。 

另參:士師記簡介(環聖新譯本)

聖經詞條:士師記的神學(Judges, Theology of)

□Study 1 Judges 1:1~2:5 (2.5.6)

研經題目:

第一章與約書亞記之間的許多平行經文,證明了這卷書是一部有價值的征服迦南的補充記錄。它是論及獲得了主要勝利之後的事跡,那時各支派已經分散,分別企圖占領所分配給他們的地域。這卷書開始的第一句話——「約書亞死後」——無須與第一章所記載的事跡有關聯,乃是士師記這整卷書的總題。

1. 猶大支派在開始時是不錯的。為什麼他們不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呢?他們的挺進應否受阻於「鐵車」呢?比較申廿1;書十七16~18;士四13~15;太九29;來十一33。

2. 請注意第一章中由南向北的一般行動。你能用經文證明這一章所敘以色列人的情況,愈來愈糟嗎?

3. 耶和華的使者對以色列人發出什麼譴責?他們的失敗引致了什麼後果呢?我們從這種愚昧的妥協上能學到什麼教訓呢?比較來十二14~17;羅六16。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3:6 以色列人背道的根本原因。這段經文是本書的序言,記述以色列人背道的根本原因及影響。這裏呈現的模式將在整卷書中反復出現(3:7~16:31)。

1:1~2:5 背道的序幕沒有完全征服迦南地。序言的第一部分記述持續不斷的戰事,表明以色列並沒有在約書亞時期征服迦南全地(1:1-26)。有幾個支派只佔領了部分土地(1:27-36),2:1-5指出以色列人沒有完全佔領那地,顯明他們的不順服。

1:1-21 最初的幾場戰役和以色列人背道的起因。這些戰事提醒我們,《約書亞記》結尾所描繪的和平只是短暫的。猶大作為眾支派的領袖,聯合西緬共同打擊剩下的迦南人,他們取得了一些勝利,但也遭遇一些失敗,這成為日後的隱患(19、21節)。

1:1 約書亞死後,新的時代開始。然而,情況與書1章不同,沒有人被任命為新領袖,這意味著混亂局面的開始和百姓將肆意背道。

1:2-3 猶大當先上去(見20:18注)。早在雅各的祝福中,就預示猶大將在以色列人中擔任領袖的角色;雅各說,王必出自猶大的後裔(創49:8-12)。猶大西緬這兩個支派要帶頭去攻擊迦南人,他們之間的關係本來就很親密,不僅由同一位母親所生(創29:33、35),並且西緬分得的土地是在猶大的地界之內(書19:1、9)。

1:5-7 迦南每座城都有自己的 “王”,亞多尼比色就是其中一個王,他名字的希伯來文意思是 “比色的主”。砍斷他手腳的大拇指,使他喪失作戰能力。據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希臘文獻記載,征服敵人後砍下他們的部分肢體,是當時常見的做法,亞多尼比色自己也曾這麼做(7節)。

1:8 耶路撒冷位於猶大和便雅憫的邊界上,這兩個支派都未能完全趕出其中的居民(書15:63;士1:21),這城最後被大衛攻取(撒下5:6-10)。

1:10-15 這段經文(和書15:13-19幾乎一樣)可能是倒敍,記敍之前攻取希伯崙底壁的情形。迦勒答應把女兒押撒嫁給成功奪取城池的人,這種做法和掃羅很相似,掃羅因為大衛割下一百個非利士人的陽皮(包皮),而把女兒米甲嫁給大衛(撒上18:25)。押撒在求地之外還要求得到水泉,因為有而沒有水源是幾乎毫無用處的。

1:16 摩西的岳父(見《和》注)葉忒羅(出3:1)是基尼人(出3:1)。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期間,和基尼人的關係一直友好(民10:29-32)。這次合作正應驗了摩西的話:“我們必厚待你”(民10:29)。棕樹城是耶利哥的別名(申34:3;代下28:15)。

1:18 迦薩……亞實基倫……以革倫,猶大攻下了非利士人的這三座大城(書13:2-3),卻未能守住。這三座城後來又被非利士人奪回去(14:19,16:1;撒上5:10)。

1:19 不能趕出平原的居民,這句話看似無關緊要,實際上卻是不祥之兆。以色列人未能按照上帝的吩咐(書6:17,11:14)完全趕出迦南人,這是以色列背道並陷入困境(2:1~3:6)的根本原因。1:18提到的三座非利士城都在平原,所以第19節應該是指,除此之外以色列人再也沒有攻取別的城邑,或指佔領之後很快又失守了。鐵車在平坦的沿海平原有很強的戰鬥力,但在大多數以色列人居住的迦南山地則未能發揮作用。當時的以色列人還沒有戰車。

1:21 便雅憫人沒有趕出……耶布斯人,這裏第二次提到以色列人的失敗(見1:19注),預示下文27-36節所記述的六個幾乎完全一樣的情況。顯然,以色列人滿足於在富饒的土地上安居樂業,並不熱心成就上帝讓他們住在迦南地的旨意(見1:27-33注)。

1:22-36 沒有完全征服迦南地預示著背道以色列人在北方遭遇更大的挫敗。他們先在伯特利取得初步勝利(22-26節),但後來六個支派,即瑪拿西、以法蓮、西布倫、亞設、拿弗他利和但,都未能將迦南人趕出他們的地業(27-36節)。這些地業的面積,大概相當於應許之地北部的三分之二。

1:22 約瑟家,其實沒有約瑟這個支派,約瑟的產業分給了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創48:5-6;申33:17),也就是後文提到的兩個支派(1:27、29)。伯特利的希伯來文意思是 “上帝的殿”,這個地方有著輝煌的歷史:亞伯拉罕在這裏獻祭給上帝(創13:3);雅各在這裏做夢,得著從上帝而來的啟示(創31:13);約書亞在艾城戰役中(參書8:17),可能曾經攻取伯特利(書12:16)。

1:27-33 瑪拿西(27節)、以法蓮(29節)、西布倫(30節)、亞設(31節)、拿弗他利(33節)和但(34節)六個支派,也經歷了像猶大和便雅憫一樣的失敗。這些失敗帶來悲劇性的後果:以色列人離棄上帝,轉而敬拜諸巴力,就是在他們當中生活的迦南人的眾神明。自此,以色列人對上帝的敬拜不再純正。

1:28 以色列人強迫迦南族人做苦工(30、33、35節;參書16:10,17:13)。後來,大衛和所羅門也曾這樣處置俘虜(撒下20:24;王上9:15)。

1:34 亞摩利人是住在中部山地的迦南人(參書3:10-11)。他們抵擋但支派,最終迫使但支派不得不往北方遷移(書19:47;士18:1)。

以色列人未能佔領應許之地的原因

  1. 迦南人擁有先進的武器和防禦工事——1:19
  2. 以色列人有意與應許之地的居民立約——2:1-5
  3. 以色列人犯罪,必須受懲罰——2:20-21
  4. 上帝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是否忠心事奉祂——2:22-23,3:4
  5. 以色列人需要學習戰事(《和修》“認識戰爭”)——3:1-3

2:1-5 上帝的使者與以色列的背道上帝的使者明確指出,以色列人未能按照上帝的吩咐趕出迦南人,所以上帝將他們交在仇敵手中,生活艱苦。以色列人背道的根源在此暴露無遺。

2:1 耶和華的使者代表上帝,帶著權柄向百姓宣告他們的背道。在本書中,耶和華的使者多次突然顯現(5:23,16:11、12、20-22,13:3、13、15、16、18、20、21)。大概因為曾有警告,看見上帝的人將不能存活(出33:20;見士6:22注),所以人有時會因看見耶和華的使者而感到害怕(6:22-23)。作為上帝派來的使者(希伯來原文mal’ak),祂代表上帝說話(見創16:7注;參出3:6)。這位使者可能就是出23:20-23所記載的向摩西宣告應許的那一位,或是上帝親自顯現。吉甲是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第一次紮營的地方(書4:19)。我使你們……上來,“你們” 指全部以色列民(儘管這裏的百姓已經不是出埃及的那些人)。我永不廢棄……所立的約,關於上帝永遠信實守約,見利26:44和詩89:34。

2:2-3 上帝曾吩咐以色列人,不可與外族立約,且要拆毀他們的祭壇,參出23:32,34:12-13;申12:3。但以色列民不順服,結果正如上帝所說的那樣(出23:33;民33:55;書23:13),這些外族人成為他們的網羅(如:使以色列人效仿異教儀式,8:27)。

2:5 眾人在那裏……獻祭,以色列人聽到上帝的宣告後悲傷不已(4節),便想以獻祭來取悅上帝(5節),但他們的行動是短暫的。從11-15節可見,他們再次離棄上帝,這是他們常有的行為模式。

4 thoughts on “Study 1 士師記 1:1~2:5 (2.5.6)

  1. 1. 猶大支派在開始時是不錯的。為什麼他們不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呢?他們的挺進應否受阻於「鐵車」呢?比較申廿1;書十七16~18;士四13~15;太九29;來十一33。
    答:士師記記錄了士師群體整體的失敗,在這個背景下,士師記讓我們看見以色列需要一位真正敬虔的君王來拯救他們。一開始,上帝並沒有直接給他們一位救主,而是任命猶大支派來帶領以色列民,猶大支派期盼著大衛的王權,而這王權最終指向基督的王權。在猶太支派一開始的幾次成功戰役背後,他們的幾次妥協(包括面對平原上的鐵車,但如同題目裏提到的幾處經文明明說,只要他們信靠上帝,他們是可以戰勝鐵車的),包括對其他支派的描寫(關鍵字:“沒有趕出”)也給整本士師記蒙上了不祥的預兆。他們的失敗導致了以色列民生活在迦南人當中,因而受到引誘去敬拜偶像。今天的基督徒也蒙召要與世界分離,但必須在世上為主作見證。但我們也會像以色列民那樣,在我們的使命上動搖、失敗,在面對我們的“鐵車”時,被鐵車擊敗。求主賜給我們足夠的勇氣、忠心、智慧,在這個不信的世界裏為祂作見證。
    2. 請注意第一章中由南向北的一般行動。你能用經文證明這一章所敘以色列人的情況,愈來愈糟嗎?
    答:一開始,猶大支派受命帶領以色列人爭戰,在西緬支派的幫助下,打敗了迦南人、比利洗人、亞多尼比色,並攻取耶路撒冷、希伯崙。然後經文開始描述猶太不能趕出平原的居民,其他支派的爭戰也未竟全功,無法趕出他們當中的居民。這種不斷重複描述的失敗,甚至但支派被趕出他們的產業(1:34),說明了以色列民整體的失敗每下愈況。
    3. 耶和華的使者對以色列人發出什麼譴責?他們的失敗引致了什麼後果呢?我們從這種愚昧的妥協上能學到什麼教訓呢?比較來十二14~17;羅六16。
    答:耶和華的使者指責以色列人沒有聽從耶和華的話,結果是迦南地的居民成為以色列人肋下的荊棘,迦南居民的神成為以色列人的網羅。因此,我們學到,上帝百姓務須追求聖潔,隨時警醒,求神將我們心中殘存的背道之酵除去。

    Deu 20:1 「你出去與仇敵爭戰的時候,看見馬匹、車輛,並有比你多的人民,不要怕他們,因為領你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你神與你同在。
    Jos 17:16-18 約瑟的子孫說:「那山地容不下我們,並且住平原的迦南人,就是住伯善和屬伯善的鎮市,並住耶斯列平原的人,都有鐵車。」 (17) 約書亞對約瑟家,就是以法蓮和瑪拿西人,說:「你是族大人多,並且強盛,不可僅有一鬮之地, (18) 山地也要歸你,雖是樹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歸你。迦南人雖有鐵車,雖是強盛,你也能把他們趕出去。」
    Jdg 4:13-15 西西拉就聚集所有的鐵車九百輛和跟隨他的全軍,從外邦人的夏羅設出來,到了基順河。 (14) 底波拉對巴拉說:「你起來,今日就是耶和華將西西拉交在你手的日子。耶和華豈不在你前頭行嗎?」於是巴拉下了他泊山,跟隨他有一萬人。 (15) 耶和華使西西拉和他一切車輛全軍潰亂,在巴拉面前被刀殺敗;西西拉下車步行逃跑。
    Mat 9:29 耶穌就摸他們的眼睛,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
    Heb 11:33 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
    Heb 12:14-17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 (15) 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 (16) 恐怕有淫亂的,有貪戀世俗如以掃的,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 (17) 後來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棄絕,雖然號哭切求,卻得不著門路,使他父親的心意回轉。這是你們知道的。
    Rom 6:16 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嗎?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至成義。

    Like

  2. 猶大支派在開始時是不錯的。為什麼他們不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呢?他們的挺進應否受阻於「鐵車」呢?比較申廿1;書十七16~18;士四13~15;太九29;來十一33。

    1~21节记载犹大与西缅携手作战,第一次胜利攻克在比色的外邦居民,接着攻取了耶路撒冷,占领希伯伦,征战何珥玛、迦萨、亚实基伦和以革伦,这些胜利都不完满,信心不足导致有些土地没有攻下,没遵照神的旨意“灭绝净尽”(申7:2),导致了以色列民生活在迦南人当中,日后抵御不了诱惑去敬拜偶像。
    犹大惧怕平原的居民有铁车,没有信心攻打他们。他们本可以占领平原,因为摩西交代过他们,不要怕与其争战的对手马匹、车辆多,因为神已将仇敌交到以色列人的手上(申20:1)。

    請注意第一章中由南向北的一般行動。你能用經文證明這一章所敘以色列人的情況,愈來愈糟嗎?

    1~21主要记载了犹大率领的几次争战,以色列并没有征服迦南全地,22~26 节记载约瑟支派攻占了伯特利, 余下的经文27~36节里,记载七个中部和北部的支派,重复提到“没有赶出”那些迦南人离开他们的境内,但支派甚至没有征服亚摩利人(34节),未取得应许之地,显明他们不顺服,境况愈来愈糟。

    耶和華的使者對以色列人發出什麼譴責?他們的失敗引致了什麼後果呢?我們從這種愚昧的妥協上能學到什麼教訓呢?比較來十二14~17;羅六16。

    耶和华使者从吉甲(祝福之地)上到波金(悲哭之地),斥责百姓的不顺服;他们没有赶出迦南人,也未能毁灭他们的偶像和祭坛。
    导致的后果:神拒绝把当地的居民赶出去,反而容许他们侵扰以色列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2:3)”

    对罪的妥协,就是背弃圣洁的神。唯有将我们的旧人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才能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6:6)。

    Like

  3. 猶大支派在開始時是不錯的。為什麼他們不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呢?他們的挺進應否受阻於「鐵車」呢?比較申廿1;書十七16~18;士四13~15;太九29;來十一33。

    * 犹大支派因为遇到平原有铁车的居民,就没有赶出他们。
    * 但他们不应该在铁车面前退缩,因为上帝已经应许把这地赐给他们。他们应当信靠上帝的应许而不是被严峻的环境所吓倒。

    請注意第一章中由南向北的一般行動。你能用經文證明這一章所敘以色列人的情況,愈來愈糟嗎?

    * 经文描写犹大便雅悯支派和以法莲玛拿西支派征战迦南时,都比较详细描写了他们征服的过程,但是再描写其他支派是,都以“没有赶出……居民”开头。可以看出,在征战的过程中,以色列人越来越不坚定,不是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完全赶出当地的居民,而是越来越趋向于妥协共存。

    耶和華的使者對以色列人發出什麼譴責?他們的失敗引致了什麼後果呢?我們從這種愚昧的妥協上能學到什麼教訓呢?比較來十二14~17;羅六16。

    * 耶和华的使者谴责以色列人没有听从祂的话。
    * 以色列人因为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耶和华就使以色列所留下的迦南居民成为以色列人的荆棘和网罗。
    * 我们与世界的妥协是上帝极不喜悦的。我们经常会找一下属灵的借口来与世界妥协,比如为了和世界搞好关系才能传福音等等。但我们要永远把顺从上帝讨上帝的喜悦放在第一位,即便因此而被世界嘲笑、轻视(这是多数情况),不然上帝必如同管教悖逆的以色列人一样管教我们。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